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關系,只列出前 100 個新的成語
成語 | 解釋 | 出處 |
---|---|---|
suì xù gēng xīn歲序更新 | 舊的一年過去了,新的一年來到了。 | |
xīn fā yú xíng新發于硎 | 刀剛在磨刀石上磨過。形容非常鋒利。新發:剛磨過;硎:磨刀石。 | 先秦 莊周《莊子 養生主》:“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數千牛矣,而刀刃若新發于硎。” |
chū chén yì xīn出陳易新 | 猶吐故納新。去掉舊的換成新的。 | 清·黃六鴻《福惠全書·蒞任·查交代》:“倉谷與庫銀并重,今年有常平捐谷,照地畝勸輸谷,各有款項。且每年出陳易新,或糶或貸,俱秋收時還倉。” |
qì jiù huàn xīn棄舊換新 | 棄:拋開。拋棄舊的,換取新的。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九回:“乃太師應紹漢禪,棄舊換新,將乘玉輦金鞍之兆也。” |
gé jiù dǐng xīn革舊鼎新 | 同“革故鼎新”。 | 明·李贄《代深有告文》之二:“切以誦經者,所以明心見性,禮懺者,所以革舊鼎新。” |
rì yì yuè xīn日異月新 | 見“日新月異”。 | 明·顧起元《客座贅語·巾履》:“近年以來,殊詭制,日異月新。” |
qì xiàng yī xīn氣象一新 | 形容出現嶄新的面貌,顯得很光彩。 |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24卷:“忽然看見三官氣象一新,唬了一跳,飛風報與老鴇。” |
yī bù rú xīn,rén bù rú gù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 衣服以新為好,身邊相伴的人以原來的為好。 | 《晏子春秋·內篇雜上》:“衣莫若新,人莫若故。” |
sòng gù yíng xīn送故迎新 | 舊指歡送卸任的官吏,迎接新來接替的官吏。后也用于一般人事往來。 | 東漢 班固《漢書 王嘉傳》:“吏或居官數月而退,送故迎新,交錯道路。” |
xīn hūn yàn ěr新婚燕爾 | 在剛結婚的歡樂里。燕爾:歡樂的樣子。 | 元 戴善夫《風光好》:“俺兩個相見時,則他那舊性全無,共妾身新婚燕爾。” |
biāo xīn lǐng yì標新領異 | 標:提出;異:特別的。指提出新奇的見解,表示與眾不同。 | 清 顧炎武《答俞右吉書》:“文定因之以痛哭流涕之懷,發標新領異之論,其去游夏之傳,益以遠矣。” |
fān chén chū xīn翻陳出新 | 陳:陳舊。從舊的翻造出新的。 | 清·袁枚《隨園詩話》第四卷:“題古跡能翻陳出新最妙。” |
pò jiù lì xīn破舊立新 | 破除舊的,建立新的。 | 余秋雨《關于嫉妒》:“那也是一個破舊立新兩未靠岸的奇異時期,什么怪事都會發生。” |
jiù chóu xīn hèn舊愁新恨 | 愁:愁苦;恨:遺憾。原有的愁苦;新增的遺憾。形容不愉快的事相繼而來。 | 南唐 馮延巳《采桑子》詞:“舊愁新恨知多少,目斷遙天,獨立花前,更聽笙歌滿畫船。” |
qiú xīn lì yì求新立異 | 立:豎立。追求新奇,以顯示與眾不同。 |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34回:“眾美人亦因煬帝留心裙帶,便個個求新立異蠱惑他,博片刻之歡。” |
bá xīn lǐng yì拔新領異 | 指創立新意,提出獨特的見解。 |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文學》:“王逸少作會稽,初至,支道林在焉。孫興公謂王曰:‘支道林拔新領異,胸懷所及乃自佳,卿欲見不?’” |
bié chū xīn yì別出新意 | 獨創一格,與眾不同。 | 宋 司馬光《與王介甫書》:“大抵所利不能補其所傷,所得不能償其所亡,徒欲別出新意,以自為功名耳。” |
jì yì yóu xīn記憶猶新 | 猶:還;仍然。對過去的往事仍然刻記得清清楚楚;好像剛剛發生一樣。形容印象極其深刻。 | 宋 劉克莊《后村全集跋章南舉千藁》:“多識其士,友去之數十年,猶記憶如新相知;今屈指故友存者十無一二。” |
huī guāng rì xīn輝光日新 | 指一個人在道德、文學、藝術等方面日有長進。 | 《周易 大畜》:“剛健篤實,輝光日新。” |
xīn gù dài xiè新故代謝 | 同“新陳代謝”。 | 漢·蔡邕《蘭賦》:“新故代謝,四時次也。” |
xīn yì qiú xīn新益求新 | 已經新了,還要求更新。 | 清·王韜《練水師》:“西國船制,日有變更,精益求精,新益求新。” |
wēn gù zhī xīn溫故知新 | 復習學過的知識;可以從中體會和發現新的東西。形容回顧過去;認識現實。溫:溫習;故:舊的。 | 先秦 孔子《論語 為政》:“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
qì jiù liàn xīn棄舊戀新 | 拋棄舊的愛慕新的,指人喜新厭舊。 | |
jiù hèn xīn chóu舊恨新愁 | 新的愁苦和以前未排解的苦悶。 | 宋 向滈《如夢令 道人書郡樓》詞:“舊恨新愁無際,近水遠山都是,西北有高樓,正好行藏獨倚。” |
zì chū xīn cái自出新裁 | 指出于自己心中的設計或籌劃。多指詩文、技藝等的構思有獨創性。同“自出心裁”。 | 葉圣陶《四三集 一桶水》:“他們有的看人家的樣,有的自出新裁,給一切東西找個新的適當的位置。” |
gèn gǔ xīn wén亙古新聞 | 亙古:從古代到現代。從古到今很少的事情。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一卷:“從來稀有,亙古新聞。” |
bàn xīn bàn jiù半新半舊 | 指不新不舊。 | 《紅樓夢》第一一九回:“次日,寶玉賈蘭換了半新半舊的衣服,欣然過來見了王夫人。” |
qì jiù tú xīn棄舊圖新 | 圖:圖謀、追求。拋棄舊的、不好的東西;追求新的、正確的東西。 | 唐 韓愈《昌黎集 上宰相書》第16卷:“忽將棄其舊而新是圖,求老農老圃而為師。” |
bié chū xīn cái別出新裁 | 指獨創一格,與眾不同。 | 清 顧觀光《武陵山人雜著 雜說》:“敖繼公釋《儀禮》,屏棄古注,別出新裁,于經文有難通處,不以為衍文,即以為脫簡。” |
jī shuāi xīn zào積衰新造 | 衰:衰弱,衰微;造:建立,開始。長期衰頹而新近方才振興。 | 宋·蘇洵《審敵》:“中原之強固百倍于匈奴,雖積衰新造,而猶足以制之也。” |
lè xīn yàn jiù樂新厭舊 | 喜新厭舊。謂感情不專一。 | 唐·陸贄《論朝官闕員及刺史等改轉倫序狀》:“時俗常情,樂新厭舊,有始卒者,其唯圣人。” |
chú jiù bù xīn除舊布新 | 布:安排;展開。廢除舊的;建立新的。也作“除舊更新”。 | 左丘明《左傳 昭公十七年》:“冬,有星孛于大辰,西及漢。申須曰:‘彗,所以除舊布新也。’” |
gé xīn biàn jiù革新變舊 | 謂更造新的,改易舊的。 | 《南齊書·文學傳·祖沖之》:“今臣所立,易以取信。但蹤核始終,大存緩密,革新變舊,有約有繁。” |
xīn xíng chū shì新硎初試 | 形容很鋒利。多比喻經過長期準備或訓練后剛上任做某事;初露鋒芒。 | 清 吳趼人《痛史》:“這五百和尚,都是俠禪親自教出來的,操練了幾年,今日新硎初試,勇氣百倍。” |
xīn chóu jiù hèn新愁舊恨 | 謂對現狀和往事都感到煩惱和怨恨。極言愁恨之深。 | 唐·韓偓《三月》詩:“新愁舊恨真無奈,須就鄰家甕底眠。” |
miàn mào yī xīn面貌一新 | 樣子完全改變,出現了嶄新的面貌。 | 鄧小平《政治上發展民主,經濟上實行改革》:“現在農村面貌一新,百分之九十的人生活改善了。” |
wén jūn xīn jiào文君新醮 | 醮:舊指女子出嫁,這里指再嫁。原指漢代卓文君嫁司馬相如事。后指寡婦再嫁。 | 《史記·司馬相如列傳》:“是時卓王孫有女文君,新寡,好音,故相如繆與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既罷,相如乃使人重賜文君侍者通殷勤。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與馳歸成都。” |
yǔ rì jù xīn與日俱新 | 伴隨時間的推移新事物不斷出現。 | 宋·張君房《云笈七簽》第78卷:“耳目唯有聰察,神彩彌加精明。顏與日而俱新,智將年而共遠。” |
rǎn jiù zuò xīn染舊作新 | 謂改頭換面,以舊充新。 | 宋·李斠《答黃著作書》:“今之學者……但誦得古文十數篇,拆南補北,染舊作新,盡為名士矣,何工拙之辨哉?” |
gé jiù tú xīn革舊圖新 | 拋棄舊的事物,謀求新的途徑。 | 宋·劉克莊《寶學顏尚書神道碑》:“國勢岌岌如此,乞下哀痛之詔,風厲有位,革舊圖新,以回天意。” |
qì gù lǎn xīn棄故攬新 | 拋棄舊的,吸收新的。 | 清·曾國藩《黃仙嶠前輩詩序》:“間以其余發為詩章,又能棄故攬新,約言豐義,而先生曾不以自鳴,退然若無以與于古者。” |
xī xīn tǔ gù吸新吐故 | 吸進新氣,吐出濁氣。 | 漢·王吉《諫昌邑王疏》:“吸新吐故以練臧,專意積精以適神,于以養生,豈不長哉!” |
gōng hè xīn xǐ恭賀新禧 | 禧:吉祥幸福。恭敬地祝賀新年幸福吉祥如意。賀年的常用語。 | 羅廣斌、楊益言《紅巖》第一章:“全都張燈結彩,高懸著‘慶祝元旦’、‘恭賀新禧’之類的大字裝飾。” |
chǎn jiù móu xīn剗舊謀新 | 剗:通“鏟”,鏟除;謀:營求。革除舊的追求新的。 | 宋·田況《儒林公議》上卷:“庶事隳敝,志欲剗舊謀新,振興時治,其氣銳不可折。” |
biāo xīn shù yì標新豎異 | 指提出新奇的主張,表示與眾不同。 | 清 錢謙益《<外制集>序》:“近代之流而失正者有二:抽黃對白,肥皮厚肉,其失也靡;標新豎異,牛鬼蛇神,其失也纖。” |
fù jiù rú xīn復舊如新 | 復:恢復;如:像。指恢復舊的,就像新的一樣。 |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30回:“好山!自是那大圣回家,這幾日,收拾得復舊如新。” |
xīn xué xiǎo shēng新學小生 | 指治學時間不長,見聞淺陋、經驗不足的后生晚輩。 | 東漢·班固《漢書·張禹傳》:“新學小生,亂道誤人,宜無信用,以經術斷之。” |
yàn gù xǐ xīn厭故喜新 | 討厭舊的,喜歡新的。 | 《問答上》:“使天地大義有所廢闕,而厭故喜新,敗亡相尋而不悟也。” |
bái tóu rú xīn白頭如新 | 白頭:頭發白了;引申為時間久長;新:新交。從相識至頭發白了;還同新交的朋友一樣。意謂相知不深。常與“傾蓋如故”搭配使用。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魯仲連鄒陽列傳》:“諺曰:‘有白頭如新,傾蓋如故。’何則?知與不知也。” |
xīn chóu jiù hèn新仇舊恨 | 新仇加舊恨。形容仇恨深。 | 唐 韓偓《三月》:“新愁舊恨真無奈,須就鄰家甕底眠。” |
sān rì xīn fù三日新婦 | 舊時過門三日之新婦,舉止不得自專。因以喻行動備受拘束者。 | 《梁書·曹景宗傳》:“今來揚州作貴人,動轉不得,路行開車幔,小人輒言不可。閉置車中,如三日新婦。遭此邑邑,使人無氣。” |
huàn rán rú xīn煥然如新 | 見“煥然一新”。 | 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論鑒識收藏購求閱玩》:“其有晉宋名跡,煥然如新,已歷數百年,紙素彩色未甚敗。” |
gēng xīn huàn dài更新換代 | 以新換舊。 | 古華《芙蓉鎮》第四章:“可巧那年竹子開花結米,自然更新換代,一山一山的都枯死了。” |
qù gù jiù xīn去故就新 | 就:歸于,留下。除去舊的,留下新的。 | 《史記 律書》:“三月也,律中姑洗。”張守節正義:“《白虎通》云:‘沽者,故也。洗者,鮮也。’言萬物去故就新,莫不鮮明也。” |
xīn hūn yàn ěr新昏宴爾 | 見“新婚燕爾”。 | 清·章學誠《文史通義·文理》:“以謂凡對明月與聽霖雨,必須用此悲感,方可領略,則適當良友乍逢及新昏宴爾之人,必不信矣。” |
jiù de bù qù xīn de bù lái舊的不去新的不來 | 舊的沒有了,只好被迫去買新的,壞事變成了好事。 | 洪放《秘書長·二》:“舊的不去,新的不來,總要發展的啊。” |
ěr mù yī xīn耳目一新 | 聽到、看到的跟以前不同;感到新鮮。形容事物的面貌有了顯著的變化。 | 北齊 魏收《魏書 河南王傳》:“齊人愛詠,咸日耳目更新。” |
chú huì bù xīn除穢布新 | 猶言除舊布新。 | 晉袁宏《后漢紀光武帝紀一》:“孛星者,惡氣所生,或謂之慧星,張為周分。其后世祖都洛陽,除穢布新之象。” |
tuī chén zhì xīn推陳致新 | ①排除陳舊的,生出新的來。指肌體內的新陳代謝。②泛指排除舊的,創出新的。 | 《東坡帖》:“吳子野勸食白粥,云能推陳致新,利膈養胃。” |
zhuāng diǎn yī xīn裝點一新 | 裝點:裝飾點綴。經過一番裝飾,面貌煥然一新。 | 南宋·周密《武林舊事》第二卷:“凡諸苑亭榭花木,裝點一新。” |
rì xīn yuè yì日新月異 | 新:更新;異:不同。指發展或進步迅速;不斷出現新事物、新氣象。 | 宋 林景熙《霽山集》:“金碧嵯峨,日新月異,則亦不獨師能之也。” |
xián yǔ wéi xīn咸與維新 | 指一切除舊更新。 | 《尚書 胤征》:“天吏逸德,烈于猛火,殲厥渠魁,脅從罔治。舊染污俗,咸與維新。” |
lǐng yì biāo xīn領異標新 | 指與眾不同,獨創一格 | 清 鄭觀應《盛世危言 商戰上》:“下至淫巧奇技,亦領異標新,錐刀競逐。” |
chú jiù gēng xīn除舊更新 | 清除舊的,建立新的。以新的代替舊的。 | 晉 竺僧朗《報南燕主慕容德》:“彗者除舊更新之象。” |
gé gù lì xīn革故立新 | 見“革故鼎新”。 | 曹禺《王昭君》第二幕:“他是以寬厚出名的,講究忠信。是一個勵精圖治,革故立新的單于。” |
yǐn xīn tǔ gù引新吐故 | 猶言吐故納新。古代道家的養生之術,即吐納術。 | 晉·陸機《列仙賦》:“引新吐故,云飲霞餐。” |
nà xīn tǔ gù納新吐故 | 吸入新鮮的吐出陳舊的。 | 元 辛文房《唐才子傳 呂巖》:“熊經鳥伸,納新吐故,無七情以奪魂魄。” |
fā xíng xīn shì發硎新試 | 硎:磨刀石。象新磨的刀那樣鋒利。比喻剛參加工作就顯露出出色的才干。 | 《莊子·養生主》:“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于硎。” |
rì xīn yuè shèng日新月盛 | 每天每月都有變化、增加。形容不斷發展。 | 宋·朱熹《<中庸章句>序》:“而異端之說,日新月盛。” |
xián yǔ wéi xīn咸與惟新 | 見“咸與維新”。 | 《尚書·胤征》:“天吏逸德,烈于猛火,殲厥渠魁,脅從罔治。舊染污俗,咸與惟新。” |
yíng xīn qì jiù迎新棄舊 | 謂離開舊夫,再嫁新君。 | |
dǐng xīn gé gù鼎新革故 | 舊指朝政變革或改朝換代。現泛指除掉舊的,建立拳的。 | 《周易 雜卦》:“革,去故也;鼎,取新也。” |
jiù shí xīn jiāo舊識新交 | 識:相識;交:結交。老相識新朋友。形容朋友很多。 | 清·黃遵憲《鄉人以余遠歸爭來詢問》詩:“舊識新交遍天下,可如親戚話依依。” |
dí huì bù xīn滌穢布新 | 清除陳舊的,建立新的。 | 黃遠庸《新劇雜論》:“比來大江以南,盛行新劇,竟以現身說法,滌穢布新,甚美甚善。” |
gǎi guò zuò xīn改過作新 | 指毫無保留地改正過錯。同“改過自新”。 | 元 施惠《幽閨記 會赦更新》:“陀滿興福,父母妻兒都殺戮,逃命潛奔,哨聚山林暫隱身,心闌意卸,天幸遭逢頒大赦,改過作新,作個清平無事人。” |
dú chū xīn cái獨出新裁 | 猶獨出心裁。 | 清·袁枚《隨園詩話補遺》卷十二:“松江提督張云翼以公侯世職,而《嚴灘》一首,獨出新裁。” |
biāo xīn chuàng yì標新創異 | 標:揭出,揭明;異:特別的。指提出新的見解,表示與眾不同。 | 清 李漁《閑情偶寄 居室 房舍》:“以構造園亭之勝事,上之不能自出手眼,如標新創異之文人。” |
wàn gǔ cháng xīn萬古常新 | 萬古:千年萬代。千秋萬代都像松柏一樣永遠蒼翠。比喻崇高的精神或深厚的友誼永遠不會消失。 | 徐遲《井岡山記》:“你是一座革命的豐碑,屹立于宇宙間,萬古常新!” |
qì jiù lián xīn棄舊憐新 | 憐:愛。多指男子拋棄舊寵,愛上新歡。 | 元·關漢卿《望江亭》第二折:“他心兒里悔,悔。你做的個棄舊憐新,他則是見咱有意,使這般巧謀奸計。” |
qì guò tú xīn棄過圖新 | 拋棄過錯,謀求更新。 | 《金史·完顏匡傳》:“然傾國家資財,竭民膏血,恐非大金皇帝棄過圖新、兼愛南北之意也。” |
shě jiù móu xīn舍舊謀新 | 指棄舊求新。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僖公二十八年》:“原田每每,舍其舊而新是謀。” |
dé xīn wàng jiù得新忘舊 | 得:得到。得到新的,忘掉舊的。多指愛情不專一 | 明·胡文煥《前腔八首》:“得新忘舊,到前丟后,妄想處一味驕矜,滿意時十分馳驟。” |
zì xīn zhī lù自新之路 | 罪犯自己改正錯誤,重新做人的出路。 | 《三國志 魏志 田豫傳》:“豫悉見諸系囚,慰諭,開其自新之路,一時破械遣之。” |
xīn chóu jiù hàn新愁舊憾 | 新增的憂愁苦悶和舊有的悔恨遺憾。 | 明·胡文煥《群音類選·<牧羊記·譯館相逢>》:“新愁舊憾不須提。” |
zhú xīn qù yì逐新趣異 | 謂追求新奇。 |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聲律》:“夫吃文為患,生于好詭,逐新趣異,故喉唇糾紛;將欲解結,務在剛斷。” |
xīn rén xīn shì新人新事 | 具有新的道德品質的人和體現新的高尚社會風尚的事。 | 老舍《劇本習作的一些經驗》:“全國各處的工廠里、農村里、部隊里、學校里、商店里、家庭里都有新人新事出現嗎?” |
chǎn jiù móu xīn鏟舊謀新 | 鏟:鏟除;謀:營求。革除舊的追求新的。 | 宋·田況《儒林公議》上卷:“志欲鏟舊謀新,振興時治,其氣銳不可折。” |
bái tóu ér xīn白頭而新 | 指相交雖久而并不知己,像新知一樣。同“白頭如新”。 | 明 楊慎《白頭而新》:“《漢書》:‘白頭如新,傾蓋如故。’《說苑》作‘白頭而新,傾蓋而故’。‘而’、‘如’,古字通用。白頭而新,雖至老而交猶新。” |
gé gù dǐng xīn革故鼎新 | 除去舊的;建立新的。多指改朝換代或重大改革。革:改革。故:舊的。 | 《周易 雜卦》:“革,去故也,鼎,取新也。” |
wàn xiàng gēng xīn萬象更新 | 事物或景象改換了樣子;出現了一番新氣象。萬象:宇宙間的一切景象。 | 清 曹雪芹《紅樓夢》:“如今正是初春時節,萬物更新,正該鼓舞另立起來才好。” |
tuī chén chū xīn推陳出新 | 推出糧倉里的舊糧;更換新糧。引申為剔除舊事物中的糟粕;吸取精華;使之向新的方向發展。陳:倉儲存的舊糧。 | 《明史 范濟傳》:“嚴偽造之條,開倒換之法,推陳出新,無耗無阻。” |
miàn mù yī xīn面目一新 | 一下子出現了嶄新的面貌。 | 魯迅《且介亭雜文二集 內山完造作<活中國的姿態>序》:“似乎大抵受著英國的什么人做的《支那人氣質》的影響,但到近來,卻也有了面目一新的結論了。” |
huàn rán yī xīn煥然一新 | 煥然:形容有光彩。光彩奪目;給人一種全新的感覺。形容出現了嶄新的面貌;顯得很光彩。 | 唐 張彥遠《歷代名畫記 論鑒識收藏購求閱玩》:“其有晉宋名跡,煥然如新,已歷數百年,紙素彩色未甚敗。” |
huā yàng xīn fān花樣新翻 | 指獨出心裁,創造新花樣。同“花樣翻新”。 | 清 侯芝《再生緣》序:“十年來拼置章句,專改鼓詞,花樣新翻。只恐詞難達意,機絲巧織,未免手不從心。” |
jiù píng xīn jiǔ舊瓶新酒 | 比喻舊形式,新內容的意思 | 茅盾《桂枝香·為商務印書館八十周年紀念作》:“工商改造,舊瓶新酒,愿長芳冽。” |
biāo xīn jìng yì標新競異 | 指提出新奇的主張,表示與眾不同。 | 清 平步青《霞外攟屑 雜觚 文人害國》;“魏大中答蕭元恒云:……衡文者日閱數十百卷,皆束書不觀,而荒于嬉者之文。得一二標新競異之文,安得有亟賞之而亟拔之。” |
yíng xīn sòng gù迎新送故 | 見“迎新送舊”。 | 唐·元鎮《授馬總檢校刑部尚書天平軍節度使制》:“有迎新送故之困,朝令夕改之煩,自非有為而為,曷若且仍其舊。” |
rì xīn yuè zhe日新月著 | 日日更新,月月顯著。形容蓬勃發展。 | |
yàn ěr xīn hūn宴爾新婚 | 原為棄婦訴說原夫再娶與新歡作樂,后反其意,用作慶賀新婚之辭。形容新婚時的歡樂。 | 《詩經·邶風·谷風》:“燕爾新婚,如兄如弟。” |
zì chū xīn yì自出新意 | 出自自己心意。指與眾不同的個人見解、旨趣。 | 明·宋濂《答章秀才論詩書》:“孟東野陰祖沈、謝,而流于蹇澀。盧仝則又自出新意,而涉于怪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