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索九丘
成語分析
基本解釋古書名。
出處漢·孔安國《尚書序》:“八卦之說,謂之八索;索,求其義也。九州之志,謂之九丘;丘,聚也。”
例子明·程登吉《幼學瓊林》第四卷:“三墳五典,乃三皇五帝之書;八索九丘,是八澤九州之志。”
基礎信息
拼音bā suǒ jiǔ qiū
注音ㄅㄚ ㄙㄨㄛˇ ㄐ一ㄡˇ ㄑ一ㄡ
感情八索九丘是中性詞。
用法作主語、賓語;指古書。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愛不釋手(意思解釋)
- 以柔克剛(意思解釋)
- 步調一致(意思解釋)
- 牽強附會(意思解釋)
- 因小失大(意思解釋)
- 拉拉扯扯(意思解釋)
- 飲鴆止渴(意思解釋)
- 破鏡重圓(意思解釋)
- 矢志不渝(意思解釋)
- 無所不為(意思解釋)
- 只爭朝夕(意思解釋)
- 克敵制勝(意思解釋)
- 賓至如歸(意思解釋)
- 歡聲雷動(意思解釋)
- 與世長辭(意思解釋)
- 安家落戶(意思解釋)
- 因循守舊(意思解釋)
- 投機倒把(意思解釋)
- 仗勢欺人(意思解釋)
- 大義滅親(意思解釋)
- 驕奢淫逸(意思解釋)
- 面黃肌瘦(意思解釋)
- 光宗耀祖(意思解釋)
- 謙謙君子(意思解釋)
- 天府之國(意思解釋)
- 人小鬼大(意思解釋)
- 暴殄天物(意思解釋)
- 品頭論足(意思解釋)
- 妻離子散(意思解釋)
- 顯山露水(意思解釋)
※ 八索九丘的意思解釋、八索九丘是什么意思由CNDU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一丘一壑 | 丘:土山;壑:山溝。原指隱者所居之地。后多用以指寄情山水。 |
一丘之貉 | 丘:土山。貉:一種像狐貍的野獸。一個土山里的貉。比喻彼此同類;沒有什么差別。 |
一匡九合 | 春秋時管仲輔助齊桓公“一匡天下,九合諸侯”,建立霸業。后亦以“一匡九合”指立國大事。 |
一十八層地獄 | 佛教指極惡眾生死后赴受苦之所,包括刀山、火湯、寒冰等十八種。比喻災難極其深重的境地。也比喻最低的等級。 |
一十八般兵器 | 泛指各種兵器。 |
一十八般武藝 | 泛指各種武術技藝。 |
一夫得道,九族升天 | 比喻一個人做了官,和他有關系的人也都跟著沾光。 |
一子出家,九祖升天 | 指子孫中有一人出家,祖宗都能升天。常用以借喻一人得勢,全家沾光。 |
一子悟道,九族升天 | 九族:本人的父、祖父、曾祖、高祖和子、孫、曾孫、重孫。一個孩子領悟天道,整個家族都能升到天堂去。 |
一子悟道,九族生天 | 猶言一子出家,九祖升天。借喻一人得勢,全家沾光。 |
一歲九遷 | 歲:年;遷:官職升遷。一年之內升遷九次。比喻官職升得極快。 |
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 | 比喻遭過一次挫折以后就變得膽小怕事。同“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
一度著蛇咬,怕見斷井索 | 一次被蛇咬了,看見井邊斷了的繩子也害怕。比喻在某事上吃了苦頭,以后碰到類似的情況也會害怕。 |
一揮九制 | 一提筆就能寫出九道制書。謂文思敏捷。 |
一日九遷 | 九:形容多次;遷:升職。一日之內多次升遷。比喻官職升得極快。 |
一牛九鎖 | 比喻無法解脫。 |
一生九死 | 謂經歷多次生命危險而幸存。 |
一索得男 | 舊時指頭胎生子。 |
一索成男 | 見“一索得男”。 |
一言九鼎 | 一句話的分量就有九鼎那么重。形容能起決定作用的言論或意見。 |
一龍九種 | 一條龍有九種品質的子孫。比喻同一父母的子女,有好壞不同。 |
七七八八 | ①猶言差不多。②猶言零零碎碎,各式各樣。 |
七上八下 | 形容心神不安的驚惶樣子。 |
七上八落 | 形容心神不定或慌亂不安。 |
七了八當 | 形容十分妥帖。 |
七事八事 | 形容事情多而雜亂。 |
七倒八歪 | 指十分凌亂不整齊。 |
七口八嘴 | 同“七嘴八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