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拷棚扒的成語故事
拼音diào kǎo péng bā
基本解釋吊:懸掛;拷:拷打;扒:脫掉。把人繩綁吊起,剝去衣服嚴刑拷打。
出處元·楊梓《豫讓吞炭》第三折:“由你由你,既待舍死忘生,怕什么吊拷棚扒。”
暫未找到成語吊拷棚扒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吊拷棚扒)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伐罪吊人 | 《南史·檀道濟傳》:“道濟曰:‘伐罪吊人,正在今日?!葬尪仓!?/td> |
伐罪吊民 | 南朝(梁)任方《百辟勸進今上箋》:“伐罪吊民,一匡靖亂?!?/td> |
借面吊喪 | 《后漢書·彌衡傳》載:漢末彌衡恃才傲物,別人問他對荀彧(字文若)的看法,他認為荀彧雖儀容堂堂,但實則徒有虛表,故答道:“文若,可借面吊喪?!?/td> |
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26回:“那胡正卿心頭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暗暗地尋思道:‘既是好意請我們吃酒,如何這般相待,不許人動身?’” |
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落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24卷:“自實心里好像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落似的,身子好像墽盤上螞蟻,一霎也站腳不住?!?/td> |
十拷九棒 | 元·鄭廷玉《后庭花》第二折:“待要你十拷九棒,萬死千生,打殺這個射糧軍,哥也,你可甚么那得甚福?!?/td> |
半吊子 | 丁玲《我所認識的瞿秋白同志》:“他卻說自己是‘半吊子文人’,也是一種夸大,是不真實的。” |
吃里扒外 | 周立波《暴風驟雨》第一部:“人心隔肚皮,備不住有那吃里扒外的家伙走風漏水,叫韓老六跑了?!?/td> |
吊兒浪蕩 | 姚雪垠《牛全德與紅蘿卜》:“知道嗎?游擊隊并不是吊兒浪蕩的,游擊隊是要守紀律的!” |
吊兒郎當 | 豐子愷《口中剿匪記》:“到后來它們作惡太多,個個變壞,歪斜偏側,吊兒郎當,根本沒有替我服務。” |
吊古傷今 | 南朝·梁·簡文帝《悔賦》:“鋪究前史,吊古傷今。” |
吊古尋幽 | 明·馮夢龍《古今小說》第三十卷:“游山玩水,吊古尋幽,賞月吟風,怡情遣興,詩賦文詞,山川殆遍。” |
吊爾郎當 | |
吊形吊影 | 明·袁宏道《別恨篇為方子公賦》詩:“獨自吊形吊影,誰人知暖知寒?!?/td> |
吊死扶傷 | 《南史·齊紀上·高帝》:“公奉辭伐罪,戒旦晨征,兵車始交,氛祲時蕩,吊死扶傷,弘宣皇澤?!?/td> |
吊死問生 | 西漢·劉向《戰國策·燕策》:“燕王吊死問生,與百姓同甘苦。” |
吊死問疾 | 漢 晁錯《論貴粟疏》:“又私自送往迎來,吊死問疾,養孤長幼在其中?!?/td> |
吊民伐罪 | 《宋書 索虜傳》:“興云散雨,慰大旱之思;吊民伐罪,積后己之情?!?/td> |
吊膽驚心 | 《說唐》第八回:“眾將進前射箭,射中的磨旗擂鼓,不中的吊膽驚心?!?/td> |
吊膽提心 |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二十五回:“一個個擦拳磨掌,吊膽提心的,只等姑娘一句話。” |
吊譽沽名 | 《管子 法法》:“釣名之人,無賢士焉。《后漢書 逸民傳序》:“彼雖硁硁有類沽名者?!?/td> |
孤形吊影 | 《二刻拍案驚奇》卷二:“權翰林身居客邸,孤形吊影;想著‘牛女銀河’之事,好生無聊。” |
慶吊不行 | 《后漢書·荀爽傳》:“爽遂耽思經書,慶吊不行,征命不應?!?/td> |
慶吊不通 | 章炳麟《平等論》:“是四類者,慶吊不通,婚媾不遂,載在冊府,世世無有移易。” |
形影相吊 | 三國 魏 曹植《上責躬詩表》:“形影相吊,五情愧赧。” |
形影自吊 |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張誠》:“父自訥去,妻亦尋卒;塊然一老鰥,形影自吊。” |
懸心吊膽 | 明 許仲琳《封神演義》第23回:“又恐你在深山窮谷被虎狼所傷,使為娘的懸心吊膽,廢寢忘食?!?/td> |
驚心吊膽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112回:“我們在這里也是驚心吊膽?!?/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