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注釋
1:令尹子文:令尹,楚國的官名,相當于宰相。子文是楚國的著名宰相。
2:三已:三,指多次。已,罷免。
3:崔文:齊國大夫崔杼(音zhù)曾殺死齊莊公,在當時引起極大反應。
4:弒:地位在下的人殺了地位在上的人。
5:齊君:即指被崔杼所殺的齊莊公。
6:陳文子:陳國的大夫,名須無。
譯文
子張問孔子說:“令尹子文幾次做楚國宰相,沒有顯出高興的樣子,幾次被免職,也沒有顯出怨恨的樣了。(他每一次被免職)一定把自己的一切政事全部告訴給來接任的新宰相。你看這個人怎么樣?”孔子說:“可算得是忠了?!弊訌垎枺骸八愕蒙先柿藛??”孔子說:“不知道。這怎么能算得仁呢?”(子張又問:)“崔杼殺了他的君主齊莊公,陳文子家有四十匹馬,都舍棄不要了,離開了齊國,到了另一個國家,他說,這里的執政者也和我們齊國的大夫崔子差不多,就離開了。到了另一個國家,又說,這里的執政者也和我們的大夫崔子差不多,又離開了。這個人你看怎么樣?”孔子說:“可算得上清高了?!弊訌堈f:“可說是仁了嗎?”孔子說:“不知道。這怎么能算得仁呢?”
評析
孔子認為,令尹子文和陳文子,一個忠于君主,算是盡忠了;一個不與逆臣共事,算是清高了,但他們兩人都還算不上仁。因為在孔子看來,“忠”只是仁的一個方面,“清”則是為維護禮而獻身的殉道精神。所以,僅有忠和清高還是遠遠不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