銖稱寸量的成語故事
拼音zhū chēng cùn liàng
基本解釋形容極精細(xì)地衡量、推究。
出處明·唐順之《與王龍溪郎中書》:“以尹之所樂者,堯舜之道也,而袛銖稱寸量于一介取予之間。若硁硁小人然者,何也?”
暫未找到成語銖稱寸量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銖稱寸量)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稱王稱霸 | 宋 汪元量《讀史》詩:“劉項(xiàng)稱王稱霸,關(guān)張無命無功?!?/td> |
一寸丹心 | 宋 楊萬里《誠齋集 卷十二 新除廣東常平之節(jié)感恩書懷》詩:“向來百煉今繞指,一寸丹心白日明。” |
寸進(jìn)尺退 | 《老子》第六十九章:“不敢進(jìn)寸而退尺?!? 唐·韓愈《上兵部李侍郎書》:“寸進(jìn)尺退,卒無所成?!?/td> |
寸步不離 | 南朝 梁 任昉《述異記》:“夫妻相重,寸步不相離。” |
壽元無量 | 元·吳昌齡《東坡夢》第四折:“爇龍涎一炷透蒼穹,祝吾生壽元無量?!?/td> |
算盡錙銖 | 清·昭梿《嘯亭雜錄·吳利府》:“嘗牟利于主算者,主算者算盡錙銖,其父猶以為未足?!?/td> |
一寸光陰一寸金 | 唐 王貞白《白鹿洞》:“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 |
海水不可斗量 | 《淮南子·泰族訓(xùn)》:“太山不可丈尺也,江海不可斗斛也?!?/td> |
量能授官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平津侯主父列傳》:“今陛下躬行大孝,鑒三王,建周道,兼文武,厲賢予祿,量能授官?!?/td> |
度德量力 | 左丘明《左傳 隱公十一年》:“度德而處之,量力而行之。” |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三卷:“別是一番面目,想到:‘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
量力而行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昭公十五年》:“力能則進(jìn),否則退,量力而行。” |
稱德度功 | 《管子·君臣下》:“稱德度功,勸其所能?!?/td> |
鼠目寸光 | 清 蔣士銓《臨川夢》:“尋章摘句,別類分門,湊成各樣新書,刻板出賣。嚇得那一班鼠目寸光的時(shí)文朋友,拜到轅門,盲稱嚇贊。” |
稱心如意 | 宋 朱敦儒《感皇恩》詞:“稱心如意,剩活人間幾歲?洞天誰道在、塵寰外?!?/td> |
進(jìn)寸退尺 | 先秦 李耳《老子》:“用兵有言,吾不敢為主而為客,不敢進(jìn)寸而退尺?!?/td> |
稱賢薦能 | 唐·白居易《有唐善人墓碑》:“接士,多可而有別,稱賢薦能,未嘗倦。” |
逞強(qiáng)稱能 | 端木蕻良《曹雪芹》第13章:“今后千萬不可逞強(qiáng)稱能,何況你既未讀過多少詩書,更談不上才氣?!?/td> |
量體裁衣 | 《南齊書 張融傳》:“今送一通故衣,意謂雖故,乃勝新也。是吾所著,已令裁減稱卿之體。” |
寸草春暉 | 唐 孟郊《游子吟》詩:“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bào)得三春暉!” |
一寸赤心 | 宋·陸游《江北莊取米到作飯香甚有感》詩:“飛霜掠面寒壓指,一存赤心惟報(bào)國?!?/td> |
擊節(jié)稱嘆 |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葉生》:“公期望基切,闈后索文讀之,擊節(jié)稱嘆,不意時(shí)數(shù)限人,文章憎命,及放榜時(shí),依然鎩羽?!?/td> |
稱心滿意 | 明 馮夢龍《古今小說 木綿庵鄭虎臣報(bào)冤》:“我果有功名之分,若得一日稱心滿意,就死何恨?!?/td> |
方寸已亂 | 清 李寶嘉《官場現(xiàn)形記》第三回:“你們別吵!我此刻方寸已亂,等我定一定神再談。” |
寸陰是惜 | 南朝·梁·周興嗣《千文字》:“尺壁非寶,寸陰是競?!?/td> |
手無寸鐵 |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背后郭淮引兵趕來,見維手無寸鐵,乃驟馬挺槍追之?!?/td> |
量力度德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隱公十一年》:“度德而處之,量力而行之。” |
額首稱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