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藿懸鶉
成語(yǔ)分析
基本解釋謂生活窮苦。食藿,以豆葉為食;懸鶉,衣衫襤褸,似鶉?guó)B懸垂的禿尾。
出處明·馮夢(mèng)龍《喻世明言》第八卷:“臣今幸沽朱紱,而保安子天佑食藿懸鶉,臣竊愧之。”
基礎(chǔ)信息
拼音shí huò xuán chún
注音ㄕˊ ㄏㄨㄛˋ ㄒㄨㄢˊ ㄔㄨㄣˊ
繁體食藿懸鶉
感情食藿懸鶉是中性詞。
用法作賓語(yǔ)、定語(yǔ);用于書面語(yǔ)。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yǔ)的意思解釋
- 愛不釋手(意思解釋)
- 以柔克剛(意思解釋)
- 步調(diào)一致(意思解釋)
- 牽強(qiáng)附會(huì)(意思解釋)
- 因小失大(意思解釋)
- 拉拉扯扯(意思解釋)
- 飲鴆止渴(意思解釋)
- 破鏡重圓(意思解釋)
- 矢志不渝(意思解釋)
- 無所不為(意思解釋)
- 只爭(zhēng)朝夕(意思解釋)
- 克敵制勝(意思解釋)
- 賓至如歸(意思解釋)
- 歡聲雷動(dòng)(意思解釋)
- 與世長(zhǎng)辭(意思解釋)
- 安家落戶(意思解釋)
- 因循守舊(意思解釋)
- 投機(jī)倒把(意思解釋)
- 仗勢(shì)欺人(意思解釋)
- 大義滅親(意思解釋)
- 驕奢淫逸(意思解釋)
- 面黃肌瘦(意思解釋)
- 光宗耀祖(意思解釋)
- 謙謙君子(意思解釋)
- 天府之國(guó)(意思解釋)
- 人小鬼大(意思解釋)
- 暴殄天物(意思解釋)
- 品頭論足(意思解釋)
- 妻離子散(意思解釋)
- 顯山露水(意思解釋)
※ 食藿懸鶉的意思解釋、食藿懸鶉是什么意思由CNDU提供。
相關(guān)成語(yǔ)
成語(yǔ) | 解釋 |
---|---|
三旬九食 | 旬:十天叫一旬。三十天中只能吃九頓飯。形容家境貧困。 |
不勞而食 | 食:吃。自己不勞動(dòng)而占有別人的勞動(dòng)成果。 |
不吃煙火食 | 煙火食:熟食。道教以為仙人可以不吃熟食。舊時(shí)用來稱贊詩(shī)文立意高超,言詞清麗,不同一般。 |
不知寢食 | 猶言廢寢忘食。形容異常專心、努力。 |
不耕而食,不織而衣 | 耕:翻松田土以備播種。不種田卻有飯吃,不織布卻能穿絲綢。形容不勞而獲。 |
不耕而食,不蠶而衣 | 耕:翻松田土以備播種;蠶:養(yǎng)蠶。不種田卻有飯吃,不養(yǎng)蠶卻能穿絲綢。形容不勞而獲。 |
不遑暇食 | 沒有時(shí)間吃飯。形容工作緊張、辛勤。 |
不食之地 | 不食:不生產(chǎn)糧食。指不能耕種的土地。 |
不食人間煙火 | 食:吃;煙火:熟食。比喻人有出世之想或詩(shī)畫立意高超,言詞清麗。 |
不食周粟 | 粟:小米,泛指糧食。原指伯夷、叔齊于商亡后不吃周粟而死。指清白守節(jié) |
不食煙火 | ①指不吃熟食。道家修煉主張絕粒卻谷,不吃世間煙火物。②指詩(shī)文立意高超,言詞清麗,不同凡俗。 |
不食馬肝 | 相傳馬肝有毒,食之能致人于死。比喻不應(yīng)研討的事不去研討。 |
且食蛤蜊 | 《南史·王融傳》:“(融)詣王僧佑,因遇沉昭略,未相識(shí)。昭略屢顧盼,謂主人曰:‘是何年少?’融殊不平,謂曰:‘仆出于扶桑,入于湯谷,照耀天下,誰云不知,而卿此問?’昭略云:‘不知許事,且食蛤蜊。’”后用以指姑置不問。 |
東食西宿 | 比喻貪婪的人唯利是圖。 |
豐衣足食 | 穿的吃的都很充足富裕。形容生活富足。 |
臨食廢箸 | 臨:到,將要;箸:筷子。臨到吃時(shí)卻丟掉筷子。形容心神不寧 |
久懸不決 | 拖了很久,沒有決定。 |
二旬九食 | 旬:十天。二十天中只吃九頓飯。形容生活極端困苦。 |
井渫不食 | 亦作“井渫莫食”。謂井雖浚治,潔凈清澈,但不被飲用。比喻潔身自持,而不為人所知。語(yǔ)出《易·井》:“井渫不食,為我心惻。”王弼注:“渫,不停污之謂也。”孔穎達(dá)疏:“井渫而不見食,猶人修已全潔而不見用。” |
井渫莫食 | 見“井渫不食”。 |
人為財(cái)死,鳥為食亡 | 舊時(shí)俗語(yǔ)。意思是為了追求金錢,連生命都可以不要。 |
人浮于食 | 浮:超過,多余。食:指俸祿。原指人的才能超過所得的俸祿。后比喻人員太多超過了工作的需要。亦作“人浮于事”。 |
眾寡懸殊 | 雙方人數(shù)多少差別很大。眾:多;寡:少。 |
眾寡懸絕 | 雙方人力多少相差極大。 |
伴食中書 | 指執(zhí)政大臣庸懦而不堪任事。 |
伴食宰相 | 伴食:陪伴人家吃飯。唐朝朝會(huì)結(jié)束時(shí),宰相率百僚集尚書省都堂會(huì)餐。指身居相位而庸懦不能任事者。 |
余食贅行 | 吃剩的食物,身上的贅疣。比喻遭人討厭的東西。 |
侈衣美食 | 侈衣,華美的衣服;美食,鮮美的食物。言衣食俱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