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險蹈危
成語分析
基本解釋謂經(jīng)歷危險。
出處《明史·外國傳·日本》:“外夷修貢,履險蹈危,來遠,所費實多。”
基礎信息
拼音lǚ xiǎn dǎo wēi
注音ㄌㄩˇ ㄒ一ㄢˇ ㄉㄠˇ ㄨㄟ
繁體履險蹈危
感情履險蹈危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英語tread on a dangerous path and go through a crisis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愛不釋手(意思解釋)
- 以柔克剛(意思解釋)
- 步調(diào)一致(意思解釋)
- 牽強附會(意思解釋)
- 因小失大(意思解釋)
- 拉拉扯扯(意思解釋)
- 飲鴆止渴(意思解釋)
- 破鏡重圓(意思解釋)
- 矢志不渝(意思解釋)
- 無所不為(意思解釋)
- 只爭朝夕(意思解釋)
- 克敵制勝(意思解釋)
- 賓至如歸(意思解釋)
- 歡聲雷動(意思解釋)
- 與世長辭(意思解釋)
- 安家落戶(意思解釋)
- 因循守舊(意思解釋)
- 投機倒把(意思解釋)
- 仗勢欺人(意思解釋)
- 大義滅親(意思解釋)
- 驕奢淫逸(意思解釋)
- 面黃肌瘦(意思解釋)
- 光宗耀祖(意思解釋)
- 謙謙君子(意思解釋)
- 天府之國(意思解釋)
- 人小鬼大(意思解釋)
- 暴殄天物(意思解釋)
- 品頭論足(意思解釋)
- 妻離子散(意思解釋)
- 顯山露水(意思解釋)
※ 履險蹈危的意思解釋、履險蹈危是什么意思由CNDU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舍安就危 | 舍:放棄;就:趨,從。舍棄安逸而趨于危險。形容違背常情,不理智。 |
手舞足蹈 | 蹈:跳動。兩手舞動;兩只腳也跳起來。形容高興到了極點。 |
冠履倒置 | 比喻上下位置顛倒,尊卑不分。 |
高蹈遠舉 | 意為隱居避世。 |
章甫薦履 | 冠被墊在鞋子下。比喻上下顛倒。 |
如履薄冰 | 好像踩著薄薄的冰。比喻在危險的境地而提心吊膽。 |
臨危受命 | 在危難之際接受任命。 |
倒懸之危 | 倒懸:象人被倒掛著一樣。比喻處境極端困難。 |
危急關頭 | 不可預見的緊急關頭或困境,要求立即采取行動以避免造成災難。 |
見危致命 | 見“見危授命”。 |
赴湯蹈火 | 赴:去;走向;湯:開水;蹈:踩。投入沸水;踏上烈火。比喻奮不顧身;不避艱險。 |
撥亂濟危 | 平定亂世,救濟危難。亦作“撥亂濟時”。 |
臨危授命 | 面對危急時勇于獻出生命。 |
冠履倒易 | 比喻上下位置顛倒,尊卑不分。 |
足履實地 | 履:踩踏。腳踏實地。比喻實事求是,平實而不虛浮。 |
處安思危 | 處:居于;思:想,考慮。處在平安的環(huán)境里,也要想到有出現(xiàn)危險的可能。 |
衣敝履空 | 衣服破爛,鞋子穿孔。形容貧窮。 |
足不履影 | 比喻循規(guī)蹈矩。 |
重蹈覆轍 | 重:再一次;蹈:踏上;覆:翻倒;轍:車輪軋出的痕跡。再走翻過車的老路。比喻不吸取失敗的教訓;重犯過去的錯誤。 |
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 | 經(jīng)過瓜田,不可彎腰提鞋;經(jīng)過李樹下不要舉起手來整理帽子。比喻避嫌疑。 |
艱難險阻 | 險阻:險惡阻塞的地方。指前進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危險和阻礙。 |
蹈厲之志 | 蹈厲:踏地猛烈。本形容舞蹈的動作威武有力。比喻奮發(fā)向上的志向。 |
履舄交錯 | 鞋子雜亂地放在一起。形容賓客很多。 |
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正冠 | 比喻避嫌疑。同“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 |
鋌而走險 | 指在無路可走的時候采取冒險行為。鋌:快跑的樣子;走險:奔赴險地。 |
轉(zhuǎn)危為安 | 由危險轉(zhuǎn)為平安。危:危險。 |
危急存亡 | 危急:危險而緊急。指關系到生存滅亡的緊急關頭。 |
扶危定亂 | 扶助危難,平定禍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