躊躇未決
成語分析
基本解釋躊躇:猶豫,遲疑。形容猶猶疑疑地拿不定主意。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傳》第16回:“禮物都已完備,明后日便用起身。只是一件事,在此躊躇未決。”
例子蔡東藩《五代史演義》第33回:“晉主重貴覽表,躊躇未決。”
基礎信息
拼音chóu chú wèi jué
注音ㄔㄡˊ ㄔㄨˊ ㄨㄟˋ ㄐㄩㄝˊ
繁體躊躇未決
感情躊躇未決是貶義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狀語;指猶豫不決。
英語think back and forth without end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愛不釋手(意思解釋)
- 以柔克剛(意思解釋)
- 步調一致(意思解釋)
- 牽強附會(意思解釋)
- 因小失大(意思解釋)
- 拉拉扯扯(意思解釋)
- 飲鴆止渴(意思解釋)
- 破鏡重圓(意思解釋)
- 矢志不渝(意思解釋)
- 無所不為(意思解釋)
- 只爭朝夕(意思解釋)
- 克敵制勝(意思解釋)
- 賓至如歸(意思解釋)
- 歡聲雷動(意思解釋)
- 與世長辭(意思解釋)
- 安家落戶(意思解釋)
- 因循守舊(意思解釋)
- 投機倒把(意思解釋)
- 仗勢欺人(意思解釋)
- 大義滅親(意思解釋)
- 驕奢淫逸(意思解釋)
- 面黃肌瘦(意思解釋)
- 光宗耀祖(意思解釋)
- 謙謙君子(意思解釋)
- 天府之國(意思解釋)
- 人小鬼大(意思解釋)
- 暴殄天物(意思解釋)
- 品頭論足(意思解釋)
- 妻離子散(意思解釋)
- 顯山露水(意思解釋)
※ 躊躇未決的意思解釋、躊躇未決是什么意思由CNDU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遲疑不決 | 猶豫疑惑,不能決定。 |
懸而未決 | 一直拖在那里,沒有得到解決。 |
余波未平 | 指某一事件雖然結束了,可是留下的影響還在起作用。 |
防患于未然 | 患:災禍;未然:沒有這樣,指尚未形成。防止事故或禍害于尚未發生之前。 |
乳臭未干 | 身上的奶腥氣還沒有退盡。對年幼人表示輕蔑的說法。 |
墨汁未干 | 寫字的墨汁還沒有干。比喻協定或盟約剛剛簽訂不久(多用于指責對方違背諾言)。 |
前所未聞 | 從來沒有聽說過。 |
聽微決疑 | 微:隱微。注意細微的情節,解決疑難的問題。形容思想縝密,善于通過聽察解決疑難。 |
決勝于千里之外 | 坐鎮指揮千里之外的戰局。形容將帥雄才大略,指揮若定。 |
毅然決然 | 毅然:頑強地;決然:堅決地。形容意志堅強果斷。 |
沉吟不決 | 沉吟:深思吟味,引伸為猶豫;決:決斷。形容人遇到難題時,自言自語地決定不下來。 |
未能免俗 | 沒能夠擺脫開自己不以為然的風俗習慣。 |
聞所未聞 | 聞:聽到;未:沒有。聽到的是以前從來沒有聽過的。形容傳說的事物或消息新鮮、奇特。 |
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 | 逢:遇見。指人與人互相欺瞞,不把實際情況或心里話說出來。 |
決一雌雄 | 雌雄:雌性和雄性;比喻勝負、高低。進行較量;分出勝負或高下。 |
運籌帷幄,決勝千里 | 運:運籌;帷幄:軍用帳幕;千里之外:指戰場。在小小的軍帳之內作出正確的部署,能決定千里之外戰場上的勝負 |
寶刀未老 | 比喻雖然年齡大了;但精神、體力或本領仍不減當年。 |
方興未艾 | 方:正在;興:興起;艾:停止;完結。剛興起還沒有停止?,F多用來形容事物正處于興旺階段或形容正在蓬勃發展。 |
決命爭首 | 拼命爭先而戰。 |
躊躇滿志 | 躊躇:從容自得的樣子;滿:滿足;志:心意。形容心滿意足或十分得意的樣子。多指對己所得的成就十分得意。 |
墨跡未干 | 寫字的墨跡還沒有干。比喻協定或盟約剛剛簽訂不久(多用于指責對方違背諾言)。 |
驚魂未定 | 驚魂:受驚嚇的心靈。形容受驚嚇后;心情還沒有平靜下來。 |
未雨綢繆 | 綢繆:修繕房屋。在沒有下雨前;就要修繕好門窗。比喻事先作好準備;防患未然。 |
猶豫不決 | 猶豫:遲疑。遲疑動搖;拿不定主意。 |
前所未有 | 以前從未有過的。表示某種新出現的事物。 |
壯志未酬 | 壯志:宏大的志愿;酬:實現。宏偉的志愿未能實現。 |
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 | 運:運籌;帷幄:軍用帳幕;千里之外:指戰場。在小小的軍帳之內作出正確的部署,能決定千里之外戰場上的勝負 |
未老先衰 | 年紀還不大就衰老了。多指由于精神或體力負擔過重而導致過早衰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