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巾野服
成語分析
基本解釋葛巾:用葛布縫制的頭巾。戴葛布頭巾,穿鄉(xiāng)野粗布衣服。指隱士或道士的服飾。
出處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二卷:“這國能葛巾野服,扮作了道童模樣。”
例子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八回:“蘧太守也換了葛巾野服,拄著天臺(tái)藤杖,出來陪坐。”
基礎(chǔ)信息
拼音gé jīn yě fú
注音ㄍㄜˊ ㄐ一ㄣ 一ㄝˇ ㄈㄨˊ
感情葛巾野服是中性詞。
用法作賓語、定語;用于人的服飾。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愛不釋手(意思解釋)
- 以柔克剛(意思解釋)
- 步調(diào)一致(意思解釋)
- 牽強(qiáng)附會(huì)(意思解釋)
- 因小失大(意思解釋)
- 拉拉扯扯(意思解釋)
- 飲鴆止渴(意思解釋)
- 破鏡重圓(意思解釋)
- 矢志不渝(意思解釋)
- 無所不為(意思解釋)
- 只爭(zhēng)朝夕(意思解釋)
- 克敵制勝(意思解釋)
- 賓至如歸(意思解釋)
- 歡聲雷動(dòng)(意思解釋)
- 與世長辭(意思解釋)
- 安家落戶(意思解釋)
- 因循守舊(意思解釋)
- 投機(jī)倒把(意思解釋)
- 仗勢(shì)欺人(意思解釋)
- 大義滅親(意思解釋)
- 驕奢淫逸(意思解釋)
- 面黃肌瘦(意思解釋)
- 光宗耀祖(意思解釋)
- 謙謙君子(意思解釋)
- 天府之國(意思解釋)
- 人小鬼大(意思解釋)
- 暴殄天物(意思解釋)
- 品頭論足(意思解釋)
- 妻離子散(意思解釋)
- 顯山露水(意思解釋)
※ 葛巾野服的意思解釋、葛巾野服是什么意思由CNDU提供。
相關(guān)成語
成語 | 解釋 |
---|---|
服低做小 | 形容低聲下氣,巴結(jié)奉承。 |
服牛乘馬 | 役使牛馬駕車。 |
肝髓流野 | 形容戰(zhàn)斗激烈殘酷、尸橫遍野。 |
野心勃勃 | 野心:指攫取名利、地位、地盤等的欲望;勃勃:旺盛的樣子。形容野心很大。 |
滿山遍野 | 布滿山嶺田野。形容數(shù)量多或范圍廣。 |
野沒遺賢 | 見“野無遺賢”。 |
粗服亂頭 | 粗服:粗布衣服;亂頭:蓬頭亂發(fā)。形容不講究修飾。 |
三個(gè)臭皮匠,合成一個(gè)諸葛亮 | 諸葛亮:三國時(shí)蜀國劉備的軍師。比喻人多智廣。 |
心服口服 | 心里和嘴上都信服。形容真心服氣或認(rèn)輸。 |
餓殍遍野 | 殍:人餓死后的尸體。餓死的人到處都是。形容老百姓因?yàn)?zāi)禍饑饉大批餓死的悲慘景象。 |
服氣吞露 | 服氣:導(dǎo)引之術(shù),即氣功。指修煉道術(shù)。 |
角巾東路 | 《晉書·羊祜傳》:“嘗與從弟琇書曰:‘既定邊事,當(dāng)角巾東路,歸故里,為容棺之墟。’”意謂辭官退隱,登東歸之路。后用以為歸隱的典故。 |
漫山遍野 | 漫:原為水滿外流的意思;引申為“布滿”;遍:動(dòng)詞;遍及;布滿。原指布滿了山坡山岡、田間曠野。形容數(shù)量很多、范圍很廣、聲勢(shì)很大。 |
三個(gè)臭皮匠,賽過諸葛亮 | 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請(qǐng)經(jīng)過大家商量,就能商量出一個(gè)好辦法來。 |
野史稗官 | 野史:古代私家編撰的史書;稗官:古代其職為搜集街談巷議、風(fēng)俗故事,供皇帝看的小書。泛稱記載軼聞瑣事的文字。 |
事后諸葛亮 | 比喻事后自稱有先見之明的人。 |
體國經(jīng)野 | 體:劃分;國:都城;經(jīng):丈量;野:田野。把都城劃分為若干區(qū)域,由官宦貴族分別居住或讓奴隸平民耕作。泛指治理國家。 |
野火燒不盡,春風(fēng)吹又生 | 野火不能燒盡野草,春天一到野草又長出來了。比喻富有生命力的事物,任何力量也扼殺不了。 |
口服心服 | 指從內(nèi)心及口頭都表示信服。 |
空室清野 | 在對(duì)敵斗爭(zhēng)時(shí),把家里的東西和田里的農(nóng)產(chǎn)品藏起來,使敵人到來后什么也得不到,什么也利用不上。 |
狼子野心 | 狼子:狼崽子;幼小的狼;野心:野獸兇殘的本性。狼崽子雖小卻有野獸的兇殘本性。比喻壞人兇殘的秉性或瘋狂的欲望。 |
野無遺賢 | 民間沒有被棄置不用的人才。指任人唯賢,人盡其才。 |
以德服人 | 以良好的德行使百姓歸順、服從統(tǒng)治者。 |
以理服人 | 服:說服。用道理說服別人。 |
哀鴻遍野 | 哀鴻:鴻雁找不到安棲的地方;沒有目的地飛著;悲哀地叫著。比喻到處都是呻吟呼號(hào)、流離失所的災(zāi)民。 |
心悅誠服 | 由衷地高興;真心地服氣。指真誠地服氣或服從。悅:愉快;誠:真心。 |
野處穴居 | 處:居住;穴:山洞。居住在洞里生活在荒野。 |
黃冠草服 | 粗劣的衣著。借指平民百姓。有時(shí)指草野高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