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注釋
1:師與商:師,顓孫師,即子張。商,卜商,即子夏。
2:愈:勝過,強些。
譯文
子貢問孔子:“子張和子夏二人誰更好一些呢?”孔子回答說:“子張過份,子夏不足。”子貢說:“那么是子張好一些嗎?”孔子說:“過分和不足是一樣的。”
評析
“過猶不及”即中庸思想的具體說明。《中庸》說,過猶不及為中。“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過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賢者過之,不肖者不及也。”“執其兩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為舜乎?”這是說,舜于兩端取其中,既非過,也非不及,以中道教化百姓,所以為大圣。這就是對本章孔子“過猶不及”的具體解釋。既然子張做得過份、子夏做得不足,那么兩人都不好,所以孔子對此二人的評價就是:“過猶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