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犬桑麻的成語故事
拼音jī quǎn sāng má
基本解釋形容鄉(xiāng)村的安靜生活。
出處清 李寶嘉《文明小史》第53回:“又走了一里多路,是一個鄉(xiāng)鎮(zhèn)了,田里種著菜,籬笆里栽著花,大有‘雞犬桑麻’光景?!?/p>
暫未找到成語雞犬桑麻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雞犬桑麻)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 漢 王充《論衡 道虛》:“淮南王學道,招會天下有道之人,傾一國之尊,下道術(shù)之士,是以道術(shù)之士并會淮南,奇方異術(shù),莫不爭出。王遂得道,舉家升天,畜產(chǎn)皆仙,犬吠于天上,雞鳴于云中?!?/td> |
一人得道,雞犬飛升 | 魯迅《二心集·張資平氏的“小說學”》:“但作者一轉(zhuǎn)方向,則一人得道,雞犬飛升,何況神仙的遺蛻呢?!?/td> |
一人飛升,仙及雞犬 | 語出漢 淮南王劉安舉家升天的傳說。清 蒲松齡《聊齋志異 促織》:“天將以酬長厚者,遂使撫臣、令尹、并受促織恩蔭。聞之:‘一人飛升,仙及雞犬?!欧颍 ?/td> |
一唱雄雞天下白 | 唐·李賀《致酒行》:“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雞一聲天下白。少年心事當拿云,誰念幽寒坐鳴呃?!?/td> |
一夜被蛇咬,十日怕麻繩 |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73回:“真真‘一夜被蛇咬,十日怕麻繩’光景?!?/td> |
一犬吠形,百犬吠聲 | 漢 王符《潛夫論 賢難》:“一犬吠形,萬犬吠聲;一人傳虛,百人傳實?!?/td> |
一犬吠形,群犬吠聲 | 《晉書·傅咸傳》:“一犬吠形,群犬吠聲,懼于群犬,遂至叵聽也?!?/td> |
一犬吠影,百犬吠聲 | 梁啟超《新民說》第九節(jié):“諺曰:‘一犬吠影,百犬吠聲’,悲哉!” |
一虎難敵眾犬 | |
東門黃犬 | 《史記·李斯列傳》載:秦二世二年七月,丞相李斯因遭奸人誣陷,論腰斬咸陽市。臨刑謂其中子曰:“吾欲與若復(fù)牽黃犬俱出上蔡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 |
東隅已逝,桑榆非晚 | 唐·王勃《滕王閣序》:“北海雖賒,扶搖可接;東隅已逝,桑榆非晚?!?/td> |
喪家之犬 | 明 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47回:“忙忙如喪家之犬,急急如漏網(wǎng)之魚?!?/td> |
爭雞失羊 | 漢·焦延壽《易林》卷八:“爭雞失羊,亡其金囊。” |
井蛙醯雞 | 唐·劉禹錫《送惟良上人詩序》:“信神與之而不能測神之所以付,信術(shù)通之而不能知術(shù)之所以泄哉!余聞乎蛙醯雞哉之不若也?!?/td> |
人世滄桑 | |
眾犬吠聲 | 漢 應(yīng)劭《風俗通 怪神 李君神》:“眾犬吠聲,因盲者得視,遠近翕赫,其下車騎常數(shù)千百,酒肉滂沲?!?/td> |
偷狗戲雞 | |
偷雞不著蝕把米 | 清·錢彩《說岳全傳》第25回:“這艄公好晦氣!卻不是‘偷雞不著,反折了一把米’?” |
偷雞摸狗 |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46回:“小人如今在此,只做得些偷雞盜狗的勾當,幾時是了;跟隨二位哥哥上山去,卻不好?” |
偷雞盜狗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26回:“每日卻自和西門慶在樓上任意取樂,卻不比先前在王婆房里,只是偷雞盜狗之歡,如今家中又沒人礙眼,任意停眠整宿。” |
兔死犬饑 | 明·張居正《答兩廣劉凝齋言賊情軍情民情》:“鳥盡弓藏,兔死犬饑,故諸將士多張大賊勢者,亦未可盡以為然也?!?/td> |
冠雞佩猳 | 西漢·司馬遷《史記·仲尼弟子列傳》:“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雞,佩猳豚。” |
鳳毛雞膽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三十二回:“羊質(zhì)虎皮功不就,鳳毛雞膽事難成?!?/td> |
割雞焉用牛刀 | 先秦 孔子《論語 陽貨》:“子之武城,聞弦歌之聲,夫子莞爾而笑曰:‘割雞焉用牛刀?’” |
力軟筋麻 | |
卓立雞群 | 晉·戴逵《竹林七賢論》:“嵇紹入洛,或謂王戎曰:‘昨于稠人中始見嵇紹,昂昂然若野鶴之在雞群。’”南朝梁·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嵇延祖卓卓如野鶴之在雞群?!?/td> |
只雞斗酒 | 漢·曹操《祀故太尉橋玄文》:“殂逝之后,路有經(jīng)由,不以斗酒只雞過相沃酹,車過三步,腹痛勿怪?!?/td> |
只雞樽酒 | 宋·葉紹翁《四朝聞見錄·胡紘李沐》:“此非人情,只雞樽酒,山中未為乏也?!?/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