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qì yí
注音ㄑ一ˋ 一ˊ
繁體棄遺
1.去者如弊帷,來者如新衣。鮮華非久長,色落還棄遺。
2.陵墳未干,情事猶昨,遂蔑棄遺旨,顯違成規(guī),整棹浮舟,以示歸志,肆心專己,無復(fù)諮承。
3.南北朝時期,孝寬擔(dān)任延州總管。韋瓊到延州去拜訪他,回去時,孝寬把他的馬及轡勒要送給韋瓊。韋瓊笑著說:“昔人不棄遺簪墜屨者,惡與之同出,不與同歸。吾之操行,雖有不逮前烈,然舍舊錄新,亦非吾志也。”。
4.而如果摒棄遺留系統(tǒng),重新規(guī)劃開發(fā),將造成開發(fā)周期延長和資源重復(fù)浪費的不良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