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關系,只列出前 100 個腸的成語
成語 | 解釋 | 出處 |
---|---|---|
bīng jī xuě cháng冰肌雪腸 | 比喻身心潔白,沒有污點。 | 清·孔尚任《桃花扇·筵席》:“東林伯仲,俺青樓皆知敬重。干兒冰肌雪腸原自同,鐵心石腹何愁凍。吐不盡鵑血滿胸。” |
huí cháng shāng qì回腸傷氣 | 見“回腸蕩氣”。 | 戰國·楚·宋玉《高唐賦》:“纖條悲鳴,聲似竽籟,清濁相和,五變四會,感心動耳,回腸傷氣。孤子寡婦,寒心酸鼻。”李善注:“言上諸聲,能回轉入腸,傷斷人氣。” |
ér nǘ xīn cháng兒女心腸 | 年輕男女的柔情。亦指感情豐富、助人為樂的心性。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緣起首回:“殊不知有了英雄至情,才成就得兒女心腸。” |
nǎo mǎn cháng féi腦滿腸肥 | 腦滿:指肥頭大耳;腸肥:腸子脂肪多;體胖。指由于生活舒適;終日無所事事;養得大腹便便;肥頭大耳的樣子。 | 唐 李百藥《北齊書 瑯邪王儼傳》:“瑯邪王年少,腸肥腦滿,輕為舉措。” |
jī cháng lù lù饑腸轆轆 | 饑腸:饑餓的肚子;轆轆:象聲詞;車輪滾動的聲音。肚子餓得咕咕直響;形容十分饑餓。 | 清 蒲松齡《聊齋志異 西湖主》:“而枵腸轆轆,饑不可堪。” |
guā cháng xǐ wèi刮腸洗胃 | 比喻痛改前非,重新做人。 | 《南史·荀伯玉傳》:“若許某自新,必吞刀刮腸,飲灰洗胃。” |
shí xīn mù cháng石心木腸 | 石、木都是硬物,形容堅定不動搖。 | 宋·蘇軾《謝失察妖賊表》:“布衣蔬食,或木死于饑寒;石心木腸,誓不忘于忠義。” |
róu cháng bǎi jié柔腸百結 | 柔和的心腸打了無數的結;形容心中郁結著許多愁苦。 | 元 谷子敬《城南柳》第三折:“柳呵!你便柔腸百結,巧計千般,渾身是眼,尋不見花枝兒般美少年。” |
bǎi jié chóu cháng百結愁腸 | 指愁緒如結無法解開。 | 宋 蔣興祖女《減字木蘭花 題雄州驛》詞:“飛鴻過也,百結愁腸無晝夜。” |
chēng cháng zhǔ fù撐腸拄腹 | 比喻容受很多。也形容肚子吃得非常飽。 | 宋 蘇軾《試院煎茶》詩:“不用撐腸拄腹文字五千卷,但愿一甌常及睡足日高時。” |
chóu cháng cùn duàn愁腸寸斷 | 憂愁得腸子一寸一寸地斷裂。 | 唐 張鷟《游仙窟》:“淚臉千行,愁腸寸斷,端坐橫琴,涕血流襟。” |
xǐ cháng dí wèi洗腸滌胃 | ①比喻徹底清除。②比喻徹底改過。 | 宋·羅大經《鶴林玉露》第16卷:“若權奸之去,則正當洗腸滌胃,若借溫太真之事,為小人開一線之路。” |
guā fù jiān cháng刮腹湔腸 | 刮:用鋒刃平削;湔:洗。比喻痛改前非,重新做人。 | 蔡東藩《民國通俗演義》第126回:“不曉要怎樣改頭換面,刮腹湔腸,才能博得美人歡心。” |
qīng cháng dào dǔ傾腸倒肚 | 比喻把心里的話全都講出來。 | 《朱子語錄》:“圣人肚腸,更無許多廉纖纏繞,絲來線去。” |
tūn dāo guā cháng吞刀刮腸 | 比喻決心改過自新。 | 《南史 荀伯玉傳》:“若許某自新,必吞刀刮腸,飲灰洗胃。” |
gē dù qiān cháng割肚牽腸 | 形容非常牽掛,很不放心。 |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87回:“吾想汝等父母、兄弟、妻子必倚門而望;若聽知陣敗,定然割肚牽腸,眼中流血。” |
mù shí xīn cháng木石心腸 | 形容人心腸硬,不為情感所動。 | 清 洪楝園《后南柯 辭職》:“雖木石心腸,亦為之動。” |
fù rè cháng huāng腹熱腸荒 | 見“腹熱腸慌”。 | |
rè xīn cháng熱心腸 | 指對人熱情、樂于替別人辦事。 |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第78回:“你娘好人,有仁義的姐姐,熱心腸兒。” |
huí cháng cùn duàn回腸寸斷 | 形容極端悲苦、憂傷。 | 明 湯顯祖《還魂記 詰病》:“我發短回腸寸斷,眼昏眵淚雙淹。” |
cháng huí qì dàng腸回氣蕩 | 回:曲折,迂回;蕩:搖蕩。形容好的音樂、文章纏綿悱惻,感人極深的樣子。 | 蘇雪林《玉溪詩謎》:“這一首真是心顫魂飛、腸回氣蕩時做出來的好詩。” |
shé xiē xīn cháng蛇蝎心腸 | 蝎:一種毒蟲。有蛇蝎一樣狠毒的心腸。形容人心狠毒。亦作“蛇蝎為心”。 | 元·無名氏《抱妝盒》第二折:“便是蛇蝎心腸,不似恁般毒害。” |
kū cháng kě fèi枯腸渴肺 | 枯:枯竭。形容人十分饑渴。 | 《唐詩紀事》:“開妒滿飲相獻酬,枯腸渴肺忘朝饑。” |
sōu cháng guā dù搜腸刮肚 | 比喻絞盡腦汁;苦思苦想。 | 明 馮惟敏《不伏老》第一折:“一個家搜腸刮肚,不知饑,不知渴,只覺得口內生煙。” |
lì dǎn chōu cháng瀝膽抽腸 | 瀝膽披肝。 | 《梁書·王僧辯傳》:“世受先朝之德,身當將帥之任,而不能瀝膽抽腸,共誅奸逆,雪天地之痛,報君父之仇。” |
jiān cháng fá wèi湔腸伐胃 | 湔:洗;伐:敲打。形容以聰慧代替原來的愚鈍 |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陸判》:“湔腸伐胃,受賜已多。尚有一事相煩,不知可否?” |
jiǔ huí cháng九回腸 | 形容回環往復的憂思。回腸:形容內心焦慮不安。 | 梁簡文帝《應令》:“望邦畿兮千里曠,悲遙夜兮九回腸。”唐 馮延巳《酒泉子(芳草長川)》:“風微煙澹雨蕭然,隔岸馬嘶何處。九回腸,雙臉淚,夕陽天。” |
wú cháng kě duàn無腸可斷 | 比喻悲痛之極。 | 宋·石孝祥《愁倚闌》詞:“衰草低襯斜陽。斜陽外,水冷云黃。借使有腸也須斷,況無腸。” |
dàng qì huí cháng蕩氣回腸 | 形容音樂或文辭婉轉動人。也形容感情充沛而強烈。蕩;搖蕩。回;回旋。 | 三國 魏 曹丕《大墻上蒿行》:“女娥長歌,聲協宮商,感心動耳,蕩氣回腸。” |
lèi gān cháng duàn淚干腸斷 | 形容傷心到極點。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62回:“氣的彩云哭個淚干腸斷。” |
ǒu xīn chōu cháng嘔心抽腸 | 嘔:吐。形容十分悲傷。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一卷:“那些嘔心抽腸的鬼,更不知哭到幾時,才是住手!” |
gān cháng cùn liè肝腸寸裂 | 肝臟與腸子好像被一寸一寸地斷裂一樣。形容萬分悲痛。 | 梁啟超《意大利建國三杰傳》第25節:“王英瑪努埃聞之,肝腸寸裂,痛哭不食者三日。” |
yáng cháng xiǎo jìng羊腸小徑 | 像羊腸子那樣窄小曲折的小路。形容曲折崎嶇的山路。 | 巴金《家》:“進了這門,他們即發現一條羊腸小徑躺在竹林中間。” |
huí cháng jiǔ zhuǎn回腸九轉 | 好象腸子在旋轉。形容內心痛苦焦慮已極。 | 《柳蔭記》:“難壞人這陣無計想,好叫人回腸九轉無主張。” |
qiān xīn guà cháng牽心掛腸 | 牽腸掛肚。 | |
suǒ jìn kū cháng索盡枯腸 | 索:尋找,搜索;枯腸:枯渴的腸。比喻費盡心思 |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30回:“來秋的令煩得很,令人索盡枯腸。” |
fān cháng jiǎo dù翻腸攪肚 | 形容內心極度思念或感到非常不安。 | 楊朔《雪花飄飄》:“不過也怪,自從部隊逼近下花園,百歲忽然翻腸攪肚的想念起爹爹來了。” |
zì yǒu fèi cháng自有肺腸 | 肺腸:比喻心思。指做事有自己的用心。 | 《詩經·大雅·桑柔》:“自有肺腸,俾民卒狂。” |
qiān cháng guà dù牽腸掛肚 | 牽扯感情的事情在心頭纏繞。形容非常掛念;不放心。 | 明 馮夢龍《喻世明言》:“起手時,牽腸掛肚;過后去,喪魄銷魂。” |
xiǎo dù jī cháng小肚雞腸 | 比喻器量狹小,只考慮小事,不照顧大局。 | 浩然《艷陽天》第46章:“人家蕭長春可不是那種小肚雞腸的人,人家是宰相肚子撐得船。” |
shí bù chōng cháng食不充腸 | 見“食不充饑”。 | 唐·元稹《同州刺史謝上表》:“臣八歲喪父,家貧無業,母兄乞丐以供資養,衣不布體,食不充腸,幼學之年不蒙師訓。” |
jiǔ qū huí cháng九曲回腸 | 形容痛苦、憂慮、愁悶已經到了極點。 | 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是以腸一日而九回,居則忽忽若有所忘。” |
lǎo guī kū cháng老龜刳腸 | 神龜明知有難也不能渡過。比喻難不能避,禍不能免。 | 戰國·宋·莊周《莊子·外物》:“神龜能見夢于元君,而不能避余且之網,知能七十二鉆而無遺筴,不能避刳腸之患。” |
yǎn chuān cháng duàn眼穿腸斷 | 眼穿:望眼欲穿。眼欲望穿,腸欲盼斷。形容盼望、相思之極。 | 宋·柳永《安公子》詞:“當初不合輕分散,及至厭厭獨自個,卻眼穿腸斷。” |
huí cháng dàng qì回腸蕩氣 | 蕩:動搖。使肝腸回旋;使心氣激蕩。形容文章、樂曲十分婉轉動人;耐人尋味。 | 清 龔自珍《夜坐》:“功高拜將成仙外,才盡回腸蕩氣中。” |
zhuó fà chōu cháng擢發抽腸 | 擢:拔。拔下頭發,抽出肚腸。形容自引罪貴,表示悔恨,以求寬恕。 | 《梁書·伏順傳》:“豈有人臣奉如此之詔而不亡魂破膽,歸罪有司,擢發抽腸,少自論謝?” |
shī cháng gǔ chuī詩腸鼓吹 | 鼓吹:樂器合奏。特指聽到黃鸝鳴聲,可以引起詩興。 | 唐·馮贄《云仙雜記》卷二:“戴颙春攜雙柑斗酒,人問何之,曰:‘往聽黃鸝聲,此俗耳針砭,詩腸鼓吹,汝知之乎!’” |
jiǔ yǒu bié cháng酒有別腸 | 指酒量大小,與身材高矮無關。 | 宋 司馬光《資治通鑒 后晉高祖天福七年》:“他日,又宴,侍臣皆以醉去,獨維岳在。曦曰:‘維岳身甚小,何飲酒之多?’左右或曰:‘酒有別腸,不必長大。’” |
jī cháng gǒu dù雞腸狗肚 | 比喻狹窄的度量,狠毒的心腸。 | 《天雨花》第二回:“據你這淫婦的雞腸狗肚,容不得人,把兒媳都逼了出門。” |
qīng tǔ zhōng cháng傾吐衷腸 | 完全吐露出內心的真實思想或心理狀態 | |
huí cháng shāng qì徊腸傷氣 | 腸回轉,氣傷斷。形容內心傷感 | 戰國 楚 宋玉《神女賦》:“徊腸傷氣,顛倒失據。” |
fǔ cháng zhī yào腐腸之藥 | 腐:腐蝕。有害腸胃的藥。指肥肉和醇酒。 | 漢·枚乘《七發》:“皓步蛾眉,命曰伐性之斧;甘脆肥濃,命曰腐腸之藥。” |
guà dù qiān cháng掛肚牽腸 | 極言牽掛,掛念。 | 《白雪遺音·嶺兒調·從別后》:“從別后……心兒里掛肚牽腸,廢寢忘食。” |
gān cháng duàn jué肝腸斷絕 | 斷絕:折斷。肝臟與腸子好像被一寸一寸地斷裂一樣。形容萬分悲痛。 | 《古樂府·隴頭歌辭》:“隴頭流水,鳴聲嗚咽,遙望秦川,肝腸斷絕。” |
qiān cháng gē dù牽腸割肚 | ①形容非常想念。②形容內心悲痛如刀割。 | 元·白樸《小石調·惱煞人》曲:“為憶小卿,牽腸割肚,凄惶悄然無底末。” |
jiǔ huí cháng duàn九回腸斷 | 形容痛苦、憂慮、愁悶已經到了極點。 | 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是以腸一日而九回,居則忽忽若有所忘。” |
niǎo dào yáng cháng鳥道羊腸 | 狹險典折的山路。 |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睡龍溥禪師法嗣》:“世人休說行路難,鳥道羊腸咫尺間。” |
cháng féi nǎo mǎn腸肥腦滿 | 腸肥:指身體胖,肚子大;腦滿:指肥頭大耳。形容不勞而食的人吃得飽飽的,養得胖胖的。 | 《北齊書 瑯邪王儼傳》:“瑯邪王年少,腸肥腦滿,輕為舉措,長大自不復然,愿寬其罪。” |
cǎo fù cài cháng草腹菜腸 | 比喻毫無才學。亦用為謙詞。 | 元 劉唐卿《降桑椹》第一折:“老夫疏于學問,草腹菜腸,對著眾位長者,也吟詩一首,萬望勿哂者。” |
huí cháng bǎi zhuǎn回腸百轉 | 見“回腸九轉”。 | 歐陽予倩《梁紅玉》第三場:“思既往想將來回腸百轉,大丈夫處亂世,要力任艱難。” |
pú sà xīn cháng菩薩心腸 | 菩薩的慈悲胸懷。比喻心地仁慈。 | 《西湖佳話·放生善跡》:“吾弟以恩報仇,實是菩薩心腸。” |
tiě cháng shí xīn鐵腸石心 | 比喻剛強而不為感情所動的秉性。 | 唐·皮日休《桃花賦》序:“貞姿勁質,剛態毅狀,疑其鐵腸石心,不解吐婉媚辭。” |
wú cháng gōng zǐ無腸公子 | 指螃蟹。 | 晉·葛洪《抱樸子·登涉》:“稱無腸公子者,蟹也。” |
fù rè cháng huāng腹熱腸慌 | 元曲俗語。形容焦急、慌亂。 | |
gǔ dào rè cháng古道熱腸 | 指待人真誠、熱情。 | 清 鄒弢《三借廬筆談 余成之》:“同邑余成之,楊蓉裳先生宅相也,古道熱腸,頗有任俠氣。” |
tiě xīn shí cháng鐵心石腸 | 猶言鐵石心腸。 | 宋·蘇軾《牡丹記敘》:“然鹿門子常怪宋廣平之為人,意其鐵心石腸,而為《梅花賦》,則清便艷發,得南朝徐庾體。” |
rè xīn kuài cháng熱心快腸 | 形容熱情直爽。 | 柯巖《奇異的書簡·東方的明珠三》:“也許因為是她熱心快腸,群眾有事愛找她拿主意,幫個忙。” |
jǐn xiù gān cháng錦繡肝腸 | 意思是滿腹詩文,善出佳句。 | 唐 李白《冬日于龍門送從弟京兆參軍令問之淮南覲省序》:“兄心肝五藏,皆錦繡耶?不然,何開口成文,揮翰霧散?” |
diū xīn luò cháng丟心落腸 | 放心。 | |
pù gǔ lǚ cháng曝骨履腸 | 暴露尸骨,踩踏腸子。極言所釀戰禍之慘烈。 | 《隋書·李德林傳》:“佐斗嫁禍,紛若猬毛,曝骨履腸,間不容礪。” |
huí cháng jié qì回腸結氣 | 回:回轉。使肝腸回旋,使心氣激蕩。形容文章、樂曲十分婉轉動人。 | 清·李慈銘《越縵堂詩話》上卷:“其詞凄麗妍約,情不自勝,令人誦之回腸結氣,幾欲掩過納蘭容若。” |
shǔ fù jī cháng鼠腹雞腸 | 比喻氣量狹小,只考慮小事,不顧大體。 | 明 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31回:“不是這說賊三寸貨強盜,那鼠腹雞腸的心兒,只好有三寸大一般。” |
tiě dǎ xīn cháng鐵打心腸 | 謂心腸像鐵鑄成的。形容人剛強的秉性。 | 宋·無名氏《錯立身》戲文第八出:“望斷天涯無故人,便做鐵打心腸珠淚傾。” |
xuán cháng guà dù懸腸掛肚 | 形容掛念之深切。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四十二回 “只為父親這一事,懸腸掛肚,坐臥不安。” |
jǐn xīn xiù cháng錦心繡腸 | 形容文思優美,聰明有才。 | 明 馮夢龍《警世通言》卷十七:“聞之異鄉公子如此形狀,必是個浪蕩之徒,便有錦心繡腸,誰人信他,誰人請他。” |
yú cháng chǐ sù魚腸尺素 | 指書信。 | 北周·庾信《謝滕王集序啟》:“魚腸尺素,鳳足數行,書此謝辭,終知不盡。” |
yú cháng yàn zú魚腸雁足 | 泛指書信。 | 唐·李紳《逾嶺嶠止荒陬抵高要》詩:“魚腸雁足望緘封,地遠三江嶺萬重。” |
gāng cháng jí è剛腸嫉惡 | 剛腸:性情剛直;嫉:憎恨。性情剛直,憎恨邪惡。 | 晉·稽康《與山巨源絕交書》:“剛腸嫉惡,輕肆直方,遇事便發,此甚不可二也。” |
qīng cháng dào fù傾腸倒腹 | 傾:傾倒。比喻把心里的話全都講出來。 |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烏巨行禪師法嗣》:“若是臨濟兒孫,終不依草附木,資福喜見,同參今日,傾腸倒腹。” |
fān cháng dǎo dù翻腸倒肚 | 苦思苦想,搜索枯腸。 | 陳忠實《白鹿原》第16章:“把那些企圖在弟兄伙里撈便宜的奸詭之徒或者在隔壁鄰居之間耍弄心術的不義之人戳得翻腸倒肚無言以對。” |
sōu suǒ kū cháng搜索枯腸 | 枯腸:心腸都枯干了。比喻寫作思路貧乏。形容極力冥思苦想的樣子。 | 明 邵璨《香囊記》:“老夫如今年邁,沒心緒搜索枯腸,偷今換古,就把老年登科作一首。” |
hún xiāo cháng duàn魂銷腸斷 | 見“魂銷目斷”。 | 宋·劉過《賀新郎》詞:“衣袂京塵曾染處,空有香紅尚軟。料彼此,魂銷腸斷。” |
shǔ fù wō cháng鼠腹蝸腸 | 鼴鼠的肚子,蝸牛的腸子。比喻所求有限或氣量狹小。 | 《莊子 逍遙游》:“鷦鷯巢于深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河,不過滿腹。” |
huī dǎn chōu cháng隳膽抽腸 | 猶言披肝瀝膽。表示真心誠意。 | 南朝·梁·劉孝標《廣絕交論》:“雞人始唱,鶴蓋成陰,高門旦開,流水接軫,皆愿摩頂至踵,隳膽抽腸。” |
rè cháng gǔ dào熱腸古道 | 熱腸:熱心腸;古道:上古時代的風俗習慣,形容厚道。指待人真誠、熱情。 | 清·吳趼人《糊涂世界》:“老哥熱腸古道,我們是一向欽佩的。” |
chóu cháng jiǔ huí愁腸九回 | 指悲愁頻頻在腹中縈繞,難于排遣。 | 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是以腸一日而九回,居則忽忽若有所亡,出則不知其所往。” 唐·崔櫓《春日長安即事》:“玉樓春暖笙歌夜,肯信愁腸日九回。” |
chóu cháng tì jiǔ愁腸殢酒 | 愁長:愁悶的心腸;殢:困擾。心腸愁悶的人容易病酒。 | 唐·韓偓《有億》:“愁腸殢酒人千里。” |
róu cháng bǎi zhuǎn柔腸百轉 | 形容情思纏綿,翻騰不已。 |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27回:“秋痕被跛腳提醒這一句,柔腸百轉,方覺一股刺骨的悲酸,非常沉痛。” |
shǔ dù jī cháng鼠肚雞腸 | 猶言鼠腹雞腸。 | 明·煙霞散人《斬鬼傳》:“鼠肚雞腸,一包糞也存不住,要你何用。” |
bié yǒu fèi cháng別有肺腸 | 別有:另有;肺腸:指思想。比喻人動機不良,故意提出一些與眾不同的的奇特的主張。 | 《詩經 大雅 桑柔》:“自有肺腸,俾民卒狂。”鄭玄箋:“自有肺腸,行其心中之所欲。” |
xīn suì cháng duàn心碎腸斷 | 形容極度悲痛。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28回:“試想林黛玉的花顏月貌,將來亦到無可尋覓之時,寧不心碎腸斷……” |
chán fù guī cháng蟬腹龜腸 | 古人認為蟬只須飲露,烏龜只要喝水。比喻饑餓之極。 | 《南齊書 王僧虔傳》:“蟬腹龜腸,為日已久,饑虎能嚇,人遽與肉;饑麟不噬,誰為落毛?” |
tiě xīn mù cháng鐵心木腸 | 見“鐵心石腸”。 | 宋·趙令畤《侯鯖錄》卷三:“王介甫少時作《石榴花》……此老風味不薄,豈鐵心木腸者哉。” |
jī xīn xiè cháng機心械腸 | 【解釋】:機巧詐變的心計。 | 清·李漁《意中緣·錯怪》:“非吾輩,真鄙儒,機心械腸全未除。” |
bié yǒu xīn cháng別有心腸 | 別:另外。指另有打算和企圖。 | 魯迅《朝花夕拾 <二十四孝圖>》:“可是一班別有心腸的人們,便竭力來阻遏它,要使孩子的世界中,沒有一絲樂趣。” |
yáng cháng xiǎo dào羊腸小道 | 原指太行山上一條小道。后形容狹窄曲折而又險峻的山路。 | 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45回:“前面彎彎曲曲,盡是羊腸小道。” |
huā huā cháng zǐ花花腸子 | 比喻奸詐的計謀或有奸詐心計之人。 | 馮德英《山菊花》下部第四章:“這個秀才區長回來,花花腸子比哪個區長的都多。” |
féi cháng mǎn nǎo肥腸滿腦 | 同“腦滿腸肥”。形容不勞而食的人吃得很飽,養得很胖。 | 清·捧花生《畫舫馀譚》:“酒樓廢而茶園興,豈肥腸滿腦者,饜飫既深,亦思乞靈于七碗耶?” |
bié jù fèi cháng別具肺腸 | 比喻人動機不良,故意提出一些與眾不同的的奇特的主張。 | 張難先《中華民國政府成立》:“維袁氏別具肺腸,不易為合理之解決。” |
rè cháng lěng miàn熱腸冷面 | 熱心腸,冷面孔。形容內心熱情,表情卻冷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