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zǐ子yuē曰::yí夷dí狄zhī之yǒu有jūn君,,bù不rú如zhū諸xià夏zhī之wū亡yě也。。譯文
注釋
1:夷狄:古代中原地區的人對周邊地區的貶稱,謂之不開化,缺乏教養,不知書達禮。
2:諸夏:古代中原地區華夏族的自稱。
3:亡:同無。古書中的無字多寫作亡。
譯文
孔子說:夷狄(文化落后)雖然有君主,還不如中原諸國沒有君主呢。
評析
在孔子的思想里,有強烈的夷夏觀,以后又逐漸形成夷夏之防的傳統觀念。在他看來,諸夏有禮樂文明的傳統,這是好的,即使諸夏沒有君主,也比雖有君主但沒有禮樂的夷狄要好。這種觀念是大漢族主義的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