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眉橫眼的成語故事
拼音lèng méi héng yǎn
基本解釋形容蠻橫兇惡的樣子。
出處梁斌《紅旗譜》:“一個士兵走過來,楞眉橫眼地說:‘滾開吧!’”
暫未找到成語楞眉橫眼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楞眉橫眼)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眼淚洗面 | 宋·陸游《避暑漫抄》:“又韓玉汝家,有李國主歸朝后與金陵舊宮人書云:‘此中日夕,只以眼淚洗面。’” |
昂首伸眉 | 漢 司馬遷《報任少卿書》:“乃欲仰首伸眉,論列是非,不亦輕朝廷,羞當世之士耶!” |
揚眉吐氣 | 唐 李白《與韓荊州書》:“何惜階前盈尺之地,不使白揚眉吐氣,激昂青云耶?” |
殺人不眨眼 | 宋 釋普濟《五燈會元》第11卷:“汝不聞殺人不眨眼將軍乎?” |
眼空一世 |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11卷:“腹飽萬言,眼空一世。” |
卬首信眉 | 《漢書 司馬遷傳》:“今已專職形為埽除之隸,在阘茸之中,乃欲卬首信眉,論列是非,不亦輕朝廷,羞當世之士邪!” |
橫眉冷對千夫指 | 魯迅《自嘲》:“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
色飛眉舞 | 清·楊復吉《夢闌瑣筆·蔡濤》:“蔡曰:‘步月山塢,忽聞清音,令人色飛眉舞。’” |
縱橫開合 | 柯靈《向拓荒者致敬》:“這些文學的核心是迫切的現實感,而筆鋒所至,縱橫開合,娓娓而談,從歷史掌故……直至民間說唱與繪畫。” |
仇人相見,分外眼紅 | 謝扶民《壯族人民優秀的兒子韋拔群》:“仇人相見,分外眼紅,于是雙方的隨員就對打起來了。” |
安眉帶眼 |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28回:“你也是安眉帶眼的人,直須要我開口說。” |
螓首蛾眉 | 《詩經 衛風 碩人》:“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
縱橫天下 | 元 陳以仁《存孝打虎》第一折:“黃巢縱橫天下,朝中文武并不以社稷為重。” |
橫七豎八 |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34回:“一片瓦礫場上,橫七豎八,殺死的男子婦女,不計其數。” |
縱橫四海 | 《三國志通俗演義·青梅煮酒論英雄》:“得志則縱橫四海。” |
辭喻橫生 | 漢·王充《論衡·物勢篇》:“亦或辯口利舌,辭喻橫生為勝,或詘弱綴帢。” |
橫拖倒扯 | 明·羅貫中《三遂平妖傳》第五回:“張千、李萬見焦員外來問,不由分說,橫拖倒扯捉進府門。”明·徐渭《英烈傳》第十六回:“[也先]誰知身子一側,側下馬來,湊巧腳鐙纏住了一只腳,被馬橫拖倒扯。” |
淚眼愁眉 |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四本第三折:“留戀你,別無意,見據鞍上馬,閣不住淚眼愁眉。” |
老氣橫秋 | 南朝 齊 孔稚珪《北山移文》:“風情張日,霜氣橫秋。” |
黑眉烏嘴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24回:“弄的你黑眉烏嘴的,那里還像個大家子念書的孩子!” |
畫眉舉案 | 《漢書·張敞傳》:“(敞)又為婦畫眉,長安中傳張京兆眉憮。有司以奏敞。上問之,對曰:‘臣聞閨房之內,夫婦之私,有過于畫眉者。’” |
參橫斗轉 | 三國·魏·曹操《善哉行》:“月沒參橫,北斗闌干。”《宋史·樂志》:“斗轉參橫將旦,天開地辟如春。”宋·蘇軾《六月二十日夜渡海》詩:“參橫北斗欲三更。” |
橫沖直撞 |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113回:“黑旋風李逵和鮑旭引著兩個牌手,在城里橫沖直撞,追殺南兵。” |
霜氣橫秋 | |
橫拖豎拉 | 陸文夫《榮譽》:“可是文教委員是個大塊頭,打籃球的一等好手,橫拖豎拉地就把方巧珍頂到大禮堂門口。” |
一板一眼 | 李六如《六十年的變遷》第二卷第九章:“望著季交恕,一板一眼地說。” |
肉眼惠眉 | |
眉開眼笑 | 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50回:“大盜一面看著,只喜的眉開眼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