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huáng gé
注音ㄏㄨㄤˊ ㄍㄜˊ
繁體黃閣
漢代丞相、太尉和漢以后的三公官署避用朱門,廳門涂黃色,以區別于天子。唐時門下省亦稱黃閣。借指宰相。
亦作“黃閤”。 漢?代丞相、太尉和 漢 以后的三公官署避用朱門,廳門涂黃色,以區別于天子。
引漢?衛宏 《漢舊儀》卷上:“﹝丞相﹞聽事閣曰黃閣。”
《宋書·禮志二》:“三公黃閤,前史無其義……三公之與天子,禮秩相亞,故黃其閤,以示謙不敢斥天子,蓋是 漢?來制也。”
后因以黃閣指宰相官署。 唐?韓翃 《奉送王相公赴幽州巡邊》詩:“黃閣開帷幄,丹墀侍冕旒。”
元?耶律楚材 《為子鑄作詩三十韻》:“我祖建四節,功烈光黃閤。”
唐 時門下省亦稱黃閣。
引唐?杜甫 《奉贈嚴八閣老》詩:“扈圣登黃閣,明公獨妙年。”
宋?王應麟 《困學紀聞·評詩》:“舊史《嚴武傳》遷給事中,時年三十二。給事中屬門下省, 開元 曰黃門省,故云‘黃閤’。”
借指宰相。
引唐?錢起 《送張員外出牧岳州》詩:“自憐黃閣知音在,不厭彤幨出守頻。”
宋?司馬光 《和始平公郡齋偶書》:“赤松 雅意思輕舉,黃閣群心望復還。”
明?張四維 《雙烈記·辨冤》:“説甚么黃閣經綸肅萬方。”
清?阮葵生 《茶馀客話》補遺:“陳桂林 文恭 宏謀,黃閣雍容。”
丞相廳事閣。因漢代丞相府里的廳事門為黃色,故稱為「黃閣」。
引元·石君寶《秋胡戲妻·第一折》:「你看他是白屋客,我道他是黃閣臣。」
黃閣,漢語詞語,亦作“黃閤”,讀作huáng gé。另有廣州市下轄鎮黃閣鎮。廣州南沙區的一個鎮,下屬有四大村,分別為蓮溪,大井,大塘,東里。
1.著那紅塵黃閣昔年羞,到如今白發青衫此地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