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門鎖鑰的成語故事
拼音běi mén suǒ yuè
基本解釋原指北城門上的鎖和鑰匙。后借指北方的軍事要地。
出處宋 孔平仲《孔氏談苑》第五卷:“寇萊公守北門,虜使經(jīng)由,問曰:‘相公望重,何以不在中書?’答曰:‘主上以朝廷無事,北門鎖鑰非準不可。’”
暫未找到成語北門鎖鑰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北門鎖鑰)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各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 明·沈璟《義俠記·除兇》:“他自要去送性命,干俺甚事,各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td> |
上天無路,入地?zé)o門 | 宋 釋普濟《五燈會元 法眼宗 西余體柔禪師》:“進前即觸途成滯,退后即噎氣填胸,直得上天無路,入地?zé)o門?!?/td> |
一門心思 | 孫華炳《重賞之下》:“他自己又到圖書館借來關(guān)于數(shù)控的書,什么也不顧了,一門心思鉆研起來。” |
開門見山 | 宋 嚴羽《滄浪詩話 詩評》:“太白發(fā)句,謂之開門見山?!?/td> |
引鬼上門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二:“吾本等好意,卻叫得‘引鬼上門’,我而今不便追究,只不理他罷了?!?/td> |
不二法門 | 《維摩詰經(jīng) 入不二法門品》:“如我意者,于一切法無言無說,無示無識,離諸問答,是為入不二法門。” |
掃地出門 | 清 李綠園《歧路燈》第84回:“有七八年的,也有三四年的,也有昨年的,也還有幾次利息還過的。要是清白掃地出門,總得兩千兩?!?/td> |
門當(dāng)戶對 | 宋 張端義《貴耳集》中卷:“個樣村僧,豈是尋常種草?要得門當(dāng)戶對,還他景勝人奇。” |
南轅北轍 | 西漢 劉向《戰(zhàn)國策 魏策》:“以廣地尊名,王之動愈數(shù),而離王愈遠耳。猶至楚而北行?!?/td> |
遁入空門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五回:“看破的,遁入空門,我聽見,并不驚異?!?/td> |
走南闖北 | 老舍《龍須溝》第二幕:“這年月呀,女人尊貴啦,跟男人一樣可以走南闖北的。” |
大開方便之門 | 明 馮惟敏《僧尼共犯》四:“誰想巡捕老爺大開方便之門,放俺還俗,便成配偶?!?/td> |
分門別類 | 明 朱國禎《涌幢小品 志錄集》:“《夷堅卷》原四百二十卷,今行者五十一卷。益病其煩蕪芟之,分門別類,非全帙也?!?/td> |
平生不作虧心事,夜半敲門不吃驚 | 魯迅《天花的薔薇》:“‘平生不作虧心事,夜半敲門不吃驚?!倚2蛔孕奶?,怎能給恐嚇呢?” |
散帶衡門 | 《詩經(jīng)·陣風(fēng)·衡門》:“衡門之下,可以棲遲。” |
南征北戰(zhàn),東蕩西殺 | 晉劇《打金枝》第二場:“父王的江山,是他郭家父子南征北戰(zhàn),東蕩西殺,十大汗馬功勞爭來的?!?/td> |
過門不入 | 戰(zhàn)國·鄒·孟軻《孟子·離婁下》:“禹稷當(dāng)平世,三過其門而不入?!?/td> |
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 魯迅《經(jīng)驗》:“然而也有經(jīng)過許多人經(jīng)驗之后,倒給了后人壞影響的,如俗語說‘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便是其一?!?/td> |
平生莫做虧心事,半夜敲門不吃驚 | 元·無名氏《盆兒鬼》第二折:“平生莫做虧心事,半夜敲門不吃驚?!?/td> |
足不出門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五:“卻說蘇盼奴自趙司戶去后,足不出門,一客不見,只等襄陽來音?!?/td> |
北斗之尊 | 唐·李又《沙門弘景道俊玄奘還荊州應(yīng)制》:“地出南關(guān)遠,天回北斗尊?!?/td> |
閉門讀書 | 北齊 顏之推《顏氏家訓(xùn) 勉學(xué)》:“蓋須切磋相起明也。見閉門讀書,師心自是。稠人廣坐,謬誤差失者多矣?!?/td> |
五花八門 | 清 吳敬梓《儒林外史》第42回:“那小戲子一個個戴了貂裘,簪了雉羽,穿極新鮮的靠子,跑上場來,串了一個五花八門。” |
秀才不出門,全知天下事 | 毛澤東《實踐論》:“‘秀才不出門,全知天下事’,在技術(shù)不發(fā)達的古代只是一句空話,在技術(shù)發(fā)達的現(xiàn)代雖然可以實現(xiàn)這句話,……” |
閉門思過 | 宋 徐鉉《亞元舍人猥貽佳作因為長歌聊以為報》:“閉門思過謝來客,知恩省分寬離憂。” |
書香門第 |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40回:“如今眼看書香門第是接下去了,衣飯生涯是靠得住了,他那個兒子只按部就班的也就作到公卿?!?/td> |
門到戶說 | 《孝經(jīng) 廣至德》:“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至而日見之也”漢 鄭玄注:“言教非門到戶至而日見而語之也。” |
臣門如市 | 東漢 班固《漢書 鄭崇傳》:“臣門如市,臣心如水。愿得考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