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象包羅的成語故事
拼音wàn xiàng bāo luó
基本解釋象:形狀,樣子;萬象:宇宙間萬物萬事的景象;羅:捕鳥的網;包羅:容納。包含容納一切。形容內容豐富,無所不有。
出處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44回:“萬象包羅為一處,方知截教有鴻蒙?!?/p>
暫未找到成語萬象包羅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萬象包羅)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萬人空巷 | 宋 蘇軾《八月十七復登望海樓》詩:“賴有明朝看潮在,萬人空巷斗新妝?!?/td> |
日理萬機 | 明 余繼登《典故紀聞》第二卷:“朕日理萬機,不敢斯須自逸,誠思天下大業以艱難得之,必當以艱難守之?!?/td> |
離題萬里 | 毛澤東《反對黨八股》:“其結果,往往是‘下筆千言,離題萬里’,仿佛像個才子,實則到處害人?!?/td> |
十萬火急 | 老舍《趙子曰》:“趙子曰的腦府連發十萬火急的電報警告全國?!?/td> |
條條大路通羅馬 | 艾煊《大江風雷》第五部:“小司書不等何為說完,就打斷了她的話,說:‘條條大路通羅馬?!?/td> |
萬眾一心 | 清 金安清《洋務宜遵祖訓,安內攘外,自有成效說》:“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上下聯絡,萬眾一心?!?/td> |
羅掘一空 | 蔡東藩、許廑父《民國通俗演義》第30回:“是時寧城已羅掘一空,急切不得巨款,沒奈何任他所為?!?/td> |
盲人說象 | 元 黃溍《書袁通甫詩后》:“吾儕碌碌,從俗浮沉,與先生相去遠甚,而欲強加評品,正如盲人說象。” |
大包大攬 | 李英儒《野火春風斗古城》第四章:“他手里搖擺著酒瓶子,大包大攬地說:‘這個小姑娘,跟我投緣分?!?/td> |
萬無一失 | 漢 枚乘《七發》:“孔老覽觀,孟子持籌而算之,萬不失一。” |
萬里長城 | 《南史·檀道濟傳》:“道濟見收,憤怒氣盛,目光如炬,俄爾間引飲一斛,乃脫幘投地,曰:‘乃壞汝萬里長城!’” |
萬馬奔騰 | 宋 劉一止《水村一首示友人》:“秋光有盡意無盡,萬馬奔騰山作陣?!?/td> |
氣象萬千 | 宋 范仲淹《岳陽樓記》:“浩浩蕩蕩,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
千絲萬縷 | 宋 辛棄疾《蝶戀花》:“會少離多看兩鬢。萬縷千絲,何況新來病。” |
雷霆萬鈞 | 東漢 班固《漢書 賈山傳》:“雷霆之所擊,無不摧折者;萬鈞之所壓,無不糜滅者?!?/td> |
千家萬戶 | 孫犁《畫的夢》:“千家萬戶的年畫,給了我很多知識?!?/td> |
千真萬確 | 清 吳敬梓《儒林外史》第19回:“匡超人大驚道:‘那有此事!我昨日午間才會著他,怎么就拿了?’景蘭江道:‘千真萬確的事?!?/td> |
萬變不離其宗 | 徐特立《抗戰給我的機會》:“對任何人,無論相識不相識的,總是一套話。言論有系統,萬變不離其宗?!?/td> |
為萬安計 | |
經緯萬端 | 漢朝揚雄《法言·問神》:“神心恍惚,經續萬方?!?/td> |
萬家燈火 | 唐 白居易《江樓夕望招客》:“燈火萬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td> |
萬頭攢動 |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43回:“時候雖早,那看榜的人,卻也萬頭攢動。” |
千差萬別 |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 文遂導師》:“僧問:‘如何是無異底事?’師曰:‘千差萬別?!?/td> |
萬紫千紅 | 宋 朱熹《春日》詩:“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
鵬程萬里 | 先秦 莊周《莊子 逍遙游》:“鵬之徒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td> |
家和萬事興 |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87回:“大凡一家人過日子,總得要和和氣氣,從來說‘家和萬事興’,何況媳婦又沒犯甚么事!” |
一將功成萬骨枯 | 唐·曹松《已亥歲感事》詩:“澤國江山入戰圖,生民何計樂樵蘇。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td> |
以備萬一 | 《八十一夢·第八夢》:“大時代來了,我們必須練習到腳能跑,手能作、肩能扛,以備萬一?!?/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