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同妒異
成語分析
基本解釋猶言黨同伐異。
出處唐·張說《府君墓志銘》:“君以律有違經(jīng)背禮,著《妨難》十九篇,書奏,帝下有司而刪定之;官黨同妒異,竟寢其議。”
基礎(chǔ)信息
拼音dǎng tóng dù yì
注音ㄉㄤˇ ㄊㄨㄥˊ ㄉㄨˋ 一ˋ
繁體黨同妬異
感情黨同妒異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用于處事。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愛不釋手(意思解釋)
- 以柔克剛(意思解釋)
- 步調(diào)一致(意思解釋)
- 牽強(qiáng)附會(意思解釋)
- 因小失大(意思解釋)
- 拉拉扯扯(意思解釋)
- 飲鴆止渴(意思解釋)
- 破鏡重圓(意思解釋)
- 矢志不渝(意思解釋)
- 無所不為(意思解釋)
- 只爭朝夕(意思解釋)
- 克敵制勝(意思解釋)
- 賓至如歸(意思解釋)
- 歡聲雷動(意思解釋)
- 與世長辭(意思解釋)
- 安家落戶(意思解釋)
- 因循守舊(意思解釋)
- 投機(jī)倒把(意思解釋)
- 仗勢欺人(意思解釋)
- 大義滅親(意思解釋)
- 驕奢淫逸(意思解釋)
- 面黃肌瘦(意思解釋)
- 光宗耀祖(意思解釋)
- 謙謙君子(意思解釋)
- 天府之國(意思解釋)
- 人小鬼大(意思解釋)
- 暴殄天物(意思解釋)
- 品頭論足(意思解釋)
- 妻離子散(意思解釋)
- 顯山露水(意思解釋)
※ 黨同妒異的意思解釋、黨同妒異是什么意思由CNDU提供。
相關(guān)成語
成語 | 解釋 |
---|---|
一體同心 | 一體:一個整體;同心:齊心。比喻關(guān)系密切,共同一心。 |
一口同聲 | 猶一口同音。 |
一口同音 | 猶言眾口一詞。 |
一心同體 | 猶言同心同德。 |
一心同功 | 同心協(xié)力,共赴事功。 |
一心同歸 | 齊心趨向同一目的。 |
一民同俗 | 謂使人民的思想風(fēng)俗齊同。 |
一脈同氣 | 謂出于同源。指同胞兄弟姐妹的親密關(guān)系。 |
一視同仁 | 視:看待;仁:仁愛。用博大的仁愛之心去看待所有的人以及禽獸。比喻平等待人;不分厚薄親疏。 |
一軌同風(fēng) | 車軌相同,風(fēng)俗一致。比喻國家統(tǒng)一。 |
一辭同軌 | 猶眾口一詞。所有的人都說同樣的話。 |
一門同氣 | 謂同門兄弟。 |
三馬同槽 | 隱指司馬懿父子三人將篡奪魏的政權(quán)。也泛指陰謀篡權(quán)。 |
上下同心 | 上下一心。 |
上下同欲 | 上下有共同的愿望,謂眾心齊一。 |
上下同門 | 上下:指上一輩與下一輩。姑婿與侄婿的互稱。 |
不偏不黨 | 不偏向任何一方。 |
不可同年而語 | 兩者相差很大,不能相提并論。 |
不可同日而語 | 不能放在同一時間談?wù)摗P稳莶荒芟嗵岵⒄摚荒芟啾取?/td> |
不同凡響 | 凡響:平凡的音樂;不同于平凡的音樂。原指演唱特別出色;后泛指事物不平凡;非常出色。 |
不同戴天 | 戴:加在頭上或用頭頂著。不愿和仇敵在一個天底下并存。形容仇恨極深。 |
不同流俗 | 流俗:流行的習(xí)俗。與世俗習(xí)氣不同。形容品德高尚。 |
不敢茍同 | 茍:茍且。不敢隨便地同事。指對人對事抱慎重態(tài)度。 |
不期而同 | 期:約定期限。指不約而同。 |
不約而同 | 約:約定;同:相同。事先沒有經(jīng)過商量而彼此的看法或行動卻完全一致。 |
不謀同辭 | 指事前沒有商量而意見完全一致。 |
不謀而同 | 謀:商量。事先沒有商量,言行都保持一致。 |
與眾不同 | 和大家不一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