敲脂吸髓的成語故事
拼音qiāo zhī xī suǐ
基本解釋脂:油脂。比喻剝削壓迫極其殘酷。
出處清·陳忱《水滸后傳》第24回:“便可饒了那些助餉的百姓,偏要獻勤解到金營,敲脂吸髓,竭盡無余。”
暫未找到成語敲脂吸髓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敲脂吸髓)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一口吸盡西江水 |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 居士龐蘊》:“待汝一口吸盡西江水,即向汝道。” |
東敲西逼 | 蔡東藩《后漢通俗演義》第二回:“百姓又最怕輸糧,地方官刑驅(qū)勢迫,東敲西逼。” |
伐毛換髓 | 明·梅鼎祚《昆侖奴》第四折:“你此去伐毛換髓,變姓逃形,我何處會得你著。” |
伐毛洗髓 | 清 黃景仁《浴湯泉》詩:“伐毛洗髓欠福命,塵土腸胃聊湔除。” |
六朝脂粉 | 明·胡文煥《群音類選·賞月遇惡》:“且樂平生,塵寰事,六朝脂粉飛灰冷。” |
凝脂點漆 |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容止》:“面如凝脂,眼如點漆。” |
鳳髓龍肝 | 明·孫仁孺《東郭記·吾將瞷良人之所也》:“他故人情藹,消受他鳳髓龍肝;我寸舌應(yīng)嚼壞,愧沒歸遺兩女子。” |
擊玉敲金 | 明·楊慎《洞天玄記》第一折:“兄弟也,不知師傅所言,句句斬釘截鐵,言言擊玉敲金。” |
鑿骨搗髓 | 清 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16回:“惹的那個先生鑿骨搗髓的臭罵一場,即刻收拾了書籍去了。” |
刮骨吸髓 | |
刳脂剔膏 | |
剝膚及髓 | 《新唐書 獨孤及傳》:“擁兵者第館豆街陌,奴婢厭酒肉,而貧人羸餓就役,剝膚及髓。” |
剝膚椎髓 | 唐 韓愈《鄆州溪堂詩》序:“而公承死亡之后,掇拾之余,剝膚椎髓,公私掃地赤立。” |
剝膚錘髓 | |
剝膚錐髓 | 宋·司馬光《遺留物第二札子》:“我輩剝膚錐髓,以供賦斂,而浩浩入群臣之家,如泥沙不惜,其心安得?” |
勒索敲詐 | 徐朔方《<牡丹亭>校注·前言》:“當時捐稅重重,而且還派了許多宦官為專使到全國各地去開礦,勒索敲詐,胡作非為。” |
勻脂抹粉 |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五十三回:“每到春三二月天氣,那些姊妹們都勻脂抹粉,站在前門花柳之下,彼此邀伴頑耍。” |
半夜敲門不吃驚 | 元·無名氏《陳州糶米》:“日間不做虧心事,半夜敲門不吃驚。” |
半夜敲門心不驚 | 元·無名氏《陳州糶米》:“日間不做虧心事,半夜敲門不吃驚。” |
反復(fù)推敲 | 《詩話總龜》:“賈島初赴舉,在京師,一日,于驢上得句云:‘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又欲著‘推’字,煉之未定。” |
同命運共呼吸 | |
吸新吐故 | 漢·王吉《諫昌邑王疏》:“吸新吐故以練臧,專意積精以適神,于以養(yǎng)生,豈不長哉!” |
吸血鬼 | |
吸風飲露 | 先秦 莊周《莊子 逍遙游》:“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不食五谷,吸風飲露。” |
呼不給吸 | 《淮南子·兵略訓》:“瞇不給撫,呼不給吸。” |
呼吸之間 | 《晉書·郗鑒傳》:“決勝負于一朝,定成敗于呼吸。” |
呼吸相通 | 《清史稿 顏伯燾傳》:“閩粵互為唇齒,呼吸相通。” |
唾壺敲缺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豪爽》:“以如意打唾壺,壺口盡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