蟻穴潰堤的成語故事
拼音yǐ xué kuì dī
基本解釋小小的螞蟻窩,能夠使堤岸潰決。比喻小事不注意,就會出大亂子。
出處先秦 韓非《韓非子 喻老》:“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煙焚?!?/p>
暫未找到成語蟻穴潰堤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蟻穴潰堤)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空穴來風 | 戰國 楚 宋玉《風賦》:“臣聞于師:‘枳句來巢,空穴來風?!?/td> |
隙穴之窺 | 清·龔自珍《太倉王中堂奏疏書后》:“掞區區抱螻蟻之忠,逞隙穴之窺,于康熙五十六年、五十九年、六十年,奏請冊立皇太子,疏前后十余上?!?/td> |
鼠穴尋羊 | 清·袁枚《隨園詩話補遺》第四卷:“余笑曰:‘此之謂鼠穴尋羊,蜂窠唱戲,非以詩學教人之道也。’” |
龍潭虎穴 |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60回:“有分教,盧浚義撇卻錦簇珠圍,來試龍潭虎穴?!?/td> |
野處穴居 | 《周易·系辭下》:“上古穴居而野處,后世圣人易之以宮室,上棟下宇,以待風雨。” |
螞蟻啃骨頭 |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二卷第32章:“當你看見他們像螞蟻啃骨頭似的,把一座座大山啃掉。” |
蜂擁蟻聚 | 羅振常《史可法別傳》:“城下死者山積,攻者反藉疊尸以登,蜂擁蟻聚,城遂陷?!?/td> |
蠅飛蟻聚 | 《隋書 高祖紀上》:“申部殘賊,充斥一隅,蠅飛蟻聚,攻州略地?!?/td> |
鳥驚魚潰 | 《隋書 楊玄感傳論》:“民為凋盡,徭戍無期,率土之心,鳥驚魚潰?!?/td> |
魚潰鳥散 | 《宋書 武帝紀中》:“番禺之功,浮級萬數,左里之捷,魚潰鳥散?!?/td> |
鳥散魚潰 | 《南史 宋武帝紀》:“番禺之功,俘級萬數,左里之捷,鳥散魚潰?!?/td> |
以肉去蟻 | 《韓非子·外儲說左下》:“以肉去蟻,蟻愈多;以魚驅蠅,蠅愈至?!?/td> |
千里之堤,潰于蟻穴 | 先秦 韓非《韓非子 喻老》:“千丈之堤,潰于蟻穴,以螻蟻之穴潰;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煙焚?!?/td> |
千金之堤,潰于蟻壤 | 清·王夫之《讀通鑒論·隋煬帝》:“乃舉國家之事,不屬之名義自持之清流,而委之以鄙賤干沒之宵小,豈非千金之堤,潰于蟻壤哉?” |
白蟻爭穴 | 元 馬謙齋《沉醉東風 自悟》曲:“取富貴青蠅競血,進功名白蟻爭穴?!?/td> |
潰兵游勇 | 李昌《回憶民先隊》:“國民黨部隊的潰兵游勇,帶槍到處搶劫肇事,很影響群眾的抗日情緒?!?/td> |
蜂扇蟻聚 | 《隋書 房彥謙傳》:“況乎蕞爾一隅,蜂扇蟻聚,楊諒之愚鄙,群小之兇慝,而欲憑陵畿甸,覬幸非望者哉!” |
蜂合蟻聚 | 前蜀 杜光庭《中和周天醮詞》:“蠢彼不庭,敢違天道……欲恃其蜂合蟻聚之勢,仗鋤耰白挺之徒,垂二十年不賓?;??!?/td> |
蜂趨蟻附 | 《三元里人民抗英斗爭史料 聯升社學和鐘鏞社學》:“果然蜂趨蟻附,攘攘熙熙,誠不出神靈所料者矣?!?/td> |
川壅必潰 | 《國語·周語上》:“邵公曰:‘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必潰,傷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為川者,決之使導,為民者,宣之使言?!?/td> |
狡兔三穴 | 《宋史·河渠志》:“乃是狡兔三穴,自為潛身之計?!?/td> |
堤潰蟻孔 | 韓非《韓非子 喻老》:“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 |
巖穴之士 | 《韓非子 外儲說左上》:“其君見好巖穴之士,所傾蓋與車以見窮閭隘巷之士以十數,伉禮下布衣之士以百數矣?!?/td> |
熱鍋上螞蟻 | 清 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六回:“把個趙氏在屏風后急得像熱鍋上螞蟻一般?!?/td> |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班超傳》:“超曰:‘不入虎穴,不得虎子。當今之計,獨有因夜以火攻虜,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盡也。’” |
千金之堤,潰于蟻漏 |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姑妄聽之一》:“千金之堤,潰于蟻漏,有罅故也?!?/td> |
蟻集蜂攢 | 明 宋濓《贈行軍鎮撫邁里古思平寇詩序》:“栝寇復興,蟻集蜂攢,眾號數萬,遂陷婺之永康。” |
生同衾,死同穴 | 明·洪楩《清平山堂話本·風月瑞仙亭》:“我既委身于你,樂則同樂,憂則同憂;生同衾,死同穴?!?/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