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粉何郎的成語故事
拼音fù fěn hé láng
基本解釋傅粉:敷粉,抹粉;何郎:何晏,字平叔,曹操養子。原指何宴面白,如同搽了粉一般。后泛指美男子。
出處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容止》:“何平叔美姿儀,面至白,魏明帝疑其傅粉。”
暫未找到成語傅粉何郎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傅粉何郎)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一傅眾咻 | 先秦 孟軻《孟子 滕文公下》:“一齊人傅之,眾楚人咻之,雖日撻而求其齊也,不可得矣。” |
一部二十四史,不知從何說起 |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序:“覺世間變幻之態,無有過于中國官場者……嘗苦一部二十四史,不知從何處說起。” |
不可奈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淮南衡山列傳》:“不可奈何,愿陛下自寬。” |
不奈之何 | 金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卷八:“相國老夫人聽得悲泣,不奈之何,故謁微生,愿求脫命計。” |
不知何許人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逸民傳》:“漢陰老父者,不知何許人也。” |
不知有漢,何論魏晉 | 晉·陶淵明《桃花源記》:“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漢,何論魏晉。” |
不郎不秀 | 明 田藝蘅《留青日札 沈萬三秀》:“元時稱人以郎、官、秀為等第,至今人之鄙人曰不郎不秀,是言不高不下也。” |
中郎有女 | 清·百一居士《壺天錄》上卷:“天津呂某,婦某氏……相夫子,事事盡禮。中郎有女,年十四,已字人。” |
為虎傅翼 | 《逸周書 寤敬》:“無為虎傅翼,將飛入邑,擇人而食。” |
為虺弗摧,為蛇若何 | 《國語·吳語》:“夫越王好信以愛民,四方歸之;年谷時熟,日長炎炎,及吾猶可以戰也。為虺弗摧,為蛇將若何?” |
二八女郎 | 清 蒲松齡《聊齋志異 瞳人語》:“見車幔洞開,內坐二八女郎,紅妝艷麗。” |
于心何忍 | 明·王世楨《鳴鳳記》第十六出:“若如此,楊公命盡此刻矣!我和你不惟不能救,且監斬他,于心何忍。” |
亡可奈何 | |
人生何處不相逢 | 宋 歐陽修《歸田錄》卷一:“若見雷州寇司戶,人生何處不相逢。” |
今夕何夕 | 《詩經·唐風·綢繆》:“今夕何夕?見此良人。”宋·張孝祥《念奴嬌·過洞庭》詞:“扣舷獨笑,不知今夕何夕。” |
從何說起 | 曾樸《孽海花》第20回:“這一席話,不覺把雯青說得呆了半晌,方掙出一句道:‘這從何說起呢?’” |
伊何底止 | 魯迅《〈朝花夕拾〉后記》:“起觀斯世之忍心害理,幾全如陳叔寶之無心肝。長此滔滔,伊何底止?” |
何樂不為 | 《再生緣》第79回:“講到江三嫂原本算小,今見郡主出銀,買他體面,何樂不為?” |
何樂而不為 |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三十六回:“此地河道,為患已久,居民被害已深,聞貴人修治河道,雖士商人等,亦必樂于從事;況又發給工錢飯食,那些小民,何樂不為?” |
何其毒也 | |
何其相似乃爾 | |
何其衰也 | |
何去何從 | 戰國 楚 屈原《楚辭 卜居》:“寧與黃鵠比翼乎?將與雞鶩爭食乎?此孰吉孰兇,何去何從?” |
何德堪之 | |
何必當初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28回:“寶玉在身后面嘆道:‘既有今日,何必當初。’” |
何思何慮 | 《周易·系辭》:“天下何思何慮,天下同歸而殊涂,一致而百慮。” |
何患無辭 | 《左傳·僖公十年》:“不有廢也,君何以興?欲加之罪,其無辭乎?” |
何所不為 | 《南史·孔琇之傳》:“有小兒,年十歲,偷刈鄰家稻一束,琇之付獄案罪,或諫之,琇之曰:‘十歲便能為盜,長大何所不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