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委佗佗的成語故事
拼音wěi wěi tuó tuó
基本解釋雍容自得貌。《詩·墉風·君子偕老》:“委委佗佗,如山如河。”毛傳:“委委者,行可委曲蹤跡也;佗佗者,德平易也。”朱熹集傳:“雍容自得之貌。”明宋濂《梅府君墓志銘》:“命也奈何,芝生巖阿;既采且歌,委委佗佗。”清錢謙益《御史族兄汝瞻畫像贊》:“委委佗佗,開
出處《詩·墉風·君子偕老》:“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毛傳:“委委者,行可委曲蹤跡也;佗佗者,德平易也。”朱熹集傳:“雍容自得之貌。”明·宋濂《梅府君墓志銘》:“命也奈何,芝生巖阿;既采且歌,委委佗佗。”
暫未找到成語委委佗佗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委委佗佗)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虛與委蛇 | 先秦 莊周《莊子 應帝王》:“鄉吾示之以未始出吾宗,吾與之虛而委蛇。” |
波委云集 | 唐·劉知畿《史通·雜述》:“雖復門千戶萬,波委云集,而言皆瑣碎,事必叢殘。” |
委曲求全 | 宋 歐陽修《滁州謝上表》:“知臣幸逢主圣而敢危言,憫臣不顧身微而當眾怨,始終愛惜,委曲求全。” |
叩源推委 | 明·王世貞《藝苑卮言》第六卷:“徐昌轂雖不得叩源推委,而風調高秀,十不能得五。” |
委委曲曲 |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27回:“海北一帶,委委曲曲鑿了一道長渠,引接外邊為活水。” |
鐘離委珠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鐘離意傳》:“征還伏法,以資物簿入大司農,詔班賜群臣。意得珠磯,悉以委地而不拜賜。帝怪而問其故……” |
委靡不振 | 唐·韓愈《送高閑上人序》:“頹墮委靡,潰敗不可收失。” |
拖金委紫 | 沈鈞儒《挽某君殉難》詩:“十年說法傷心事,一例捐生抗戰時。愧殺偽京奴妾輩,拖金委紫只行尸。” |
斯文委地 | 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杜少陵》:“由杜子美以來,四百余年,斯文委地,文章之士,隨世所能,杰出時輩,未有升子美之堂者。” |
委肉虎蹊 | 《戰國策·燕策三》:“是以委肉當餓虎之蹊,禍必不振矣。” |
原原委委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九:“且說這段故事出在那個地方,甚么人家,怎的起頭,怎的了結?看官不要性急,待小子原原委委說來。” |
委委屈屈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120回:“那日已是迎娶吉期,襲人本不是那一種潑辣人,委委屈屈的上轎而去,心里另想到那里再作打算。” |
波屬云委 | 《宋書 謝靈運傳論》:“自建武暨乎義熙,歷載將百,雖綴響聯辭,波屬云委,莫不寄言上德,托意玄珠。” |
蓽門委巷 | 宋·葉適《廷對》:“蓽門委巷之士,其勢與力不足以自存矣,可謂微也。” |
窮源竟委 | 《禮記·學記》:“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謂務本。” |
山積波委 | 宋·文瑩《玉壺清話》第三卷:“后邀鉅貨于樓,山積波委,歲入萬計。” |
委決不下 |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32卷:“心中委決不下。其妻長舌夫人王氏適至,問道:‘相公有何事遲疑?’” |
委罪于人 | |
聽天委命 | 明·屠隆《彩毫記·汾陽報恩》:“我們學道之人聽天委命,不可怕死。” |
戢鱗委翼 | 唐 韓愈《贈鄭兵曹》詩:“我材與世不相當,戢鱗委翼無復望。” |
戢鱗委翅 | 唐·韓愈《贈鄭兵曹》詩:“我材與世不相當,戢鱗委翅無復望。” |
委重投艱 | 宋·周密《齊東野語·表答用先世語》:“則今茲爰立之命,乃所以委重投艱而已,又辭乎?” |
委曲周全 |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七卷:“我只要委曲周全稱家主一樁大事,并無欺心。若有茍且,天地不容。” |
虛為委蛇 | 孫中山《和平統一之通電》:“而冀諸公相與為實踐,以矯虛為委蛇之失。” |
溯端竟委 | 梁啟超《格致學沿革考略》:“不可不上下千古,溯端竟委,觀前此萌達之跡,為將來進步之階。” |
委曲成全 | 明·李贄《續焚書·答駱副使》:“夫自用則不能容物,無用又不能理物,其得爾三載于滇中者,皆我公委曲成全之澤也。” |
策名委質 | 《左傳 僖公二十三年》:“策名委質,貳乃辟也。”杜預注:“名書于所臣之策。”孔穎達疏:“古之仕者于所臣之人書己名于策,以明系屬之也。” |
窮原竟委 | 西漢 戴圣《禮記 學記》:“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謂務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