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俎代謀
成語分析
基本解釋俎:古代祭祀時用的盛祭品的器具。管祭祀的人放下祭器去代替別人出謀劃策。比喻越權辦事或包辦代替。
出處鄭觀應《盛世危言·公法》:“同者彼此通行,異者各行其是,無庸越俎代謀。”
例子柳亞子《紀夢詩序》:“友邦領袖,老謀深算,成竹在胸,豈外人所宜越俎代謀?”
基礎信息
拼音yuè zǔ dài móu
注音ㄩㄝˋ ㄗㄨˇ ㄉㄞˋ ㄇㄡˊ
繁體越俎代謀
感情越俎代謀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用于處事。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愛不釋手(意思解釋)
- 以柔克剛(意思解釋)
- 步調一致(意思解釋)
- 牽強附會(意思解釋)
- 因小失大(意思解釋)
- 拉拉扯扯(意思解釋)
- 飲鴆止渴(意思解釋)
- 破鏡重圓(意思解釋)
- 矢志不渝(意思解釋)
- 無所不為(意思解釋)
- 只爭朝夕(意思解釋)
- 克敵制勝(意思解釋)
- 賓至如歸(意思解釋)
- 歡聲雷動(意思解釋)
- 與世長辭(意思解釋)
- 安家落戶(意思解釋)
- 因循守舊(意思解釋)
- 投機倒把(意思解釋)
- 仗勢欺人(意思解釋)
- 大義滅親(意思解釋)
- 驕奢淫逸(意思解釋)
- 面黃肌瘦(意思解釋)
- 光宗耀祖(意思解釋)
- 謙謙君子(意思解釋)
- 天府之國(意思解釋)
- 人小鬼大(意思解釋)
- 暴殄天物(意思解釋)
- 品頭論足(意思解釋)
- 妻離子散(意思解釋)
- 顯山露水(意思解釋)
※ 越俎代謀的意思解釋、越俎代謀是什么意思由CNDU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李代桃僵 | 僵:枯死。李樹代替桃樹而死。原比喻兄弟互相愛護互相幫助。后轉用來比喻互相頂替或代人受過。 |
用智鋪謀 | 運用智力,設謀略。亦作“用計鋪謀”。 |
多謀善慮 | 謀:謀劃,策劃;慮:思考。富于智謀,又善于思考。 |
以權謀私 | 以:憑借;權:權力;權勢;謀:謀求;謀?。凰剑核嚼?。憑著權利謀取私利。 |
取而代之 | 奪取別人的地位、權利而代替他。 |
命與仇謀 | 仇:仇敵。命運使自己經常與仇人打交道。形容命運不好,常遇挫折。 |
善自為謀 | 善于替自己打算。也指替自己好好地想辦法。 |
代人說項 | 替人說好話。 |
用計鋪謀 | 鋪:展開,安排。運用計策,安排謀略。 |
謀臣猛將 | 善于謀劃的文臣和勇猛善戰的將帥。 |
計功謀利 | 計較功名,謀求私利。 |
老謀深算 | 老:老練;謀:計謀;深:很;算:打算。指周密地籌劃;深遠地打算。形容人老練精細;很有謀略。 |
黃金時代 | 指人一生中最寶貴的時期。也指經濟、文化最繁榮興旺的時期。 |
多謀善斷 | 多作謀劃;善于判斷。 |
及瓜而代 | 及:到。到明年瓜熟時派人接替。指任職期滿由他人繼任。 |
有勇有謀 | 勇:勇氣;膽量;謀:計謀。策略。既有膽量又有計謀。 |
好謀善斷 | 形容人能不斷思考,并善于判斷。 |
能謀善斷 | 善:擅長;斷:決斷。形容人能不斷思考,并善于判斷。 |
肝膽楚越 | 肝膽:比喻關系密切;楚越:春秋時兩個諸侯國,雖土地相連,但關系不好。比喻有著密切關系的雙方,變得互不關心或互相敵對。 |
出謀劃策 | 謀:計謀;劃:籌劃。制定計謀策略。指為人出主意。 |
謀道作舍 | 造房子請教路人。比喻人多嘴雜,意見紛紛,辦不成事。 |
大謀不謀 | 具有遠大謀略的人,表面上好像看不出謀略。 |
謀臣武將 | 指有計謀的大臣和勇猛的戰將。 |
能士匿謀 | 匿:藏匿。有才能者得不到重用就藏匿其計謀。 |
年湮代遠 | 湮:埋沒。年代久遠。 |
代人受過 | 受:承受,擔待;過:過失,過錯。替別人承擔過錯的責任。 |
道不同不相為謀 | 走著不同道路的人,就不能在一起謀劃。比喻意見或志趣不同的人就無法共事。 |
小不忍則亂大謀 | 小事不忍耐就會壞了大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