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fèn lì
注音ㄈㄣˋ ㄌㄧˋ
繁體奮勵
奮厲。
奮厲。參見“奮厲”。
引晉?袁宏 《后漢紀·靈帝紀下》:“樊噲 為上將,云‘愿得十萬眾橫行 匈奴 中’,憤激奮勵未失臣節也,不顧計之當與不當耳。”
宋?蘇軾 《論特奏名》:“朝廷所放恩榜,幾千人矣,何曾見一人能自奮勵,有聞於時?”
明?張居正 《答宣大巡撫》:“然今后亦須奮勵自檢,以保晚節?!?br>郭沫若 《歸去來·在轟炸中來去》:“但我們目前的 中國 是當以精神奮勵為前提的?!?/span>
奮發振作。
例如:「他奮勵讀書,希望能夠金榜題名?!?/span>
奮勵是一個漢語詞語,
拼音:fèn lì,
解釋為奮厲。
1.念祖父身登仕籍,名顯一時,每自奮勵,懷仁愷以濟人,嚴義方以教子,三世而繁,五世而顯,遂為陶城北分之祖。
2.妾意郎君幼讀儒書,當發奮勵志,揚名顯親,期于遠大,非若尋常俗子之比。
3.我講述成為美國作家的奮斗史,是因為我的奮斗與一個國家也在為實現更寬容、更有代表性的理想而蹈奮勵志的歷程密不可分。
4.當把這個“憤”升華為“奮”,從而奮發、奮起、奮爭、奮斗、奮進、奮戰、奮勇、奮飛乃至勃然奮勵不怕孤軍奮戰的時候,我們就會堅強起來。
5.我正增加百倍的勇氣和信心,奮勵自勵,為我們偉大祖國與偉大人民繼續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