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征博訪
成語分析
基本解釋旁:廣泛;征:征求;博:廣博。指大量地引用材料作為依據或例證
出處魯迅《讀書雜談》:“無論讀,無論做,倘若旁征博訪,結果是往往會弄到抬驢子走的。”
基礎信息
拼音páng zhèng bó fǎng
注音ㄆㄤˊ ㄓㄥˋ ㄅㄛˊ ㄈㄤˇ
感情旁征博訪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狀語;用于說話或寫文章。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愛不釋手(意思解釋)
- 以柔克剛(意思解釋)
- 步調一致(意思解釋)
- 牽強附會(意思解釋)
- 因小失大(意思解釋)
- 拉拉扯扯(意思解釋)
- 飲鴆止渴(意思解釋)
- 破鏡重圓(意思解釋)
- 矢志不渝(意思解釋)
- 無所不為(意思解釋)
- 只爭朝夕(意思解釋)
- 克敵制勝(意思解釋)
- 賓至如歸(意思解釋)
- 歡聲雷動(意思解釋)
- 與世長辭(意思解釋)
- 安家落戶(意思解釋)
- 因循守舊(意思解釋)
- 投機倒把(意思解釋)
- 仗勢欺人(意思解釋)
- 大義滅親(意思解釋)
- 驕奢淫逸(意思解釋)
- 面黃肌瘦(意思解釋)
- 光宗耀祖(意思解釋)
- 謙謙君子(意思解釋)
- 天府之國(意思解釋)
- 人小鬼大(意思解釋)
- 暴殄天物(意思解釋)
- 品頭論足(意思解釋)
- 妻離子散(意思解釋)
- 顯山露水(意思解釋)
※ 旁征博訪的意思解釋、旁征博訪是什么意思由CNDU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博通經籍 | 博:廣博:籍:書籍。廣博而又精通經典文獻。形容人學識淵博。 |
博學多聞 | 博學:廣博。學識廣博,見聞豐富。 |
旁敲側擊 | 側:旁邊;擊:敲打。在旁邊敲打。比喻說話作文隱晦曲折;不直接把意思表達出來。 |
旁若無人 | 旁:旁邊;若;好像。身邊好像沒有人。形容自視高大;態度傲慢。也形容態度自然、鎮靜自如的樣子。 |
旁征博引 | 旁:廣泛;征:征求;博:廣博;引:引證。廣泛地引用材料作為依據、例證。 |
地大物博 | 地域遼闊;物產豐富。 |
南征北戰,東蕩西殺 | 征:征戰;蕩:掃蕩。形容轉戰南北,奮勇殺敵。 |
博采眾長 | 博:廣泛;采:采納;長:長處;優勢。廣泛地吸取各家或各方面的優點、長處。 |
米鹽博辯 | 比喻議論廣博細雜。 |
觸類旁通 | 觸類:接觸某一方面的事物;旁通:互相貫通。指掌握或懂得了某一事物的知識或規律;就可以由此及彼;了解和掌握同類的其它事物。 |
博學多識 | 學問廣博,見識豐富。 |
能征慣戰 | 形容作戰經驗豐富,很能打仗。 |
博覽群書 | 覽:觀看;閱讀。廣泛閱讀各種書籍。形容學識淵博。也作“博覽群籍”。 |
博古通今 | 博:廣博;知道得多;通:通曉。通曉古代和現代的事情。形容知識淵博。 |
袖手旁觀 | 把手揣在袖子里站在旁邊看。形容置身事外;不加過問或不予協助。袖手:把手揣在袖子里。 |
旁逸斜出 | 逸:引申為超出。指樹枝從樹干旁邊伸出。 |
通今博古 | 通:通曉;博:廣博,知道得多。現代和古代的事情知道得很多。形容知識淵博。 |
博聞強記 | 聞:見聞。形容知識豐富,記憶力強。 |
博聞強識 | 聞:見聞;識:記。見聞學識廣博;記憶力強。也作“博聞強記”、“博聞強志”。 |
博識多通 | 博:廣博。識:學識。通:精通事理。指學識廣博,精通事理。 |
博大精深 | 博:廣博;精深:又專又深。形容思想和學識廣博而高深。 |
南征北戰 | 征:征伐。轉戰南北;打了許多仗。 |
博聞強志 | 博:廣博;聞:傳聞;志:記住,記憶。指見聞廣博,記憶力強。 |
博學多才 | 博:廣博;知道得多;才:才能。學識廣博;有各方面的才能。 |
博學審問 | 博:廣;審:詳盡細密。廣泛學習,詳細詢問。 |
旁門歪道 | 指不正經的東西。 |
串親訪友 | 走親戚,看朋友。 |
博而不精 | 形容學識豐富,但不精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