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luàn sú
注音ㄌㄨㄢˋ ㄙㄨˊ
繁體亂俗
傷風敗俗。
壞風俗。
傷風敗俗。
引《書·君陳》:“狃于姦宄,敗常亂俗。”
《史記·孟子荀卿列傳》:“如 莊周 等又滑稽亂俗。”
南朝?宋 孝武帝 《沙汰沙門詔》:“敗道亂俗,人神交忿。”
壞風俗。
引《荀子·榮辱》:“人之生固小人,又以遇亂世、得亂俗。”
《漢書·禮樂志二》“撥亂反正” 唐?顏師古 注:“撥去亂俗而還之於正道也。”
敗壞風俗。
引《書經·君陳》:「敗常亂俗,三細不宥。」
《史記·卷七四·孟子荀卿傳》:「如莊周等又猾稽亂俗,于是推儒、墨、道德之行事興壞,序列著數萬言而卒。」
敗壞的風俗。
引《荀子·榮辱》:「人之生固小人,又以遇亂世,得亂俗。」
《漢書·卷二二·禮樂志》:「撥亂反正。」
唐·顏師古·注:「撥去亂俗而還之于正道也。」
亂俗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是luàn sú,意思是傷風敗俗。
1.誠遂欲枕山棲谷,擬跡巢由,斯則可矣;若當輔政濟民,今其時也!自生民以來,善政少而亂俗多,必待堯舜之君,此為志士,終無時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