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fàn wén lán
注音ㄈㄢˋ ㄨㄣˊ ㄌㄢˊ
繁體范文瀾
(1893-1969)史學家。浙江紹興人。畢業于北京大學。曾在南開大學、北京大學等校任教。1940年到延安,主編有《中國通史簡編》,是最早運用馬克思主義系統論述中國歷史的通史著作;又撰有《中國近代史》(上編)。建國后,長期從事《中國通史簡編》的修訂工作。曾當選為中共中央委員。
范文瀾(1893年11月15日-1969年7月29日),初字蕓臺,后改字仲澐(另一說字仲潭),浙江紹興人。歷史學家。曾在南開大學、北京大學、國立河南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國大學、輔仁大學、中原大學等校任教。
他主編《中國通史簡編》,并長期從事該書的修訂工作,還著有《中國近代史》(上冊)、《文心雕龍注》、《范文瀾史學論文集》等。
1.11月15日,紀念范文瀾誕辰120周年學術活動在浙江紹興舉行。
2.元德秀去世后,唐代文學家李華為他撰寫《元魯山墓碣銘(并序)》,當代史家范文瀾在《中國通史簡編》中稱他是“推動古文運動的先驅”。
3.香農貝塔朗菲維納,我們的典范;哲學文學歷史學,艾思奇郭沫若范文瀾,我們的心愿。
4.范文瀾在長期的通史研究工作中,總結出通史編撰的“直通”、“旁通”、“會通”原則,對今天的通史編撰仍然具有極其寶貴的指導作用。
5.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寫半句空。范文瀾?
6.歷史多么無情而又有情,不遺忘每一個對歷史的貢獻,也不寬容每一個對歷史的障礙。范文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