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竹伍符
成語分析
基本解釋本指記載軍令、軍功的簿籍和軍士中各伍互相作保的守則。亦借指軍隊。
出處明·方孝孺《書夷山稿序后》:“吾觀四明蔣先生,羈寓數千里外,在尺竹伍符中,而放筆為詩……味其言如素處顯位者,未嘗有枯悴寒澀這態,是安可謂之窮士乎?”
基礎信息
拼音chǐ zhú wǔ fú
注音ㄔˇ ㄓㄨˊ ㄨˇ ㄈㄨˊ
感情尺竹伍符是中性詞。
用法作賓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愛不釋手(意思解釋)
- 以柔克剛(意思解釋)
- 步調一致(意思解釋)
- 牽強附會(意思解釋)
- 因小失大(意思解釋)
- 拉拉扯扯(意思解釋)
- 飲鴆止渴(意思解釋)
- 破鏡重圓(意思解釋)
- 矢志不渝(意思解釋)
- 無所不為(意思解釋)
- 只爭朝夕(意思解釋)
- 克敵制勝(意思解釋)
- 賓至如歸(意思解釋)
- 歡聲雷動(意思解釋)
- 與世長辭(意思解釋)
- 安家落戶(意思解釋)
- 因循守舊(意思解釋)
- 投機倒把(意思解釋)
- 仗勢欺人(意思解釋)
- 大義滅親(意思解釋)
- 驕奢淫逸(意思解釋)
- 面黃肌瘦(意思解釋)
- 光宗耀祖(意思解釋)
- 謙謙君子(意思解釋)
- 天府之國(意思解釋)
- 人小鬼大(意思解釋)
- 暴殄天物(意思解釋)
- 品頭論足(意思解釋)
- 妻離子散(意思解釋)
- 顯山露水(意思解釋)
※ 尺竹伍符的意思解釋、尺竹伍符是什么意思由CNDU提供。
成語接龍(順接)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枉尺直尋 | 枉:彎曲;直:伸直;尋:古量名,八尺。屈折的只有一尺,伸直的卻有一尋。比喻在小處委屈一些,以求得較大的好處。 |
寸進尺退 | 前進一寸,后退一尺。指得到的少而失去的多,即得不償失。 |
胸有成竹 | 原指畫竹子在動筆之前腦子里先有竹子的完整形象。現比喻做事情動手之前心里已有主意;有打算或有把握。成:完全的。 |
一尺水翻騰做一丈波 | 比喻說話夸大之極。 |
成竹在胸 | 成竹:現成完整的竹子。畫竹前竹的全貌已在胸中。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經拿定主義。 |
昂藏七尺 | 指軒昂偉岸的男子漢。 |
罄竹難書 | 罄:盡;竹:指可供制成竹簡的竹子;書:寫。用盡竹子也難以寫完。后形容罪行多得寫不完。多形容罪惡累累。 |
一尺水翻騰做百丈波 | 比喻說話夸大之極。同“一尺水翻騰做一丈波”。 |
竹籃打水一場空 | 比喻費了力沒有效果。 |
近在咫尺 | 咫:古代長度單位;周制八寸;合現在市尺六寸二分二厘;咫尺:很近的距離。指近在眼前;很近。 |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 佛家語,比喻道行、造詣雖深,仍需修煉提高。比喻雖已達到很高的境地,但不能滿足,還要進一步努力。 |
翠竹黃花 | 指眼前境物。 |
進寸退尺 | 進一寸,退一尺。比喻得不償失。 |
鬼畫符 | 符:符咒,符箓。好像鬼畫的符咒,亂涂亂畫。 |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 比喻一種情況的形成,是經過長時間的積累、醞釀的。 |
尺布斗粟 | 比喻兄弟不和。 |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 原意是宗教家告誡修行的人要警惕外界的誘惑。后比喻取得一定成就以后往往面臨新的更大的困難。 |
磬竹難書 | 罄:用盡;竹:竹簡,用以寫字;書:寫。用盡竹子也難寫完。形容罪行多得寫不完。后泛指事實多,寫不完。 |
勢如破竹 | 勢:氣勢;威力;破竹:劈開竹子。氣勢就像劈竹子一樣;劈開了頭幾節;下面各節就順著刀勢分開了。比喻打仗或工作毫無阻擋;節節勝利。 |
護身符 | 一種小巧的裝飾品(如珠寶、玉石或紀念品),上面刻有符咒、咒文或符號,戴上這個護身寶貝可以防止災禍(如疾病或魔力),或者幫助佩戴者。 |
得寸進尺 | 得到了一寸又進一步得到一尺。比喻欲望越來越大;貪心不足。 |
垂涎三尺 | 垂:東西的一頭向下;涎:口水。流出的口水有三尺長。原形容嘴饞到極點。現多形容見了別人的好東西就眼紅;并極想弄到手的貪婪樣子。 |
斗米尺布 | 指少量的糧食與布匹。 |
佛高一尺,魔高一丈 | 原為佛家告誡修行者,要警惕外界誘惑。佛,指佛法;魔,指魔法。后用以比喻一方勢力(多指正義的)增長,與之對立的另一方勢力(多指非正義的)則加倍增長。 |
冰厚三尺,非一日之寒 | 非:不是;寒:冷。冰凍到三尺厚,不是一天冷造成的。比喻某一種情況的形成,是經過長時間醞釀、積累的結果。 |
鲇魚上竹竿 | 俗說鲇魚能上竹竿,但鲇魚黏滑無鱗,爬竿畢竟困難。后以之比喻上升艱難。 |
金石絲竹 | 金:指金屬制的樂器;石:指石制的磬;絲:指弦類樂器;竹:指管類樂器。泛指各種樂器。也形容各種聲音。 |
急竹繁絲 | 見“急管繁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