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寇
詞語解釋
草寇
出沒于山地的強盜。
英robbers in the mountain;
翻譯
- 英語 bandits
引證解釋
出沒于山林草莽的盜匪。舊時官府常蔑稱聚眾反抗朝廷的起義者。
引《舊唐書·僖宗紀》:“如鄉村有干勇才略,而能率合義徒,驅除草寇者,本處以聞,亦與重賞。”
《水滸傳》第一〇七回:“賊將 滕戣 看見是女子,拍馬出陣,大笑道:‘ 宋江 等真是草寇,怎么用那婦人上陣!’”《英烈傳》第三四回:“即今諸路年穀不登,人民饑饉。聞殿下招兵,俱來就食。羣雄、草寇來投伏者,計有六十餘萬人。”
國語辭典
草寇
草野中的盜賊。
引《水滸傳·第六一回》:「路上便有些個草寇出來,小人也敢發落的三五十個開去。」
《西游記·第一一回》:「陛下!那些人都是那六十四處煙塵、七十二處草寇。」
網絡解釋
草寇 (姜科、山姜屬植物)
草寇,別名:海南山姜、小草蔻、土砂仁、假砂仁。拉丁文名:Alpinia hainanensis K. Schum. 姜科、山姜屬植物,為姜科植物艷山姜的果實。葉片帶形,長22-50厘米,寬2-4厘米,頂端漸尖并有一旋卷的尾狀尖頭,基部漸狹,兩面均無毛;無柄或因葉片基部漸狹而成一假柄;燥溫祛寒,除痰截瘧,健脾暖胃。用于心腹冷痛、胸腹脹滿、痰間斷積滯、消化不良、嘔吐腹瀉。有開胃等作用,也常用做調料。
草寇 (漢語詞匯)
草寇,漢語詞匯。
拼音:cǎo kòu
釋義:指出沒于山地的強盜。
語出《舊唐書·僖宗紀》:“如鄉村有干勇才略,而能率合義徒,驅除草寇者,本處以聞,亦與重賞。”
分字解釋
※ "草寇"的意思解釋、草寇是什么意思由CNDU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草寇造句
1.控鶴指揮使南蒼穹站起來道:張大人,說實在的,南某還是佩服梁山草寇的,大軍壓迫之下,明知危入覆卵,依然苦苦堅持。
2.當下站出一人,年過六旬,蒼顏白發,精神矍著,朗聲道:水來土掩,兵來將當,這‘梁山’兵馬想來是黃巾一般草寇,縱有十萬,有何可怖。
3.山野草寇,也敢窺測城池,真乃沐猴衣冠也!
4.本官乃是穎昌府巡境偏將,聽到有人說前方出現了草寇,你們可曾見過?
5.愚兄這次出京,有專查七省叛黨草寇贓官污吏之事,今就專委世弟擔任協辦這項事務。
6.以戚少商這樣一個不世之人杰,流放于野,淪為草寇,不為世所見用,郁勃難舒。
7.草寇兵更是慌張,爬三步卻又退兩步,過了大半晌才堪堪到了山腰,連一半都沒到。
8.不當草寇不當兵,以商人的身份走出一條新路。
9.自到廣陵,并鐘多壘,即亦招降草寇,救援臨淮。
10.汝與宋江,先為荒野草寇,打家劫舍,不齒于人,后獻媚帶諂,投效軍前,陛下以為雖品行惡劣,可以悔改,遂引為鷹犬之用,前后驅使,更提攜拙劣,委以重任。
11.于是盜賊蜂起,百姓被迫淪為草寇。
12.今天居然有人跟他說幾千號草寇在一個早晨破門奪寨,簡直是不值一笑的拙劣謊言。
13.倒不是因為宋江所慮的落得“草寇”之名,而是因為那不是一條社會出路。
14.對。關于像一些草寇英雄。他們跑到山里去。
15.事情不成,所有罪名,全賴在賢弟身上,與他無涉,我等雖是草寇,也該知個君臣父子,天理人情。
16.九里山山寨草寇廖化字元儉,拜見劉使君!
17.這些草寇大肆劫盜行人的財物.
18.不善,就是惡,以前所行的種種惡,逼父,殺兄,害弟,蕩平六十四處煙塵,剿滅七十二處草寇,南征北伐,殺人無數,以至無數枉死冤魂叫冤報怨,這些都是可以改的。
19.白頭翁,大戟,海馬,木賊,草寇仁,百合,旋復花,大黃,甘草;紅娘子,石斛,銀花,牡丹皮,芍藥,五倍子,肉蓯蓉,云母石,天仙子。
20.改元泰定,修文法,改稅負,安撫流民草寇等。
相關詞語
- yī nián bèi shé yǎo,sān nián pà cǎo suǒ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
- yī nián bèi shé yǎo,sān nián pà jǐng shéng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繩
- yī jīng yī cǎo一莖一草
- yī c?o yī mù一草一木
- dīng zhēn kǎi cǎo丁真楷草
- dīng zhēn yǒng cǎo丁真永草
- qī xīng cǎo七星草
- wàn mù cǎo táng萬木草堂
- sān bái cǎo三白草
- sān lài cǎo三賴草
- sān gù c?o lú三顧草廬
- bù qì cǎo mèi不棄草昧
- bù sǐ cǎo不死草
- bù qiū cǎo不秋草
- zhōng c?o yào中草藥
- fēng cǎo豐草
- dān cǎo丹草
- lì chūn cǎo麗春草
- lì cǎo麗草
- wù la cǎo烏拉草
- wū mèi cǎo烏昧草
- wū là cǎo烏臘草
- shū dài cǎo書帶草
- shū cǎo書草
- yún shān cǎo云山草
- wǔ dú cǎo五毒草
- rén jìng lú shī cǎo人境廬詩草
- rén fēi c?o mù人非草木
- rén cǎo仁草
- xiān c?o仙草
- xiān hè cǎo仙鶴草
- lìng cǎo令草
- fú kòu伏寇
- zhòng c?o眾草
- chuán cǎo傳草
- yú kòu余寇
- fó jiǎ cǎo佛甲草
- fó ěr cǎo佛耳草
- fó cǎo佛草
- yī c?o fù mù依草附木
- qīn kòu侵寇
- yǐ c?o fù mù倚草附木
- jiè kòu借寇
- jiè kòu bīng,jī dào liáng借寇兵,赍盜糧
- jiè kòu jī dào借寇赍盜
- wō kòu倭寇
- yǎn cǎo偃草
- guāng míng cǎo光明草
- tù ér bù chī kē biān cǎo兔兒不吃窠邊草
- tù zǐ bù chī wō biān cǎo兔子不吃窩邊草
- rù kòu入寇
- rù c?o wù入草物
- bā gōng shān shàng,cǎo mù jiē bīng八公山上,草木皆兵
- lán c?o蘭草
- bīng kòu兵寇
- bīng mǎ bù dòng,liáng cǎo xiān xíng兵馬不動,糧草先行
- bīng mǎ wèi dòng,liáng cǎo xiān xíng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 jù cǎo具草
- yǎng kòu養寇
- nèi kòu內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