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浩摩蒼的成語故事
拼音fàn hào mó cāng
基本解釋泛海摩天。形容文詞博大高深。語出唐杜牧《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詩》:“李杜泛浩浩,韓柳摩蒼蒼。”
出處語出唐·杜牧《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詩》:“李杜泛浩浩,韓柳摩蒼蒼。”
暫未找到成語泛浩摩蒼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泛浩摩蒼)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東風浩蕩 | 唐·李咸用《春日》:“浩蕩東風里,裴回無所親。危城三面水,古樹一邊春。” |
人煙浩穰 | 宋 耐得翁《都城紀勝 市井》:“官巷口、棚心、眾安橋,食物店鋪,人煙浩穰。” |
擊轂摩肩 | 《戰國策 齊策一》:“臨淄之涂,車轂擊,人肩摩。” |
華發蒼顏 | 宋·辛棄疾《清平樂·獨宿博山王氏庵》:“平生塞北江南,歸來華發蒼顏。” |
卷帙浩繁 |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96回:“卷帙浩繁,也恐一時紙價騰貴,貲力不給。” |
歷世摩鈍 | |
厲世摩鈍 | 東漢 班固《漢書 梅福傳》:“爵祿束帛者,天下之底石,高祖所以厲世摩鈍也。” |
聲勢浩大 | 明 施耐庵《水滸傳》:“如今宋江領兵圍城,聲勢浩大,不可抵敵。” |
大命將泛 | 漢·賈誼《論積貯疏》:“大命將泛,莫之振救。” |
平平泛泛 | |
彗泛畫涂 | 《漢書·王褒傳》:“及至巧冶鑄干將之樸,清水焠其鋒,越砥斂其咢。水斷蛟龍,陸犀革。忽若彗汜畫涂。”顏師古注:“彗,帚也。汜,把灑地也。涂,泥也。加以帚掃汜灑之地,以刀畫泥中,言其易。” |
心摩意揣 | 唐·薛逢《上中書李舍人啟》:“心摩意揣,慮計神籌。” |
摩厲以需 | 清·和邦額《夜譚隨錄·朱佩茞》:“媳婦有妖胎,會將摩厲以需,毋復聒之使不安靜也。” |
摩厲以須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昭公十二年》:“摩厲以須,王出,吾刃將斬矣。” |
摩口膏舌 | 漢·王充《論衡·自紀》:“羊勝之徒,摩口膏舌;鄒陽自明,入獄復出。” |
摩天礙日 |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40回:“忽又見一座高山,真是摩天礙日。” |
摩拳擦掌 | 元 關漢卿《單刀會》第二折:“不是我十分強,硬主張,但題起廝殺呵,摩拳擦掌。” |
摩礪以須 | 唐·白居易《<因繼集>重序》:“蓋示余勇,摩礪以須我耳。” |
摩肩擊轂 | 《戰國策·齊策一》:“臨淄之途,車轂擊,人肩摩。” |
摩肩如云 | 曾樸《孽海花》第十回:“許多碧眼紫髯的偉男,蜷發蜂腰的仕女,正是摩肩如云、揮汗成雨的時候,煩渴的了不得。” |
摩肩接轂 | 明 徐弘祖《徐霞客游記 游嵩山日記》:“伊闕摩肩接轂,為楚豫大道。” |
摩肩接踵 | 西漢 劉向《戰國策 齊策一》:“臨淄之途,車轂擊,人肩摩。” |
摩肩擦背 | 清·石玉昆《續小五義》第69回:“行至大街,就見那些人摩肩擦背,攙老扶幼,全是瞧擂臺去的。” |
摩肩擦踵 | |
摩頂放踵 | 先秦 孟軻《孟子 盡心上》:“墨子兼愛,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 |
摩頂至足 | 南朝·梁·吳均《行路難》:“摩頂至足買片言,開胸瀝膽取一顧。” |
摩頂至踵 | 南朝·陳·沈炯《為陳武帝與王僧辯盟文》:“僧辯等荷相國湘東王泣血銜冤之寄,摩頂至踵之恩,能不瀝肝抽腸,共誅奸逆。” |
昏昏浩浩 | 唐·羅隱《讒書·槎客喻》:“彼河之流,彼天之高,宛宛轉轉,昏昏浩浩,有怪有靈,時顛時倒,而子浮浮其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