鏤簋朱紱的成語故事
拼音lòu guǐ zhū fú
基本解釋鏤:刻;簋:盛食物的器具;朱:涂上紅彩;紱:古代帽子的系帶。用刻有花紋的簋和紅色的帽帶。形容生活的奢華。
出處宋·司馬光《訓儉示康》:“管仲鏤簋朱紱。”
暫未找到成語鏤簋朱紱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鏤簋朱紱)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鏤塵吹影 | 《關尹子·一宇》:“言之如吹影,思之如鏤塵,圣智造迷,鬼神不識。” |
以紫亂朱 | 先秦 孔子《論語 陽貨》:“子曰:‘惡紫之奪朱也,惡鄭聲之亂雅樂也,惡利口之覆邦家者。’” |
吹影鏤塵 | 《關尹子 一宇》:“言之如吹影,思之如鏤塵,圣智造迷,鬼神不識。” |
嘔心鏤骨 | 清·袁枚《隨園詩話》第一卷:“李義山《詠柳》云‘堤遠意相隨’之句,皆是嘔心鏤骨而成。” |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 唐 杜甫《自京赴奉先詠懷五百字》詩:“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
銘肌鏤骨 |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序致》:“追思平昔之指,銘肌鏤骨。” |
鏤心鉥肝 | 張爾田《詞莂》序:“潛學洞古,鏤心鉥肝,以蘄鳴一家者,代有之。” |
刻骨鏤心 | 孫犁《秀露集 戲的夢》:“我見到和聽到的,親身體驗到的,甚至刻骨鏤心的,是另一種現實,另一種生活。” |
紆朱拖紫 | 唐 白居易《歲暮寄微之》詩之三:“若并如今是全活,紆朱拖紫且開眉。” |
楊朱泣岐 | 《荀子·王霸》:“楊朱哭衢途曰:‘此夫過舉蹞步而覺跌千里者夫!’哀哭之。”謂在十字路口錯走半步,到覺悟后就已經差之千里了,楊朱為此而哭泣。 |
朱顏粉面 | 明·胡文煥《群音類選·<八義記·駙馬賞燈>》:“金鼎熱風腦龍肝,花燭映朱顏粉面。” |
父紫兒朱 |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續黃粱》:“一言之合,榮膺圣眷,父紫兒朱,恩寵為極。” |
楊朱泣歧 | 戰國·趙·荀況《荀子·王霸》:“楊朱哭衢途:‘此夫過舉蹞步而覺跌千里者夫!’” |
眩碧成朱 | 明屠隆《彩毫記 知幾引退》:“宮闈萋菲,眩碧成朱,圣主應投杼。” |
朱朱白白 | 唐·韓愈《感春三首》:“晨游百花林,朱朱兼白白。” |
朱顏綠發 | 宋·沈遘《送句諶通判穎川》詩:“朱顏綠發出塵土,長纓高蓋生清風。”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四十二回:“宋江看那女童時,但見:朱顏綠發,皓齒明眸。” |
雕文刻鏤 | 東漢·班固《漢書·景帝紀》:“雕文刻鏤,傷農事者也;錦繡纂組,害女紅者也。” |
調朱傅粉 | 裘廷梁《倫白話為維新之本》:“此外汗牛充棟,效顰以為工,學步以為巧,調朱傅粉以為妍,使以白話譯之,外美既去,陋質悉呈,好古之士,將駭而走耳。” |
雕鏤藻繪 | 明·方孝孺《讀<法言>》:“子云為此書,嘗自擬《論語》……《論語》述圣人言行,猶天地之化,子云方且竊之焉,雕鏤藻繪而蘄類之,其僭甚哉!” |
紅紫亂朱 | 《論語 陽貨》:“子曰:惡紫之奪朱也。”《孟子注疏 趙岐 題辭》:“正涂壅底,仁義荒怠,佞偽馳騁,紅紫亂朱。” |
近朱者赤 | 晉·傅玄《傅鶉觚集·太子少傅箴》:“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聲和則響清,形正則影直。” |
炊沙鏤冰 | 宋·張淏《云谷雜記》卷首:“絕編壞簡徒自苦,炊沙鏤冰初何功?” |
朱顏綠鬢 | 宋·辛棄疾《洞仙歌·壽葉丞相》:“見朱顏綠鬢 ,玉帶金魚。” |
朱衣象笏 | 唐·韓愈《送殷員外便回鶻序》:“殷侯侑,自太常博士遷尚書虞部員外郎兼侍御史,朱衣象笏,承命以行。” |
雕章鏤句 | 唐 白居易《策林四 議文章碑碣詞賦》:“今褒貶之文無核實,則懲勸之道缺矣;美刺之詩不稽政,則補察之義廢矣。雖雕章鏤句,將焉用之。” |
鏤冰雕瓊 | 明 楊慎《升庵詩話 孫器之評詩》:“劉夢得如鏤冰雕瓊,流光自照。” |
朱門繡戶 |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封三娘》:“娘子朱門繡刻戶,妾素無葭莩親,慮致譏嫌。” |
銘膚鏤骨 | 唐·令狐楚《代李仆射謝男賜緋魚袋表》:“銘膚鏤骨,不敢殞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