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粉調朱的成語故事
拼音nòng fěn tiáo zhū
基本解釋①謂以脂粉飾容。②喻雕琢辭藻。
出處宋·周邦彥《丹鳳吟》詞:“弄粉調朱柔素手,問何時重握。”
暫未找到成語弄粉調朱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弄粉調朱)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步調一致 | 毛澤東《整頓黨的作風》:“在這種種方面,都應該提高共產主義精神,防止宗派主義傾向,使我們的黨達到隊伍整齊,步調一致的目的,以利戰斗。” |
蝶粉蜂黃 | 唐·李商隱《酬崔八早梅有贈兼示之作》:“何處拂胸資蝶粉,幾時涂額藉蜂黃。” |
顧影弄姿 |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江城》:“二姊葛氏,為人狡黠善辨,顧影弄姿,貌不及江城,而悍妒忌與埒。姊妹相逢無他語,惟各以閫威自鳴得意。” |
粉墨登場 | 清 梁紹壬《兩般秋雨庵隨筆 清勤堂隨筆》:“粉墨登場,所費不貲。致滋喧雜之煩,殊乏恬適之趣。” |
搬弄是非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十回:“惱的是那狐朋狗友,搬弄是非,調三窩四。” |
弄瓦之喜 | 《詩·小雅·斯干》:“乃生女子,載寢之地,載衣之裼,載弄之瓦。” |
碎骨粉尸 | 《詩刊》1978年第3期:“八十年前腐朽的中國,用濃黑的幕布迎接了您,哪知道迎來的是這樣一位巨人,他將揮起鐵拳把舊世界打個碎骨粉尸。” |
內查外調 | 《人民日報》1983.11.29:“經過一個星期的內查外調,掌握了大量證據,很快就挖出了這個由八人組成的貪污盜竊團伙。” |
調兵遣將 | 明 施耐庵《水滸傳》:“寫書教太師知道,早早調兵遣將,剿除賊寇報仇。” |
弄璋之喜 | 《詩·小雅·斯干》:“乃生男子,載寢之床,載衣之裳,載弄之璋。” |
才調秀出 | 《晉書·王接傳論》:“才調秀出,見賞知音。” |
水調歌頭 | 相傳隋煬帝開汴河時曾制《水調歌》,唐人演為大曲。大曲有散序、中序、入破三部分,“歌頭”當為中序的第一章。雙調九十四字至九十七字,前后片各四平韻。宋人于前后片中的各兩個六字句,多夾葉仄韻。也有平仄互葉幾乎句句押韻的。共八體。 |
班門弄斧 | 宋 歐陽修《與梅圣俞書》:“昨在真定,有詩七八首,今錄去,班門弄斧,可笑可笑。” |
裝神弄鬼 | 宋 無名氏《錯立身》戲文第12出:“我舞得,彈得,唱得。折莫大擂鼓吹笛,折莫大裝神弄鬼。” |
以紫亂朱 | 先秦 孔子《論語 陽貨》:“子曰:‘惡紫之奪朱也,惡鄭聲之亂雅樂也,惡利口之覆邦家者。’” |
弄虛作假 | 廖魯言《一九五九年農業戰線的任務》:“在執行生產計劃的全部過程中,也應該實事求是,力戒浮夸和弄虛作假。” |
弄巧成拙 | 宋 黃庭堅《拙軒頌》:“弄巧成拙,為蛇畫足。” |
調風變俗 | 《南齊書·崔祖思傳》:“詳察朝士,有柴車蓬館,高以殊等;雕墻華輪,卑其稱謂。馳禽荒色,長違清編,嗜音酣酒,守官不徙,物識義方,且懼且勸,則調風變俗,不俟終日。” |
舞筆弄文 |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議對》:“若不達政體,而舞筆弄文,支離構辭,穿鑿會巧。” |
粉身碎骨 | 唐 蔣防《霍小玉傳》:“平生志愿,今日獲從,粉骨碎身,誓不相舍。” |
瞞神弄鬼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20回:“你又護著他了!你們瞞神弄鬼的,打是我不知道呢!” |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 唐 杜甫《自京赴奉先詠懷五百字》詩:“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
涂脂抹粉 |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14卷:“其妻涂脂抹粉,慣賣風情,挑逗那富家郎君。” |
調虎離山 | 明 吳承恩《西游記》第53回:“我是個調虎離山計,哄你出來爭戰。” |
火上弄雪 |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74回:“誰知錢不由正經路來的,火上弄雪;不由正經路去的,石沉大海,日減月削,漸漸損之又損,而至于無。” |
弄鬼掉猴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46回:“心里再要買一個,又怕那牙子家出來的,不干不凈,也不知道毛病兒,買了來三日兩日,又弄鬼掉猴的。” |
搔首弄姿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李固傳》:“大行在殯,路人掩涕。固獨胡粉飾貌,搔頭弄姿,盤旋偃仰,從容冶步,曾無慘怛之心。” |
舞文弄墨 |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43回:“豈亦效書生,區區于筆硯之間,數黑論黃,舞文弄墨而已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