拙口鈍腮
成語分析
基本解釋比喻嘴笨,沒有口才。
出處明 吳承恩《西游記》第43回:“二哥,你和我一般,拙口鈍腮,不要惹大哥熱擦。”
例子錢鐘書《圍城》:“這時候只希望她拙口鈍腮,不要這樣咄咄逼人。”
基礎信息
拼音zhuō kǒu dùn sāi
注音ㄓㄨㄛ ㄎㄡˇ ㄉㄨㄣˋ ㄙㄞ
繁體拙口鈍顋
感情拙口鈍腮是貶義詞。
用法聯合式;作賓語、謂語、定語;含貶義。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愛不釋手(意思解釋)
- 以柔克剛(意思解釋)
- 步調一致(意思解釋)
- 牽強附會(意思解釋)
- 因小失大(意思解釋)
- 拉拉扯扯(意思解釋)
- 飲鴆止渴(意思解釋)
- 破鏡重圓(意思解釋)
- 矢志不渝(意思解釋)
- 無所不為(意思解釋)
- 只爭朝夕(意思解釋)
- 克敵制勝(意思解釋)
- 賓至如歸(意思解釋)
- 歡聲雷動(意思解釋)
- 與世長辭(意思解釋)
- 安家落戶(意思解釋)
- 因循守舊(意思解釋)
- 投機倒把(意思解釋)
- 仗勢欺人(意思解釋)
- 大義滅親(意思解釋)
- 驕奢淫逸(意思解釋)
- 面黃肌瘦(意思解釋)
- 光宗耀祖(意思解釋)
- 謙謙君子(意思解釋)
- 天府之國(意思解釋)
- 人小鬼大(意思解釋)
- 暴殄天物(意思解釋)
- 品頭論足(意思解釋)
- 妻離子散(意思解釋)
- 顯山露水(意思解釋)
※ 拙口鈍腮的意思解釋、拙口鈍腮是什么意思由CNDU提供。
成語接龍(順接)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一口一聲 | 猶口口聲聲。 |
一口三舌 | 比喻嘮叨、話多。 |
一口不能著兩匙 | 匙:湯匙。一張嘴同時要吃兩把湯匙里的食物。比喻貪多。 |
一口兩匙 | 比喻貪多。 |
一口同聲 | 猶一口同音。 |
一口同音 | 猶言眾口一詞。 |
一口吸盡西江水 | 原是一氣呵成、貫通萬法的意思。后比喻過于性急,想一下子就達到目的。 |
一口咬定 | 一口咬住不放。比喻堅持一個廉潔,再不改口。 |
一言出口,駟馬難追 | 駟馬:四匹馬拉車。話說出了口,就是四匹馬拉車也難追回。指話說出口,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數。 |
七口八嘴 | 同“七嘴八舌”。 |
萬口一詞 | 比喻意見一致。同“萬口一辭”。 |
萬口一談 | 千千萬萬人說同樣的話。比喻意見一致。 |
萬口一辭 | 千千萬萬人說同樣的話。比喻意見一致。 |
三緘其口 | 嘴上貼了三次封條。形容言語非常謹慎;或不開口。緘:封;閉。 |
兩肩荷口 | 猶言兩個肩膀扛張嘴,比喻只會吃飯不會干事。 |
予人口實 | 予:給予;口實:話柄。給人留下指責的話柄。 |
交口同聲 | 猶言眾口一詞。 |
交口稱譽 | 交口:大家一齊說;稱譽:稱揚贊譽。大家同聲稱贊。 |
交口稱贊 | 交口:眾口一辭。異口同聲地稱贊。 |
交口薦譽 | 交:一齊,同時;交口:眾口一辭;薦:推舉。異口同聲地推薦和贊揚。 |
交口贊譽 | 交:一齊,同時。異口同聲地稱贊。 |
人多口雜 | 指談論的人多,各種議論都有。 |
以為口實 | 口實:話柄。作為談話的資料。指作為指責、攻擊或嘲笑的話柄。 |
以勤補拙 | 用勤奮補救笨拙,含有自謙之意。 |
以口問心 | 一面口中自問,一面心中盤算。 |
眾口一詞 | 很多人都說同樣的話。 |
眾口一辭 | 許多人都說同樣的話,看法或意見一致。 |
眾口之辯 | 比喻各學派間的辯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