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bǐ zhì
注音ㄅ一ˇ ㄓˋ
繁體筆致
1.字跡娟秀而有力,便與綢包外所書的筆致相同。
2.到了后來,朱子柳用筆越來越是丑拙,但勁力卻也逐步加強,筆致有似蛛絲絡壁,勁而復虛。
3.四個大字,字跡娟秀而有力,便與綢包外所書的筆致相同。
4.其文學造詣精湛脫俗,他的詩詞文章中,將修證悟入的禪理以澄清的筆致吟詠,余味無窮。
5.本文試圖撥開谷崎潤一郎浪漫筆致布下的迷霧,揭示其中曲折反映的殘酷現實,并據此認定“谷崎文學”仍具有一定的思想性。
6.該作品之所以會出現多種解讀,就在于作者采用了浪漫筆致,留下了諸多“意義空白”。
7.書擅各體,以行書為長,筆致遒勁,端莊穩健,豐肌秀骨,氣宇軒朗,頗具晉唐遺風。
8.長安人,宋代書法家,工行草書,筆致精潤遒麗,頗得晉唐人法度。
9.同時,她那帶有詩意的筆致、抒情的句子和回旋的情感,同樣證明她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最有文體意識的作家之一。
10.原來梁豐續詞時用的是跟小嫦同樣的東晉衛夫人小行楷,筆致清秀流暢婉轉嫵媚。
11.延參法師佛學造詣深厚,文學造詣精湛脫俗,他常在詩詞文章中,將修證悟入的禪理以澄清的筆致吟詠,余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