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若狗彘的成語故事
拼音xíng ruò gǒu zhì
基本解釋指人無恥,行為像豬狗一樣。
出處西漢 賈誼《論治安策》:“故此一豫讓也,反君事仇,行若狗彘。”
暫未找到成語行若狗彘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行若狗彘)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經明行修 | 東漢 班固《漢書 王吉傳》:“左曹陳咸薦駿賢父子,經明行修,宜顯以厲俗。” |
行百里者半九十 | 《戰國策·秦策五》:“詩云:‘行百里者半九十。’此言末路之難也。” |
隨行就市 | |
舉棋若定 | 朱德《十月戰景》詩:“戰事從來似弈棋,舉棋若定自無悲。” |
海內存知已,天涯若比鄰 | 唐·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
斗雞走狗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袁盎晁錯列傳》:“袁盎病免居家,與閭里浮沉,相隨行,斗雞走狗。” |
一朝權在手,便把令來行 | 明·顧大典《青衫記·承璀受閫》:“一朝權在手,便把令來行 ,大小三軍,聽吾命令。” |
狐群狗黨 | 元 尚仲賢《氣英布》第四折:“咱若不是扶劉鋤項,逐著那狐群狗黨,兀良怎顯得咱這黥面當王!” |
明若觀火 | 《尚書 盤庚上》:“予若觀火。”宋 蔡沈集傳:“我視汝情,明若觀火。” |
旁若無人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刺客列傳》:“高漸離擊筑,荊柯和而歌于市中,相樂也,已而相泣,旁若無人者。” |
嫁狗隨狗 | 宋 陳造《題六幺后》:“蘭摧蕙枯昆玉碎,不如人家嫁狗隨狗雞隨雞。” |
冷若冰霜 | 清 劉鄂《老殘游記續集》第二回:“笑起來一雙眼又秀又媚,卻是不笑起來又冷若冰霜。” |
舉重若輕 | 清 趙翼《甌北詩話》:“坡詩不尚雄杰一派,其絕人處,在乎議論英爽,筆鋒精銳,舉重若輕,讀之似不甚用力,而力已透十分。” |
三人行,必有我師 | 先秦 孔子《論語 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 |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三十七回:“宋江聽罷,扯定兩個公人說道:“卻是苦也!正是‘福無雙至,禍不單行。’” |
進道若退 | 《老子》:“明道若昧,進道若退。” |
行不顧言 | 戰國·鄒·孟軻《孟子·盡心下》:“言不顧行,行不顧言,則曰:古之人,古之人。” |
穢德垢行 | 宋 葉適《辯兵部郎官朱元晦狀》:“中材解體,銷聲滅影,穢德垢行,以避此名。” |
各行各業 | 鄧小平《辦好學校,培養干部》:“過去我們想請各行各業開個名單,提高一些人的工資,說了好久,只是停留在口頭上,沒有實現。” |
各行其是 |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九卷:“兩者俱賢,各行其是。” |
人面狗心 | 《晉書·苻朗載記》:“朗曰:‘吏部為誰,非人面而狗心,狗面而人心兄弟者乎?’王忱丑而才慧,國寶美貌而才劣于弟,故朗云然。” |
白云蒼狗 | 唐 杜甫《可嘆》詩:“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須改變如蒼狗。” |
生知安行 | 西漢·戴圣《禮記·中庸》:“或生而知之,或學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強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
敗德辱行 | |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 《詩經·小雅·車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
勢在必行 | 清·李百川《綠野仙蹤》第80回:“又知此事勢在必行,次日一早,便往城外訪友去了。” |
一目十行 | 宋 劉克莊《雜記六言詩》詩:“五更三點待漏,一目十行讀書。” |
聲色狗馬 | 唐 白居易《悲哉行》:“平封還酒債,堆金選蛾眉。聲色狗馬外,其余一無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