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關系,只列出前 100 個千的成語
成語 | 解釋 | 出處 |
---|---|---|
qiān suí bǎi shùn千隨百順 | 隨:追隨;順:順從。形容完全順隨別人,別人要怎么樣就怎么樣。 | 元 楊景賢《劉行首》第一折:“欲要見五祖七真,先受些千隨百順。” |
qiān jīn bì zhǒu千金敝帚 | 比喻自己的東西雖然微賤,卻是十分珍貴的。 | 宋 蘇軾《次韻秦觀秀才將入京應舉》詩:“千金敝帚那堪換,我亦淹留豈長算。” |
wò yě qiān lǐ沃野千里 | 形容肥沃的土地極為寬廣。 | 《漢書·張良傳》:“夫關中左殽函,右隴蜀,沃野千里。” |
bǒ biē qiān lǐ跛鱉千里 | 跛腳的鱉只要半步也不停留,也能走千里。比喻只要堅持不懈,即使條件很差,也能成功。 | 先秦 荀況《荀子 修身》:“故跬步不休,跛鱉千里。” |
yú zhě qiān lǜ,bì yǒu yī dé愚者千慮,必有一得 | 平凡的人在許多次考慮中,也會有一次是正確的。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淮陰侯列傳》:“臣聞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 |
dà qiān shì jiè大千世界 | 佛教用語。世界的千倍為小千世界;小千世界的千倍為中千世界;中千世界的千倍為大千世界。后泛指廣大無邊紛紜復雜的世界。 |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 希運禪師》:“長老身材勿量大,笠子太小生。師云:‘雖然如此大千世界總在里許。’” |
qiān biàn wàn biàn千遍萬遍 | 形容次數很多。 | 霍達《穆斯林的葬禮》第11章:“不管人們在此之前曾經怎樣千遍萬遍地談論戰爭,還是被戰爭惡魔的突然到來震驚了。” |
qiān yī wàn shùn千依萬順 | 形容非常順從。同“千依百順”。 | 明 董說《西游補》第六回:“忽有一對侍兒跪在面前,請大王娘娘赴宴,行者暗想道:‘我還不要千依萬順。’” |
qì xiàng wàn qiān氣象萬千 | 氣象:景象;萬千:泛指極多。形容景象或事物壯麗而多變化。 | 宋 范仲淹《岳陽樓記》:“浩浩蕩蕩,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
qiān lǐ sòng é máo,lǐ qīng qíng yì zhòng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 | 比喻禮物雖然微薄,卻情誼深重。 | 吳強《紅日》第15章:“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大家不要客氣,吃一點!” |
zhì zài qiān lǐ志在千里 | 形容志向遠大。 | 三國魏·曹操《步出夏門行·神龜雖壽》:“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
qiān rén suǒ zhǐ千人所指 | 指:指責。許多人在指責。 | 東漢 班固《漢書 王嘉傳》:“里諺曰:‘千人所指,無病而死。’臣常為之寒心。” |
qiān gǔ zhuó shí千古卓識 | 卓:高超。自古以來所沒有的高遠見識。形容見識極高。 | 明·胡應麟《詩藪·內編》第二卷:“何仲默云:‘陸詩體俳語不俳,謝則體語俱俳。’可謂千古卓識。” |
qiān jiāo bǎi tài千嬌百態 | 嬌:嫵媚可愛。形容女性容貌極其美好。 | 南朝·陳·徐陵《徐孝穆集·雜曲》:“綠黛紅顏兩相發,千嬌百態情無歇。” |
bō wàn lùn qiān撥萬論千 | 形容財產眾多,花錢以萬千計。 | 元 鄭廷玉《忍字記》條二折:“謝兄弟肯留納,我將那撥萬論千這回罷,深山中將一個養家心來按捺。” |
jù rén qiān lǐ距人千里 | 距:通“拒”,拒絕。形容傲氣十足,不愿與人接近或毫無商量的余地。 | 先秦 孟軻《孟子 告子下》:“聲音顏色距人于千里之外。” |
qiān lǐ zhī zú千里之足 | 原指千里馬。后也用以比喻英俊的人才。 | 漢·韓嬰《韓詩外傳》卷七:“使驥不得伯樂,安得千里之足。造父亦無千里之手矣。” |
jué cè qiān lǐ決策千里 | 決定千里外戰役的勝利,形容卓越的軍事運籌才能。 | 唐·楊炯《瀘州都督王湛神道碑》:“蕭相立功于萬代,留侯決策千里。” |
qiān mó bǎi shé千磨百折 | 形容受磨難、遭曲折之多。 | 清·曾國藩《江忠烈公神道碑銘》:“人懷忠憤,如報私仇,千磨百折,有進無休。” |
qiān gǔ mà míng千古罵名 | 千古:永遠。永世被人唾罵的名聲。 |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一回:“只是一場冷落敗壞根基,都藏在里邊,不做千古罵名,定是一番笑話。” |
yī zì qiān jūn一字千鈞 | 一個字有千鈞重(鈞:古代重量單位;合三十斤)。形容文字很有分量。 | 南朝 梁 鐘嶸《詩品 古詩》:“文溫以麗,意悲而遠,驚心動魄,可謂幾乎一字千金。” |
bǎi jì qiān xīn百計千心 | 指想盡或用盡一切辦法。 | 明 陸采《明珠記 授計》:“你爹憐母惜,你爹憐母惜,當時許下偕老鴛衾;到如今,用盡了百計千心,只落得淚珠兒羅衫濕浸。” |
qiān lǐ jiè chóu千里借籌 | 籌:策劃。和遠方朋友進行商量。 | 清·孔尚任《桃花扇》:“受君恩,爵封列侯;鎮江淮,千里借籌。” |
wàn zǐ qiān hóng萬紫千紅 | 形容百花齊放;色彩艷麗的景象。現多比喻事物豐富多彩或景象繁榮興旺。 | 宋 朱熹《春日》詩:“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
yǒu yuán qiān lǐ lái xiāng huì,wú yuán duì miàn bù xiāng féng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逢 | 緣:緣分。有緣分的人即使相隔千里,也會相聚在一起。沒有緣分的人即使面對面走過,也聚不到一塊。 | 宋·無名氏《張協狀元》第14出:“有緣千里能相會,無緣對面不相逢。” |
qiān qiū wàn suì千秋萬歲 | 千年萬年。形容歲月長久。 | 先秦 韓非《韓非子 顯學》:“今巫祝之祝人曰:‘使若千秋萬歲。’千秋萬歲之聲聒耳,而一日之壽無征于人。” |
qiān yán jìng xiù千巖競秀 | 巖:山崖;競:競賽。重山疊嶺的風景好象互相比美。形容山景秀麗。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千巖競秀,萬壑爭流,草木蒙籠其上,若云興霞蔚。” |
bǎi huì qiān pā百卉千葩 | 常比喻事物豐富多彩,景象繁榮興盛。 | 明 無名氏《紫微宮》第二折:“仲冬佳節景堪褒,百卉千葩逞艷妖。” |
qiān tiáo wàn lǚ千條萬縷 | 形容條縷繁多。 | 宋·歐陽修《漁家傲》詞之十:“天與多情絲一把,誰廝惹,千條萬縷縈心下。” |
wàn xù qiān duān萬緒千端 | 緒:絲頭。比喻事情的開端,頭緒非常多。也形容事情復雜紛亂。 | 三國 魏 曹植《自誡令》:“機等吹毛求疵,千端萬緒,然終無可言者。” |
qiān líng bǎi lì千伶百俐 | 形容非常機靈。 | 清·荑荻散人《玉嬌梨》第八回:“自小服侍小姐,生得千伶百俐,才一十五歲。” |
qiān fū nuò nuò,bù rú yī shì è è千夫諾諾,不如一士諤諤 | 指眾多唯唯諾諾之人,不如一名諍諫之士可貴。同“千人諾諾,不如一士諤諤”。 | 宋 蘇軾《講田友直字序》:“韓城田益,字遷之。黃庭堅以謂不足以配名,更之曰友直……何獨取諸此?某曰:夫直者,剛者之長也。千夫諾諾,不如一士之諤諤。” |
wàn hóng qiān zǐ萬紅千紫 | 形容百花齊放,色彩艷麗。也比喻事物豐富多彩。 | 明·郭勛《英烈傳》第二回:“春初花放,萬紅千紫斗芳菲。” |
qiān zhāng wàn jù千章萬句 | 猶千言萬語。指書面文字。 | 《李衛公問對》中卷:“千章萬句,不出乎致人而不致于人而已,臣當以此教諸將。” |
gǎn kǎi wàn qiān感慨萬千 | 因外界事物變化很大而引起許多感想、感觸。 |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二卷第30章:“孫玉厚坐在這里,心里忍不住感慨萬千。” |
chì dì qiān lǐ赤地千里 | 赤:空無所有。寸草不生的地面有千里之廣。形容因天災人禍而造成廣大農田沒有收成的慘狀。 | 《新五代史 唐莊宗紀上》:“克用兵大掠晉絳,至于河中,赤地千里。” |
qiān jīn nán mǎi千金難買 | 形容某物的珍貴,不能用金錢買到。 |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第59回:“腰肢未盈一掬,誠為軟玉溫香,千金難買,不勝歡娛。” |
yī cháo qiān lǐ一朝千里 | 猶一日千里。 | 唐·曹唐《病馬五首呈鄭校書章三吳十五先輩》詩之三:“一朝千里心猶在,爭肯潛忘秣飼恩。” |
qiān jiā wàn hù千家萬戶 | 眾多人家。 | 孫犁《畫的夢》:“千家萬戶的年畫,給了我很多知識。” |
qiān lǐ mìng jià千里命駕 | 命駕:命人駕車。備上車子到千里之外去拜訪朋友。形容友情深厚。 | 《晉書·嵇康傳》:“東平呂安服康高致,每一相思,輒千里命駕,康友而善之。” |
qiān chā wàn bié千差萬別 | 形容事物各不相同;有許多差別。 |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 文遂導師》:“僧問:‘如何是無異底事?’師曰:‘千差萬別。’” |
qiān jīn mǎi gǔ千金買骨 | 花千金高價去購買千里馬的骨頭,比喻愛惜人才。 | 清·荑荻散人《玉嬌梨》第12回:“晚生下士,蒙老先生憐才心切,欲自愧怍,故得冒充名流,作千金買骨。” |
qiān sī wàn lǜ千思萬慮 | 形容反復思考或多方面思考。 | 唐·劉禹錫《將赴汝州途出浚下留辭李相公》:“千思萬慮盡如空,一笑一言真可貴。” |
qiān jīn zhī jiā千金之家 | 指富豪之家。 | 《莊子·列御寇》:“朱泙漫學屠龍于支離益,單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無所用其巧。”明·方汝浩《禪真逸史》第二十五回:“顛倒是非,飛片紙能喪數人之命;變亂黑白,造一言可破千金之家。” |
qiān tuī wàn zǔ千推萬阻 | 推:推拖。阻:阻攔。多次推拖阻攔。形容百般推辭、拒絕。 | 明·朱權《荊釵記》第四十六出:“鄧尚書說親,直恁千推萬阻;見王太守樂意,卻不顧五典三綱。” |
qiān jīn bǐ wū千金比屋 | 有千金財產的人家一家連著一家。 | |
qiān liǎo bǎi dàng千了百當 | 了:完了,結束;當:恰當。比喻妥帖、有著落。 | 宋 朱熹《朱子語類》第34卷:“圣人發憤便忘食,樂便忘憂,直是一刀兩斷,千了百當。” |
kuǐ bù qiān lǐ跬步千里 | 走一千里路,是半步半步積累起來的。比喻學習應該有恒,不要半途而廢。 | 《荀子·勸學》:“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
chén zhōu cè pàn qiān fān guò,bìng shù qián tóu wàn mù chūn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 沉:沉沒;側畔:旁邊;帆:船。沉船旁邊有很多船過,發病的樹木旁邊有很多茂盛的樹木。比喻新生勢力銳不可當。 | 唐·劉禹錫《酬樂天揚州縫席上見贈》:“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郡翻似爛柯人。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
yī fū hè jǐ,qiān rén mò dāng一夫荷戟,千人莫當 | 荷:扛;戟:古兵器。一個人把著關口,一千個人也打不進來。形容地勢十分險要,易守難攻。 | 《晉書·羊祜傳》:“蜀之為國,非不險也,高山尋云霓,深谷肆無景,數馬懸車,然后得濟,皆言‘一夫荷戟,千人莫當’。” |
yī wén qiān wù一聞千悟 | 形容悟性極高。謂略一指點,即完全了悟。 | 《景德傳燈錄·汾州大達無業國師》:“得大總持,一聞千悟。” |
qiān gǔ qí wén千古奇聞 | 從來沒有聽到或見過的意思 | 好古主人《趙太祖三下南唐》第四十五回:“今朕作主,準賜婚配。花之慈母亦無不俯依之理,況又與前四少將御侄等撮合,如出一轍。更見姻緣相配出于千古奇聞也。” |
tiáo tiáo qiān lǐ迢迢千里 | 迢迢:遙遠的樣子。形容路途遙遠。 | 明·胡文煥《群音類選·金釧記》:“迢迢千里到燕都,教人跋涉多勞苦。” |
qiān zǎi yī féng千載一逢 | 見“千載一遇”。 | 《梁書·任昉傳》:“千載一逢,再造難答。” |
qiān wén bù rú yī jiàn千聞不如一見 | 指聽得再多還不如親見更為可靠。 | 《陳書 蕭摩訶傳》:“安都謂摩訶曰:‘卿驍勇有名,千聞不如一見。’” |
qiān yī bǎi shùn千依百順 | 形容非常順從。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七:“凡是船家教他做些什么,他千依百順。” |
qiān zhēn wàn què千真萬確 | 真:真實;確:確實。形容情況非常確實。 | 清 吳敬梓《儒林外史》第19回:“匡超人大驚道:‘那有此事!我昨日午間才會著他,怎么就拿了?’景蘭江道:‘千真萬確的事。’” |
qiān qiū dà yè千秋大業 | 長久的、偉大的功業或事業。 | 歐陽山《苦斗》:“可是如今謀慮萬利進出口公司的千秋大業,謀慮東昌行目前對于東洋貨物該采取什么方針這些大事,已經招架不來。” |
yǐ mǎ qiān yán倚馬千言 | 倚馬:靠著戰馬。倚靠在即將出發的戰馬前起草文件,千言立就。形容才思敏捷。 | 南朝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文學》:“桓宣武[桓溫]北征,袁虎時從,被責免官。會須露布文,喚袁[袁宏]倚馬前令作。手不掇筆,俄得七紙,殊可觀。” |
bǎi zǐ qiān hóng百紫千紅 | 形容繁花似錦,色彩繁多。 | 宋 王安石《越人以幕養花因游其下》詩之一:“幕天無日地無塵,百紫千紅占得春。”宋 辛棄疾《定風波 賦杜鵑花》詞:“百紫千紅過了春,杜鵑聲苦不堪聞。” |
bǎi kǒng qiān chuāng百孔千創 | 比喻困苦不堪。同“百孔千瘡”。 | 宋 周必大《跋宋運判昞奏稿》:“黎庶凋瘵,百孔千創。” |
qiān còu wàn nuó千湊萬挪 | 湊:湊集。千方百計籌集挪借資金。比喻盡力籌資。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72回:“通共一二十兩銀子,還不夠三五天使用的呢,若不是我千湊萬挪的,早不知過到什么破窯里去了。” |
yùn chóu qiān lǐ運籌千里 | 見“運籌決勝”。 | 語出《史記·高祖本紀》:“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張良)。” |
yí xiào qiān gǔ貽笑千古 | 貽:遺留。給千秋萬代的人留下笑柄。 | 明·沈德符《野獲編·圣母并尊》:“至后唐莊宗,以嫡母為太妃,而以生母為太后,真貽笑千古。” |
qiān qí bǎi guài千奇百怪 | 許許多多奇特怪異的事物。 | 宋 釋惟白《續傳燈錄》:“如人在州縣住,或聞或見,千奇百怪,他總將作尋常。” |
bǎi guài qiān qí百怪千奇 | 形容花樣繁多。 | 清 李漁《閑情偶寄 飲饌 蔬食》:“世人制菜之法,可稱百怪千奇。自新鮮以至于腌糟醬臘,無一不曲盡奇能,務求至美。” |
qiān qián mǎi lín千錢買鄰 | 鄰:鄰居。花千萬錢去買一個好鄰居。指好鄰居的難得可貴。 | 明·高明《琵琶記·蔡公逼試》:“秀才不必憂慮,自古道千錢買鄰,八百買舍,老漢忝在鄰居,你但放心前去。” |
qiān qiān wàn wàn千千萬萬 | 形容為數極多。 | 唐 杜牧《晚晴賦》:“千千萬萬之狀容兮,不可得而狀也。” |
zhóu lú qiān lǐ軸轤千里 | 形容船多,首尾相連。 | 《晉書·陸機傳》:“軸轤千里,前驅不過百艦。” |
lì sǎo qiān yán立掃千言 | 立:即時;掃:迅速掠過。比喻才思敏捷,文章寫得快。 | 明·湯顯祖《還魂記·耽試》:“風檐寸晷,立掃千言,可敬可敬!” |
qiān lǐ zhī jū千里之駒 | 駒:少壯馬。比喻英俊的少年。 | 戰國·楚·屈原《楚辭·卜居》:“寧昂昂若千里之駒乎?將泛泛若水之鳧乎?” |
qiān lǐ shén jiāo千里神交 | 相隔千里,精神契合。謂友情深厚。 | |
qiān zǎi nán féng千載難逢 | 載:年;逢:遇到。一千年也遇不到。形容極難得到的機會。 | 南朝 齊 孔琇之《南齊書 臨終上表》:“臣以凡庸,謬徼昌運,獎擢之厚,千載難逢。” |
yī liǎo qiān míng一了千明 | 了:明白。最關鍵的地方明白了,其余的也就可以明白。 |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清涼益禪師法嗣》:“百千諸佛方便一時,更有甚么疑情?所以古人道:‘一了千明,一迷萬惑。’” |
jué shèng qiān lǐ決勝千里 | 決定千里外戰役的勝利。形容卓越的軍事運籌才能。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高祖本紀》:“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
qiān zǎi nán yù千載難遇 | 見“千載難逢”。 | 清·吳下阿蒙《斷袖篇·木工子》:“沉思良久,復偃臥其側,周身玩視,慨然曰:‘如此佳兒,千載難遇。’” |
qiān chuāng bǎi yí千瘡百痍 | 猶千瘡百孔。 | 劉先煌《飛翔吧,上海機床廠》:“‘中農公司’留下的是千瘡百痍的爛攤子。” |
zhuǎn zhàn qiān lǐ轉戰千里 | 形容連續作戰,經歷了很長的歷程。 | 西漢 司馬遷《報任少卿書》:“轉斗千里,矢盡道窮。” |
biāo bǐng qiān gǔ彪炳千古 | 形容偉大的業績流傳千秋萬代。 | 南朝 梁 鐘嶸《詩品》中卷:“憲章潘岳,文體相輝,彪炳可玩。” |
shī zhī qiān lǐ,chà ruò háo lí失之千里,差若毫厘 | 指細微的失誤,可導致巨大的差錯。 | 《隋書 天文志上》:“失之千里,差若毫厘,大象一乖,馀何可驗!” |
yī shí qiān zǎi一時千載 | 一千年才遇到一次。極言機會難得。 | 宋·秦觀《代回呂吏部啟》:“恭維某官望重本朝,才高當世,一時千載,韋平之遇已稀;四世五公,袁楊之興未艾。” |
qiān jīn yī xiào千金一笑 | 猶言千金買笑。 | 宋·張孝祥《虞美人》詞之六:“倩人傳語更商量,只得千金一笑也甘當。”明·湯顯祖《紫釵記》第六出:“道千金一笑相逢夜,似近藍橋那般歡愜。” |
wàn dài qiān qiū萬代千秋 | 指經歷年代極久遠。亦作“萬古千秋”、“萬載千秋”。 | 晉·無名氏《平西將軍周處碑》:“書方易折,家揭難留,鐫茲幽在,萬代千秋。” |
chéng qiān lùn wàn成千論萬 | 猶言成千成萬。形容數量極多。 | 《鏡花緣》第七一回:“你到女兒國酒樓戲館去看,只怕異姓姐妹聚在一處的,還成千論萬哩。” |
shuō qiān shuō wàn說千說萬 | 說了許許多多的話。 | 宋·朱熹《朱子語類》第67卷:“今人解《易》……說千說萬,與《易》全不相干。” |
yí hèn qiān gǔ遺恨千古 | 千古:指時間久遠。遺留下的怨恨永遠存在下去。 | 清 徐瑤《太恨生傳》:“且生與女相愛憐若此,而卒不相遇,真堪遺恨千古。” |
qiān zhuàng wàn tai千狀萬態 | 同“千態萬狀”。 | 《宣和畫譜·道釋》:“至于鷹犬馳突,云龍出沒,千狀萬態,勢若飛動。”宋·歐陽修《題薛公期畫》:“及徐而定視,則千狀萬態,筆簡而意足,是不亦為難哉。” |
qiān hū wàn huàn千呼萬喚 | 多次呼喚;再三催促。 | 唐 白居易《琵琶行》詩:“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
qiān lǐ zhī dī,huǐ yú yǐ xué千里之堤,毀于蟻穴 | 一個小小的螞蟻洞,可以使千里長堤潰決。比喻小事不注意會造成大亂子。 | 《韓非子·喻老》:“知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熾焚。” |
qiān yǔ wàn yán千語萬言 | 見“千言萬語”。 | 《四游記·太子被戲下武當》:“千語萬言勸解太子,如風過耳,不肯回朝。” |
qiān lǐ bù tóng fēng,bǎi lǐ bù tóng sú千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 | 指各地各有各的風俗習慣。 | |
qiān cāng wàn xiāng千倉萬箱 | 形容因年成好,儲存的糧食非常多。 | 《詩經 小雅 甫田》:“乃求千斯倉,乃求萬斯箱。” |
dú yòu qiān qiū獨有千秋 | 獨具流傳久遠的價值;具有獨特的專長或優點,可以流傳千古。 | 清·張履《學箴示諸生》:“何窮何通?何得何喪?獨有千秋,斯志必抗。” |
qiān liǎo bǎi liǎo千了百了 | 了:完了,結束。比喻一切都非常妥貼。 | |
qiān zǎi yī shí千載一時 | 一千年才有這么一個機會。形容機會極其難得。 | 晉 袁宏《后漢紀 桓帝紀下》:“為仁者博施兼愛,崇善濟物,得其志而中心傾之,然忘已以為千載一時也。” |
qiān suì hè guī千歲鶴歸 | 晉陶潛《搜神后記》卷一:“丁令威,本遼東人,學道于靈虛山。后化鶴歸遼,集城門華表柱。時有少年,舉弓欲射之。鶴乃飛,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鳥有鳥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歸,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學仙冢累累。’遂高上沖天。”后以“千歲鶴歸”指對故鄉的眷戀之情。 | 晉·陶潛《搜神后記》卷一:“丁令威,本遼東人,學道于靈虛山。后化鶴歸遼,集城門華表柱。時有少年,舉弓欲射之。鶴乃飛,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鳥有鳥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歸,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學仙冢累累。’遂高上沖天。” |
qiān jīn yī hú千金一壺 | 壺:通“瓠”,葫蘆。比喻物雖輕賤,關鍵時得其所用,卻十分珍貴。 | 清·錢謙益《太子太保吏部尚書王公墓志銘》:“以千金一壺之身,當大廈一木之任。” |
qiān jūn yī fà千鈞一發 | 鈞:古時的計量單位;以三十斤為一鈞。一根頭發上拴著千鈞重物。形容萬分危急的情形。 | 宋 程珌《程端明公洛水集 丙子輪對札子》第11卷:“肆我祖宗得請于上帝,假手韃靼,連歲屏除,岌岌之千鈞一發矣。” |
jī cái qiān wàn,bù rú bó jì zài shēn積財千萬,不如薄技在身 | 積蓄財產,不如學點技術。 |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勉學》:“諺曰:‘積財千萬,不如薄技在身。’技之易習而可貴者,無過讀書也。” |
yǎng bīng qiān rì,yòng bīng yī shí養兵千日,用兵一時 | 平時供養、訓練軍隊,以便到關鍵時刻用兵打仗。指平時積畜力量,在必要時一下用出來。 | 元 馬致遠《漢宮秋》第一折:“我養軍千日,用軍一時,空有滿朝文武,那一個與我退的番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