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彝夏鼎
成語分析
基本解釋夏商的青銅禮器。泛稱極其珍貴的古董。
出處清·沈起鳳《諧鐸·呂仙寶筏》:“君文氣息逼似《兩京》,次者亦韓潮蘇海,若以此獵取功名,譬猶執(zhí)商彝夏鼎鬻諸五都之肆,非弗寶貴,而無如識(shí)者希也。”
例子其為害也,驚心振耳,污商彝夏鼎之光。清·李百川《綠野仙蹤》第七回
基礎(chǔ)信息
拼音shāng yí xià dǐng
注音ㄕㄤ 一ˊ ㄒ一ㄚˋ ㄉ一ㄥˇ
繁體商彜夏鼎
感情商彝夏鼎是中性詞。
用法作賓語、定語;指文物。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愛不釋手(意思解釋)
- 以柔克剛(意思解釋)
- 步調(diào)一致(意思解釋)
- 牽強(qiáng)附會(huì)(意思解釋)
- 因小失大(意思解釋)
- 拉拉扯扯(意思解釋)
- 飲鴆止渴(意思解釋)
- 破鏡重圓(意思解釋)
- 矢志不渝(意思解釋)
- 無所不為(意思解釋)
- 只爭(zhēng)朝夕(意思解釋)
- 克敵制勝(意思解釋)
- 賓至如歸(意思解釋)
- 歡聲雷動(dòng)(意思解釋)
- 與世長(zhǎng)辭(意思解釋)
- 安家落戶(意思解釋)
- 因循守舊(意思解釋)
- 投機(jī)倒把(意思解釋)
- 仗勢(shì)欺人(意思解釋)
- 大義滅親(意思解釋)
- 驕奢淫逸(意思解釋)
- 面黃肌瘦(意思解釋)
- 光宗耀祖(意思解釋)
- 謙謙君子(意思解釋)
- 天府之國(guó)(意思解釋)
- 人小鬼大(意思解釋)
- 暴殄天物(意思解釋)
- 品頭論足(意思解釋)
- 妻離子散(意思解釋)
- 顯山露水(意思解釋)
※ 商彝夏鼎的意思解釋、商彝夏鼎是什么意思由CNDU提供。
相關(guān)成語
成語 | 解釋 |
---|---|
一代鼎臣 | 見“一代宗臣”。 |
一片宮商 | 宮、商:都是古代五音之一。一片和諧的音樂聲。形容文辭如樂聲一樣優(yōu)美、悅耳。 |
一言九鼎 | 一句話的分量就有九鼎那么重。形容能起決定作用的言論或意見。 |
三冬二夏 | 猶言三兩年。 |
三分鼎立 | 比喻三方分立,互相抗衡。同“三分鼎足”。 |
三分鼎足 | 鼎:古代炊具,三足兩耳。比喻三方分立,互相抗衡。 |
三牲五鼎 | 舊時(shí)形容祭品豐盛。后來也形容食物美好。 |
三足鼎立 | 鼎:古代烹煮的炊器;圓形;三足;兩耳。像三條腿的鼎那樣立著。比喻三方分立的局面。 |
舉鼎拔山 | 能將大鼎舉起,能將高山拔動(dòng)。比喻力大氣壯。 |
舉鼎絕脰 | 舉:抬起;絕:折斷;脰:頸項(xiàng)。雙手舉起鼎而折斷頸項(xiàng)。比喻力小不能勝任。 |
舉鼎絕臏 | 絕:折斷;臏:脛骨。雙手舉鼎,折斷脛骨。比喻能力小,不能負(fù)擔(dān)重任。 |
九鼎一絲 | 同千鈞一發(fā),比喻非常危急。 |
九鼎不足為重 | 形容說話有分量,比較起來九鼎也不算重。 |
九鼎大呂 | 比喻說得話力量大,分量重。 |
五冬六夏 | 猶言不論寒暑。不管什么時(shí)候。 |
五鼎萬鐘 | 指高官厚祿。 |
人聲鼎沸 | 鼎沸:鼎水沸騰;原比喻形勢(shì)不安定;現(xiàn)比喻聲音嘈雜。形容人群的聲音吵吵嚷嚷;就象煮開了鍋一樣。 |
從長(zhǎng)商議 | 猶言從長(zhǎng)計(jì)議。 |
兄弟參商 | 參商:參星與商星,兩星不同時(shí)在天空出現(xiàn)。比喻兄弟之間有隔閡、不和睦。 |
共商國(guó)是 | 國(guó)是:國(guó)事;國(guó)家的大政方針。共同商量國(guó)家的政策和方針。 |
冬寒抱冰,夏熱握火 | 形容刻苦自勉。 |
冬扇夏爐 | 比喻不合時(shí)宜。 |
冬日夏云 | 冬天的太陽,夏天的云層。比喻人態(tài)度溫和可親,使人愿意接近。 |
冬溫夏凊 | 凊:涼。冬天使父母溫暖,夏天使父母涼爽。本指人子孝道。現(xiàn)亦泛稱冬暖夏涼。 |
冬溫夏清 | 冬天使父母溫暖,夏天使父母涼爽。本指人子孝道。現(xiàn)亦泛稱冬暖夏涼。 |
冬箑夏裘 | 語出《淮南子·精神訓(xùn)》:“知冬日之箑,夏日之裘,無用于己,則萬物之變?yōu)閴m埃矣。”后因以“冬箑夏裘”比喻不合時(shí)宜。 |
冬裘夏葛 | 裘:皮衣;葛:葛麻衣。泛指美服。 |
擊鐘陳鼎 | 鐘:古代樂器;鼎:古代炊器。擊鐘列鼎而食。形容貴族的豪華排場(ch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