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轟烈烈的成語故事
拼音hōng hōng liè liè
基本解釋轟轟:像聲詞;形容巨大聲響;烈烈:火焰盛燃的樣子。形容聲勢浩大;氣勢雄偉。
出處宋 文天祥《沁園春 題張許雙廟》詞:“人生欻翕云亡,好烈烈轟轟一場。”
暫未找到成語轟轟烈烈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轟轟烈烈)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 |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49回:“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我為隋臣,不能匡救君惡,致被逆賊所弒,不能報仇,而事別主,何面目立于世乎?” |
興高采烈 | 南朝 梁 劉勰《文心雕龍 體性》:“叔夜俊俠,故興高而采烈。” |
轟動一時 | 魯迅《馬上日記》:“治好了走出,沒有知道,死掉了抬出,就轟動一時了。” |
烈火轟雷 |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14回:“性子又烈火轟雷似的,煞是不好說話。” |
五雷轟頂 | 老舍《龍須溝》:“要是我從中賺一個錢,天上現在有云影,教我五雷轟頂。” |
余業(yè)遺烈 | 《戰(zhàn)國策·劉向書錄》:“及春秋時,已四五百載矣,然其余業(yè)遺烈,流而未滅。” |
烈女不更二夫 |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五本第四折:“夫人怒欲悔親,依舊要將鶯鶯與鄭恒,焉有此理?道不得個‘烈女不更二夫’。” |
轟雷掣電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32回:“黛玉聽了這話,如轟雷掣電,細細思之,竟比自己肺腑中掏出來的還覺真切。” |
遺德馀烈 | |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 三國·魏·曹操《步出夏門行·龜雖壽》:“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
興高彩烈 | 魯迅《準風月談·華德焚書異同論》:“這里的黃臉干兒們,也聽得興高彩烈。” |
干柴烈火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69回:“今日天緣湊巧,竟賞了他,真是一對烈火干柴,如膠投漆,燕爾新婚,連日那里拆的開。” |
熊熊烈火 | 熊召政《張居正》第二卷第35回:“冥器杌椅車轎,都陷在熊熊烈火之中。” |
遺德休烈 | 宋·王珪《賜韓琦免恩命第二表不允斷來章批答》:“朕蒙遺德休烈,既已布澤四海之遐,矧定策禁中,以安社稷,褒功賦爵,庸敢后乎!” |
慷慨激烈 | 《元史·小云石海涯傳》:“燧見其古文綃厲有法及歌行古樂府慷慨激烈,大奇之。” |
遺休余烈 | 宋 歐陽修《尊皇太后冊文》:“洪惟有宋,受命造邦,百年四圣,而小子獲承之,以繼我仁考之遺休余烈。” |
轟雷貫耳 | 元·鄭光祖《王粲登樓》第一折:“久聞賢士大名,如轟雷貫耳。” |
烈火辨日 | 守朝葉廷圭《海錄碎事·人事》:“烈火辨玉,疾風知草。” |
轟天裂地 | 梁啟超《新英國巨人克林威爾傳》:“此十一年間,表面上之克林威爾,其聲希味淡也若此,而后此轟天裂地之克林威爾又何以稱焉。” |
七貞九烈 | 元·李行道《灰闌記》:“拼守著七貞九烈,怕甚么六問三推,一任他萬打千敲。” |
嚴霜烈日 | |
迅雷風烈 | 春秋·魯·孔丘《論語·鄉(xiāng)黨》:“孔子迅雷風烈必變。” |
轟堂大笑 |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三十三回:“安公子小夫妻以至那些媳婦丫頭們聽了,只管不敢笑,也由不得轟堂大笑起來。” |
三貞五烈 | 夏衍《上海屋檐下》第一幕:“你要他三貞五烈,這不是太……” |
三貞九烈 | 元·無名氏《合同文字》第三折:“他元來是九烈三貞賢達婦,兀的個老人家尚然道出嫁從夫。” |
豐功盛烈 | 宋·歐陽修《相州晝錦堂記》:“其豐功盛烈,所以銘彝鼎而被弦歌者,乃邦家之光,非閭里之榮也。” |
燎原烈火 | 《尚書 盤庚上》:“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邇。” |
遺風余烈 | 《漢書·禮樂志》:“夫樂本情性,浹肌膚而臧骨髓,雖經乎千載,其遺風余烈尚猶不絕。”《晉書·劉頌傳》:“如或當身之政,遺風余烈不及后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