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關系,只列出前 100 個沒的成語
成語 | 解釋 | 出處 |
---|---|---|
qióng nián mò shì窮年沒世 | 沒世:一輩子。形容經歷的時間長久。 | 宋·秦觀《任臣下》:“必有大節而無小過者然后得為諫諍之臣,則窮年沒世不可得其人矣。” |
méi máo dà chóng沒毛大蟲 | 沒有毛的老虎。比喻兇猛的人或事物。 | 元 無名氏《貨郎旦》第一折:“這一把無情毒火,豈非是沒毛大蟲。” |
mò mò wú wén沒沒無聞 | 無聲無息,沒人知道。指沒有什么名聲。 | 蔡東藩《民國通俗演義》第133回:“你我要是見的到此,雖不能和大帥一般威震四海,也不致沒沒無聞了。” |
méi qíng méi xù沒情沒緒 | 情緒低落的樣子。 |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八卷:“崔寧到家中,沒情沒緒,走進房中,只見渾家坐在床上。” |
méi shì wú chēng沒世無稱 | 死后名聲不能為人所頌揚。指死后沒有名聲,不為人所知。亦作“沒世無聞”。 | 清·袁枚《小倉山房尺牘》:“白駒過隙,沒世無稱,可為寒心刻骨也。” |
méi jiā qīn yǐn bù chū wài guǐ lái沒家親引不出外鬼來 | 指如果沒有自己人從中搗鬼就不會引來外人搗亂。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72回:“如今里外上下,背著嚼說我的不少了,就短了你來說我了,可知‘沒家親引不出外鬼來’。” |
méi wèi yǐn yǔ沒衛飲羽 | 謂連箭的翎都射沒在物體中。極言射力之大。 | 漢·王充《論衡·儒增》:“儒書之言楚熊渠子、養由基、李廣射寢石,矢沒衛飲羽者,皆增之也。” |
liú dé qīng shān zài,bù pà méi chái shāo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 比喻只要還有生命,就有將來和希望。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二:“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雖是遭此大禍,兒子官職還在,只要到得任所,便好了。” |
méi liǎn méi pí沒臉沒皮 | 不知羞恥,不要臉面。 | 瑪拉沁夫《茫茫的草原》第三卷:“你這個沒臉沒皮的東西,滾出去!” |
yán luó wáng miàn qián xū méi fàng huí de guǐ閻羅王面前須沒放回的鬼 | 人死后就不會復活。比喻到手的錢不會再退出來。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21回:“這話卻似放屁!做公人的‘那個貓兒不吃腥’?閻羅王面前須沒放回的鬼。” |
yǒu qián mǎi mǎ,méi qián zhì ān有錢買馬,沒錢置鞍 | 有錢買一匹馬,卻沒有錢添置馬鞍。比喻用錢不當,花得起大錢,卻花不起必要的小錢。 | 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71回:“你看這‘有錢買馬,沒錢置鞍’的事么!有本兒開鋪子,倒沒有廚柜了。” |
xuè liú mò zú血流沒足 | 足:腳。形容死傷很多,流血淹沒了腳面。 | 《三輔舊事》:“武帝發兵攻衛太子,連聞五日,白虎門前溝中,血流沒足。” |
méi jì nài hé沒計奈何 | 指無法可想。 | 《京本通俗小說 錯斬崔寧》:“他因不忍見你分離,待得你明日出了門才來。這也是我沒計奈何,一言為定。” |
méi wū jià liáng沒屋架梁 | 比喻無中生有。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四卷:“更有一等狠心腸的人,偏要從家門首打墻腳起:詐害親戚,侵占鄉里,受投獻,窩盜賊,無風起浪,沒屋架梁。” |
yǒu yào méi jǐn有要沒緊 | 一幅要緊不要緊的樣子。指不緊張,不著急。 | 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55回:“我且有要沒緊,慢慢的仔細尋罷了。” |
méi shàng méi xià沒上沒下 | 不分尊卑長幼,沒有禮貌。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66回:“再者也沒剛柔,有時見了我們,喜歡時沒上沒下,大家亂頑一陣;不喜歡各自走了,他也不理人。” |
méi xīn méi xù沒心沒緒 | 沒有心思與情緒。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95回:“襲人等每日提心吊膽,寶玉也好幾天不上學,只是怔怔的,不言不語,沒心沒緒的。” |
cāng yíng bù bào méi féng de dàn蒼蠅不抱沒縫的蛋 | 形容自身不正,壞事才會找到頭上。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61回:“‘蒼蠅不抱沒縫的雞蛋’,雖然這柳家的沒偷,到底有些影兒,人才說他。” |
mò shì nán wàng沒世難忘 | 沒世:死。一輩子也忘不了。 | 《禮記 大學》:“君子賢其賢而親其親,小人樂其樂而利其利。此以沒世不忘也。” |
méi shēn méi qiǎn沒深沒淺 | 言行沒分寸。 | 浩然《艷陽天》第109章:“瞧你這個人,辦事怎么這么沒深沒淺哪!” |
dǎ zhe dēng lóng méi chù xún打著燈籠沒處尋 | 比喻很難得,不容易得到。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65回:“要錯過了,打著燈籠沒處尋!” |
gǎo xiàng méi chǐ槁項沒齒 | 頸枯齒落。年老貌。 | 清·薛福成《代李伯相重鍥洨濱遺書序》:“是時科第既益重,豪儁之士,槁項沒齒,冀得當于一試。” |
méi yǒu shuō de沒有說的 | 指沒有可以指責的缺點。 | |
méi hún shǎo zhì沒魂少智 | 智:智慧。形容失魂落魄的樣子。 | 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四回:“晃大舍因一連做了兩個夢,又兼病了兩場,也就沒魂少智的。” |
méi jīng dǎ cǎi沒精打彩 | 形容精神不振,情緒低落。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31回:“王夫人見寶玉沒精打彩,也只當是金釧兒昨日之事,他好沒意思的。” |
méi gēn méi jù沒根沒據 | 指沒有依據的事物或論點。 | |
méi fǎ méi tiān沒法沒天 | 舊指不顧國法和天理,任意干壞事。現多形容違法亂紀,不受管束。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一百十回:“你是那里的這么個橫強盜,這樣沒法沒天的!我偏要打這里走。” |
mò chǐ nán mǐn沒齒難泯 | 沒齒:終身。終身不能忘記。 | 明·陸采《懷香記·夕陽亭議》:“你果成得此事,下官感你的恩德,真是鏤骨銘心,沒齒難泯。” |
méi rén méi yì沒仁沒義 | 沒有一點仁義。 |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二卷:“似你這般沒仁沒義的,死了一個,又討一個,出了一個,又納了一個。” |
méi méi méi yǎn沒眉沒眼 | 眉目不清,形容一塌糊涂的樣子。也指沒有臉面。 | 李劼人《大波》第二部第五章:“上面是扳鰲抓角的橋亭,已經多年沒有修理,金碧彩畫全著塵土糊得沒眉沒眼。” |
chū mò wú cháng出沒無常 | 出:出現;沒:隱沒;無常:沒有常規。忽而出現;忽而隱藏;沒有一定的規律;令人無法捉摸。也作“出沒不定”。 | 宋 王十朋《王忠文公集 論廣海二寇札子》:“海寇出沒無常,尤為瀕海州縣之患。” |
yǒu zuǐ méi xīn有嘴沒心 | 見“有嘴無心”。 | |
méi shì qióng nián沒世窮年 | 猶終生,一輩子。 | 戰國·趙·荀況《荀子·解蔽》:“以可知之人性,求可以知物之理,而無所疑之,則沒世窮年不能遍也。” |
cún róng mò āi存榮沒哀 | 存:生存;榮:光耀;哀:悲傷。活著受人尊敬,死后令人哀痛。 | 漢·蔡邕《陳太丘碑文》:“斯可謂存榮沒哀,死而不朽者矣。” |
méi lǐ méi wài沒里沒外 | 里外不分,指說話做事不分場合。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56回:“若一味只管沒里沒外,不與大人爭光,憑他生的怎樣,也是該打死的。” |
mí liú mò luàn迷留沒亂 | 心神不定的樣子。 |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四折:“著小生迷留沒亂,心癢難撓。” |
méi qīng méi zhòng沒輕沒重 | 指言語或動作魯莽。 |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69回:“那小孩子沒輕沒重的便說不好了,石師爺的老太太上了吊了。” |
méi jīng méi cǎi沒精沒彩 | 猶沒精打彩。 | 葉圣陶《潘先生在難中》:“他心頭突然一沉……沒精沒彩地踱到學校里。” |
méi shì wú wén沒世無聞 | 謂終身不為人知。 | 西漢·司馬遷《感士不遇賦》:“沒世無聞,古人唯恥。” |
méi liáo méi luàn沒撩沒亂 | 指沒有情緒。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七回:“過了兩三日,眾多閑漢都來伺候,見衙內心焦,沒撩沒亂,眾人散了。” |
yuè méi cān héng月沒參橫 | 見“月落參橫”。 | 《樂府詩集·相和歌辭十一·善哉行》:“月沒參橫,北斗闌干;親友在門,饑不及餐。” |
kǒu méi zhē lán口沒遮攔 | 指說話沒任何顧忌,信口胡言 |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二折:“小孩兒家口沒遮攔,一迷的將言語摧殘。” |
méi shì bù yú沒世不渝 | 終身不變。 | 郭沫若《歷史人物·魯迅與王國維》:“一直到魯迅的病歿,蔡元培是盡了沒世不渝的友誼的。” |
mò chǐ nán wàng沒齒難忘 | 終身不能忘記。 | 明 無名氏《四賢記 出家》:“修行報德,慨從我志,沒齒難忘。” |
méi pí méi liǎn沒皮沒臉 | 不知羞恥,不要臉面。 | 老舍《正紅旗下》:“這是沒皮沒臉,沒羞沒臊!” |
èr huà méi shuō二話沒說 | 指很干脆地采取行動。 | 馬烽、西戎《呂梁英雄傳》:“正說中間,門外雷石柱慌慌張張進來,一把拉住老武,二話沒說,往外就走。” |
mò shēn bù wàng沒身不忘 | 沒身:終身。一輩子不能忘記。 | 宋·陳亮《眾祭孫沖季文》:“失聲而號,痛裂肺腸。何以尉子?沒身不忘。” |
mò shì bù wàng沒世不忘 | 一輩子也忘不了。 | 西漢 戴圣《禮記 大學》:“君子賢其賢而親其親,小人樂其樂而利其利,此所以沒世不忘也。” |
yǒu tóu méi nǎo有頭沒腦 | 形容心神不定,言行丟三落四。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38卷:“如癡如呆,有頭沒腦,說著東邊,認著西邊。” |
tà pò máng xié méi mì chù,dé lái quán bù fèi gōng fū踏破芒鞋沒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 到處尋找都沒找到,卻由偶然的機會輕易得到了。 |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18回:“往上一瞧,正是那日晚上地藏庵遇著的一群俊俏后生,心中歡喜不盡,暗說道:‘踏破芒鞋沒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
zhāo wén xī mò朝聞夕沒 | 早晨聞道,晚上可死去。形容對真理或某種信仰追求的迫切。 | 三國·魏·曹植《王仲宣誄并序》:“朝聞夕沒,先民所思,何用誄德?” |
yǒu shēng méi qì有聲沒氣 | 見“有聲無氣”。 | 茅盾《林家鋪子》六:“林先生嘆了一口氣,過了一會兒,方才有聲沒氣地說道:‘讓我死在那邊就是了……’” |
méi yán lào shǎi沒顏落色 | 形容情緒低落。 | 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82回:“合童奶奶調羹沒顏落色的坐著,寄姐在旁里也谷都著嘴奶小京哥。” |
shǎo tóu méi wěi少頭沒尾 | 比喻事物殘缺不全或辦事不周到。 |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16回:“這是王賢弟你辦的事,少頭沒尾的。” |
guò le zhè gè cūn,méi zhè gè diàn過了這個村,沒這個店 | 比喻機會難得,機不可失。 |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13回:“這是送上門的。你老人家休錯這主意,過這村,就沒這店了。” |
méi shì zhǎo shì沒事找事 | 指故意找借口滋事。 | 劉知俠《鐵道游擊隊》第13章:“我是在沒事找事做啊!” |
hǎo xīn méi hǎo bào好心沒好報 | 一片好心腸卻得不到好的報答。 |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17回:“出了好心沒有好報,看來為人也很有限。” |
jī pái mào méi擊排冒沒 | 謂攻擊排斥,輕率而不顧一切。 | 唐·柳宗元《唐故給事中皇太子侍讀陸文通先生墓表》:“秉觚牘,焦思慮,以為論注疏說者百千人矣。攻訐很怒,以辭氣相擊排冒沒者,其為書,處則充棟宇,出則汗牛馬。” |
méi tóu guān sī沒頭官司 | 官司:訴訟。沒有頭緒或沒有盡頭的官司。 | 明·西湖漁隱主人《歡喜冤家》第二回:“且打個沒頭官司,驚他一驚,也可出氣。” |
yǒu zuǐ méi shé有嘴沒舌 | 形容不善言辭。 | |
tóu chū tóu mò頭出頭沒 | 比喻追隨世俗。 | 宋 釋普濟《五燈會元 投子同禪師法嗣 濠州思明禪師》:“問:\'如何是清潔法身。\'師曰:\'屎里蛆兒,頭出頭沒。\'” |
zhū chén yù mò珠沉玉沒 | 比喻女子殞沒死亡。 | 唐·秦貫《唐故滎陽鄭府君夫人博陵崔氏合柑墓志銘》,“珠沉玉沒兮,人誰靡份,桂殞蘭凋兮,共泣摧香。” |
yā méi què jìng鴉沒鵲靜 | 同“鴉默雀靜”。 | 《紅樓夢》第五十回:“我因為到了老祖宗那里,鴉沒鵲靜的,問小丫頭子們,他又不肯叫我到園里來。” |
méi tóu cāng ying沒頭蒼蠅 | 比喻亂闖亂碰的人。 | 清 俞萬春《蕩寇志》第97回:“上年往東京買賣,與那個沒頭蒼蠅牛信曾相認識。” |
yān mò wú wén湮沒無聞 | 湮沒:埋沒。名聲被埋沒;不為人知道。 | 《晉書 羊祜傳》:“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來賢達勝士,登此望遠,如我與卿者多矣!皆湮沒無聞,使人悲傷。” |
méi jīn méi liǎng沒斤沒兩 | 沒有大小、份量。指人做事不分輕重。 | |
yān mò hǎn wén湮沒罕聞 | 湮沒:埋沒。名聲被埋沒,沒人知道。 | 南朝·梁·陸倕《石闕銘》:“鴻規盛烈,湮沒罕聞。” |
méi rì méi yè沒日沒夜 | 猶言不分白天夜晚。 | 冰心《姑姑》:“我希望她遇見一位煞神般的婆婆,沒日沒夜的支使欺負她,才給我出這口氣!” |
zì tǎo méi qù自討沒趣 | 做事不得當,反使自己難堪窘迫。 | 葉圣陶《孤獨》:“他立刻覺得剛才對于孩子的要求沒有意思,只不過自討沒趣罷了。” |
zǒu tóu méi lù走頭沒路 | 無路可走,已到絕境。比喻處境極困難,找不到出路。 |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18卷:“火器一齊發作,殺得他走頭沒路,大敗虧輸。” |
wén sī méi dòng紋絲沒動 | 非常穩,一點兒也不動。 | 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51回:“包興道:‘方才看見了,紋絲沒動。’” |
jí mò tóng tuó棘沒銅駝 | 棘:荊棘;沒:淹沒。叢生的荊棘把宮殿門前的銅駝淹沒了。形容國破家亡的慘敗景象。 | 宋·陸游《劍南詩稿·囚山》:“此生終遣英雄笑,棘沒銅駝六十年。” |
yě méi yí xián野沒遺賢 | 見“野無遺賢”。 |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20卷:“那爺爺圣武神文,英明仁孝,真個朝無幸位,野沒遺賢。” |
méi diān méi dǎo沒顛沒倒 | 指沒分曉或紛亂的樣子。 | 元 李行道《灰闌記》第二折:“你兩個都不為年紀老,怎么的便這般沒顛沒倒,對官司不分個真假,辨個清濁。” |
zǒu tóu méi lù走投沒路 | 沒路可走。比喻陷入絕境,沒有出路。 | 元 秦簡夫《東堂老》第三折:“你如今走投沒路。我和你去李家叔叔討口飯兒吃咱。” |
méi xīn méi xiǎng沒心沒想 | 精神不集中。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25卷:“方才喝禮時節,看他沒心沒想,兩眼只看著新人。” |
liú dé qīng shān zài,bù chóu méi chái shāo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 | 比喻只要基礎或根本還存在,暫時遭受損失或挫折無傷大體。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82回:“姑娘身上不大好,還得自己開解著些。身子是根本,俗語說的:‘留得青山在,依舊有柴燒。’” |
méi zuǐ hú lú沒嘴葫蘆 | 沒有嘴的葫蘆。比喻不善言談或說話很少的人。 | 元·關漢卿《蝴蝶夢》第二折:“渾身是口怎支吾,恰似個沒嘴的葫蘆。” |
bā zì méi yī piě八字沒一撇 | 比喻事情還沒有眉目。 | 孫錦標《通俗常言疏證 人事》:“《通俗編》:‘朱子《與劉子澄書》:圣賢已是八字打開了,人不自領會。’按今有‘八字不見兩撇’之諺,似又因于此語。凡事無端緒者,謂之八字不曾見兩撇。” |
quán jūn fù mò全軍覆沒 | 覆沒:船翻沉。整個軍隊被消滅。比喻遭到徹底失敗。 | 《舊唐書 李希烈傳》:“官軍皆為其所敗,荊南節使張伯儀全軍覆沒。” |
méi jīn shā yǔ沒金鎩羽 | 見“沒金飲羽”。 | |
méi sān méi sì沒三沒四 | 不三不四,行為不端正。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31卷:“還有幾個沒三沒四幫閑的,專一在街上尋些空頭事過日子。” |
xīn zhōng méi dǐ心中沒底 | 心里不知道內情或不能預測而沒有把握。 | |
méi jīng dǎ cǎi沒精打采 | 精:精神;采:神色。打不起精神;提不起興致。形容精神萎靡;不振作、不高興。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87回:“弄得寶玉滿肚疑團,沒精打采,歸至怡紅院中。” |
yǒu tiān méi rì有天沒日 | 比喻說話毫無畏懼和顧忌。 | 明 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12回:“拿這有天沒日頭的事壓枉奴。就是你與的簪子,都有數兒,一五一十都在。” |
mò chǐ bù wàng沒齒不忘 | 沒齒終生。一輩子也忘不了。 | 漢 張衡《同聲歌》:“樂莫斯夜樂,沒齒焉可忘。” |
yǒu tiān méi rì tóu有天沒日頭 | 比喻無稽言行。同“有天無日”。 | 明 郎瑛《七修續稿 詩文 俗語本詩句》:“真個有天沒日頭,宋《神童詩》也。” |
méi dà méi xiǎo沒大沒小 | 指對長輩或職位高的人不尊敬,沒禮貌。 |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23回:“好女婿呀!這等沒大沒小的,連丈母也都要了!” |
méi xīn méi fèi沒心沒肺 | 沒心眼兒,不用心。或指沒心肝,沒良心。 | 老舍《四世同堂》:“假若老二沒心沒肺的贊同此意呢?她也會只去此一遭,下不為例。” |
yǒu qì méi lì有氣沒力 | 見“有氣無力”。 |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三十七卷:“子春一心想著要那老者的銀子,又怕他說謊,這兩只腳雖則有氣沒力的,一步步蕩到波斯館來;一雙眼卻緊緊望那老者在也不在。” |
yǒu yī dā méi yī dā有一搭沒一搭 | 表示故意找話說。也表示可有可無,無足輕重。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19回:“寶玉有一搭沒一搭的說些鬼話,黛玉總不理。” |
dǎ zhe dēng lóng méi chù zhǎo打著燈籠沒處找 | 比喻很難得,不容易得到。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九回:“你要再找我妹妹這么一個人兒,只怕走遍天下,打著燈籠沒處找去。” |
shén chū guǐ mò神出鬼沒 | 像鬼神一樣變化無常。比喻用兵神奇迅速;變化莫測。現常比喻行動出沒無常;不可捉摸。 | 西漢 劉安《淮南子 兵略訓》:“善者之動也,神出而鬼行。” |
méi wán méi le沒完沒了 | 沒有完結的意思 | 郭澄清《大刀記》第二章:“沒完沒了的苛捐雜稅不算,還他媽的亂搶亂奪。” |
méi kě nài hé沒可奈何 | 指沒有辦法,無計可施。 | 郭沫若《反正前后》第一篇:“清早是死不起床的,點名時監學向床上去拉他,也拉他不動,監學把他也沒可奈何。” |
méi jīng tā cǎi沒精塌彩 | 見“沒精打彩”。 | |
méi ér bù xiǔ沒而不朽 | 沒:同“歿”,死。指人的身體雖死,但其精神、業績、文章永存人間。 | 唐·陳子昂《周故內供奉學士……墓志銘》:“昔子云稱李元,常璩敘令伯,皆沒而不朽。” |
méi chá méi lì沒查沒利 | 謂言語不實。 | |
jī zhì yǐ méi赍志以沒 | 見“赍志而歿”。 | 南朝·梁·江淹《恨賦》:“赍志沒地,長懷無已。” |
méi fǎ nài hé沒法奈何 | 指沒有辦法,無計可施。 | 朱自清《那里走 我們的路》:“所以那些沒法奈何的人,我想都將向這三條路里躲了進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