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圭儋爵的成語故事
拼音xī guī dān jué
基本解釋指任官受爵。
出處《文選 揚雄<解嘲>》:“析人之珪,儋人之爵。”張銑注:“言當(dāng)分人君之珪,以為上列之諸侯,荷人君之重爵。”
暫未找到成語析圭儋爵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析圭儋爵)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加官進(jìn)爵 | 明 周楫《西湖二集》:“征聘吳與弼進(jìn)京,加官進(jìn)爵,將隆以伊傅之禮。” |
家無儋石 | 清 蒲松齡《聊齋志異 狂生》:“濟寧有狂生某,善飲;家無儋石,而得錢輒沽,殊不以窮厄為意。” |
分崩離析 | 先秦 孔子《論語 季氏》:“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 |
傳爵襲紫 | |
毛舉縷析 | 宋·張孝祥《乞改正遷謫士大夫罪名札子》:“毛舉縷析,旁逮知舊,懼其不能廢錮,必以贓私罪污之。” |
官高爵顯 | 秦腔《游龜山》第五場:“官拜湖廣總督,真乃官高爵顯,富貴榮華。” |
蕩析離居 | 《尚書 盤庚下》:“今我民用蕩析離居,罔有定極。” |
武爵武任 | 《商君書 去強》:“興兵而伐,則武爵武任,必勝。” |
高官顯爵 | 明·徐元《八義記·猜忌趙宣》:“順我者高官顯爵,逆我者滅族亡身,正是一朝權(quán)在手,便把令來行。” |
父析子荷 | 唐·白居易《唐故潮州長城縣令博陵崔府君神道碑銘》:“大丈夫貯蓄材術(shù),樹置功利,鎡基富貴,焯耀家邦,不當(dāng)其身,而得于后;父析子荷,相去幾何?” |
傳圭襲組 | 明·宋濂《送黃仲恭赴官馀姚序》:“士君子非以傳圭襲組為難,能世其德業(yè)為難。” |
剖析肝膽 | 宋·司馬光《請建儲副或進(jìn)用宗室弟第三狀》:“臣不勝憤懣,敢復(fù)剖析肝膽,陳布以聞,雖抵罪萬死,亦無怨悔。” |
分毫析厘 |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定勢》:“世之作者,或好煩文博採,深沉其旨者;或好離言辨白,分毫析厘者。” |
離析分崩 | 郭沫若《新華頌·頂天立地的巨人》:“使那整個的侵略陣營已經(jīng)開始著離析分崩。” |
剖心析膽 | 宋·司馬光《辭修起居第三狀》:“且臣前后所陳,剖心析膽,莫非懇到,而朝廷棄置其言,曾不之省,是不以情實待臣也。” |
離析渙奔 | 明·宋濂《進(jìn)〈元史〉表》:“豐亨豫大之言,壹倡于天歷之世;離析渙奔之禍,馴致于至正之朝。” |
重圭疊組 | 明 宋濂《故東吳先生吳公墓碣銘》:“予聞世之右族,重圭疊組者有之矣,索其家學(xué)相仍數(shù)世而弗墜,十百之中或一二見焉。” |
賣官販爵 | 《晉書·會稽文孝王道子傳》:“千秋賣官販爵,聚資貨累億。” |
條分縷析 | 《明史 五行志一》:“而傳說則條分縷析,以某異為某事之應(yīng),更旁引曲證,以伸其說。” |
高爵顯位 | 明·張溥《五人墓碑記》:“由是觀之,則今之高爵顯位,一旦抵罪,或脫身以逃……” |
析肝劌膽 | 明袁宗道《乞進(jìn)<大學(xué)衍義>疏》:“其當(dāng)上指與否,俱且和顏受之。有不析肝劌膽者,非夫也。” |
圭璋特達(dá) | 西漢 戴圣《禮記 聘義》:“圭璋特達(dá),德也。” |
不失圭撮 | 東漢 班固《漢書 律歷志上》:“量多少者不失圭撮。” |
析骸易子 | 《后漢書 來歙傳》:“昔宋執(zhí)楚使,遂有析骸易子之禍。” |
以荷析薪 | 《左傳·昭公七年》:“古人有言曰:‘其父析薪,其子弗克負(fù)荷。’” |
加官晉爵 | 明 周楫《西湖二集》:“征聘吳與弼進(jìn)京,加官進(jìn)爵,將隆以伊傅之禮。” |
不露圭角 | 西漢 戴圣《禮記 儒行》“毀方而瓦合”鄭玄注“去已之大圭角,下與眾小人合也。”孔穎達(dá)疏“圭角謂圭之鋒芒有楞角。言儒者身恒方正,若物有圭角;不欲異眾過甚,去其大圭角,言猶有小圭角也 |
賣爵鬻官 | 清 洪昇《長生殿 權(quán)哄》:“還說不朦蔽,你賣爵鬻官多少?貪財貨竭脂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