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姿颯爽的成語故事
拼音yīng zī sà shuǎng
基本解釋英姿:英俊的風姿;颯爽:豪邁;矯健;精神煥發。形容矯健威武;精神煥發的姿態。
出處唐 杜甫《丹青引贈曹將軍霸》:“褒公鄂公毛發動,英姿颯爽來酣戰。”
暫未找到成語英姿颯爽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英姿颯爽)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顧影弄姿 |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江城》:“二姊葛氏,為人狡黠善辨,顧影弄姿,貌不及江城,而悍妒忌與埒。姊妹相逢無他語,惟各以閫威自鳴得意。” |
屢試不爽 |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冷生》:“言未已,驢已蹶然伏迫上,屢試不爽。” |
英雄所見略同 | 晉 虞溥《江表傳》:“天下智謀之士所見略同耳。” |
秋高氣爽 | 唐 杜甫《崔氏東山草堂》詩:“愛汝玉山草堂靜,高秋爽氣相鮮新,暗風吹亂蛩悲咽。” |
兒女英雄 |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一回:“縱橫九萬里,上下五千年,求其兒女英雄,一身兼備的,也只見得兩個。” |
群英會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45回:“此皆江東之英杰。今日此會,可名‘群英會’。” |
娥皇女英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五帝本紀》:“于是堯妻之二女。” |
婀娜多姿 | 三國 魏 曹植《洛神賦》:“華容婀娜令我忘餐。” |
人逢喜事精神爽 | 清 褚人獲《隋唐演義》第七回:“人逢喜事精神爽,悶向心來瞌睡多。” |
亂世英雄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識鑒》:“曹公少時見喬玄。玄謂曰:‘天下方亂,群雄虎爭,撥而理之非君乎?然君實是亂世之英雄,治世之奸賊。” |
時勢造英雄 | 冰心《去國》:“以我這樣的少年,回到少年時代大有作為的中國,正合了‘英雄造時勢,時勢造英雄’那兩句話。” |
草莽英雄 | 馮鏗《紅的日記》:“胸前和肩膀上纏著眩著人眼的紅色標幟,真是個‘草莽英雄’的氣慨。” |
千姿百態 | 蔣子龍《好景門》:“食客五花八門,論服飾千姿百態,論膚色黃白都有。” |
毫發不爽 | 明 李贄《觀音問 答自信》:“慳貪者報以餓狗,毒害者報以虎狼,分厘不差,毫發不爽。” |
搔首弄姿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李固傳》:“大行在殯,路人掩涕。固獨胡粉飾貌,搔頭弄姿,盤旋偃仰,從容冶步,曾無慘怛之心。” |
兒女情長,英雄氣短 | 明 許自昌《水滸記》第18出:“人常說道兒女情長,英雄氣短。宋公明為人倒是反這兩句話,故此擔閣了嫂嫂。” |
英雄欺人 | 明·李攀龍《<唐詩選>序》:“太白縱橫,往往強弩之末,間雜長語,英雄欺人耳。” |
獨膽英雄 | |
淅淅颯颯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82回:“只聽得外面淅淅颯颯,又象風聲,又象雨聲。” |
英雄輩出 | |
英英玉立 | 《儒林外史》第十回:“適才會見令表叔,才知尊大人已謝賓客,使我不勝傷感。今見世兄如此英英玉立,可稱嗣續有人,又要破涕為笑。” |
鶴骨松姿 | 金·元好問《普照范煉師寫真》詩之三:“鶴骨松姿又一奇,化身千億更無疑。” |
妍姿艷質 | |
巾幗英雄 | 《晉書》:“亮遺懿巾幗婦人之飾以辱之。” |
落英繽紛 | 晉 陶淵明《桃花源記》:“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
一文錢難倒英雄漢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19回:“天下事只怕沒得銀錢,便是俗語說得好:‘一文錢難倒英雄漢’。” |
蘭姿蕙質 | 元·施君美《幽閨記·少不知愁》:“蘭姿蕙質,香肌稱羅綺。” |
天高氣爽 | 元·馬致遠《漢宮秋》楔子:“今日天高氣爽,眾頭目每向沙堤射獵一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