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勞西燕的成語故事
拼音dōng láo xī yàn
基本解釋勞:伯勞。比喻情侶、朋友離別。
出處南宋 郭茂倩《樂府詩集 雜曲歌辭八 東飛伯勞歌》:“東飛伯勞西飛燕,黃姑織女時相見?!?/p>
暫未找到成語東勞西燕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東勞西燕)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聲東擊西 | 唐 杜佑《通典 兵六》說:“聲言擊東,其實(shí)擊西?!?/td> |
歌鶯舞燕 | 宋·蘇軾《錦被亭》詞:“煙紅露綠曉風(fēng)香,燕舞鶯啼春日長?!?/td> |
說東道西 | 杜鵬程《在和平的日子里》第四章:“老工程師哪有工夫聽別人說東道西?” |
學(xué)貫中西 |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106回:“博了個熟識時務(wù),學(xué)貫中西的名氣?!?/td> |
勞燕分飛 | 南宋 郭茂倩《樂府詩集 東飛伯勞歌》:“東飛伯勞西飛燕,黃姑織女時相見?!?/td> |
勞民傷財 | 《元史 李元禮傳》:“而又勞民傷財,以奉土木?!?/td> |
主憂臣勞 | 西漢·司馬遷《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臣聞主憂臣勞,主辱臣死。昔者君王辱于會稽,所以不死,為此事也?!?/td> |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 | 《史記·陳涉世家》:“嗟呼,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
東扶西倒 | 宋 楊萬里《過南蕩》詩:“笑殺槿籬能耐事,東扶西倒野酴醿。” |
燕雀安知鴻鵠志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陳涉世家》:“嗟呼,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
東施效顰 | 先秦 莊周《莊子 天運(yùn)》:“故西施病心而矉其里,其里之丑人見而美之,歸亦捧心而矉其里。其里之富人見之,堅閉門而不出;貧人見之,挈妻子而去之走。” |
汗馬功勞 | 韓非《韓非子 五蠹》:“棄私家之事,而必汗馬之勞,家困而上弗論,則窮矣?!?/td> |
南征北戰(zhàn),東蕩西殺 | 晉劇《打金枝》第二場:“父王的江山,是他郭家父子南征北戰(zhàn),東蕩西殺,十大汗馬功勞爭來的。” |
東道主 | 左丘明《左傳 僖公三十年》:“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td> |
西學(xué)東漸 | 《尚書·禹貢》:“東漸于海?!?/td> |
拆東墻補(bǔ)西墻 | 《中國民歌資料 納布鞋》:“拆東墻,補(bǔ)西墻,先要顧前方?!?/td> |
角巾東路 | 《晉書·羊祜傳》:“嘗與從弟琇書曰:‘既定邊事,當(dāng)角巾東路,歸故里,為容棺之墟?!?/td> |
東扯西拉 | 《官場現(xiàn)形記》第五三回:“制臺問了幾句話,虧他東扯西拉,居然沒有露出馬腳。” |
大江東去 | 宋·蘇軾《赤壁懷古》:“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fēng)流人物?!?/td> |
盡付東流 | 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79回:“那緣法盡了,往時的情義盡付東流,還要變成了仇怨?!?/td> |
東扯西拽 |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卷七:“別件事,或者有些東扯西拽,東掩西遮,東三西四,不容易說話。這做媒乃是冰人撮合,一天好事?!豹?/td> |
來鴻去燕 | 清 黃景仁《稚存從新安歸作此寄之》詩:“來鴻去燕江干路,露宿風(fēng)飛各朝暮?!?/td> |
按勞分配 | 鄧小平《關(guān)于發(fā)展工業(yè)的幾點(diǎn)意見》:“堅持按勞分配原則。” |
分心勞神 | 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27回:“展?fàn)斣诩乙惶?,倒覺的分心勞神。定于次日起身上杭州?!?/td> |
朝西暮東 | 明·無名氏《四賢記·社會》:“朝西暮東,齊、梁、燕、宋,生涯不同?!?/td> |
蠶頭燕尾 | 宋·趙佶《宣和畫譜·顏真卿》“惟其忠貫白日,識高天下,故精神見于翰墨之表者,特立而兼括?!笾讓W(xué),乃求其形似之末,以謂蠶頭燕尾,僅乃得之?!?/td> |
夕陽西下 | 元·馬致遠(yuǎn)《天凈沙·秋思》:“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td> |
不辭勞苦 | 唐 牛肅《紀(jì)聞 吳保安》:“今日之事,請不辭勞苦?!?/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