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姜呷醋的成語故事
拼音áo jiāng xiā cù
基本解釋比喻生活清苦。
出處清 李漁《憐香伴 氈集》:“下官自從選了這個窮教官,坐了這條冷板凳,終日熬姜呷醋,尚不能勾問舍求田,哪里再經得起進口添人。”
暫未找到成語熬姜呷醋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熬姜呷醋)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醋海翻波 | |
熬更守夜 | 《人民文學》1977年第1期:“總理經常熬更守夜,廢寢忘食地工作。” |
私鹽私醋 |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第72回:“我在那邊睡也非為別的,因越了不過李大姐情,一兩夜不在那邊歇了,他守靈兒,誰和他有私鹽私醋?” |
姜太公釣魚,愿者上鉤 | 《武王伐紂平話》下卷:“姜尚因命守時,直鉤釣渭水之魚,不用香餌之食,離水面三尺,尚自言曰:‘負命者上釣來!’” |
爭風吃醋 |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那月香好副嘴臉,年已長成。倘或有意留他,也不見得。那時我爭風吃醋便遲了。” |
醋壇子 | 李國文《冬天里的春天》第三章:“倘她打翻醋壇子,可就要砸鍋了。” |
熬清守談 | 《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五:“陳某不肖,將家么蕩盡,賴我賢妻熬清守談。” |
添油加醋 | 屈興棟《血戰劍門關》:“我們這些當通信兵的,常在首長身邊轉,把聽來的一些話,添油加醋相互傳說著。” |
熬腸刮肚 | 陳登科《活人塘》三:“咱薛家祖上是鍋碗一擔挑到新河集的,落了戶,靠兩只手苦,可憐,熬腸刮肚的,買了這幾畝田。” |
熬枯受淡 | 元 關漢卿《望江亭》第一折:“這出家無過草衣木食,熬枯受淡。” |
熬清守淡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15卷:“陳某不肖,將家私蕩盡,賴我賢妻熬清守淡。” |
拈酸潑醋 | 清·嬴宗季女《六月霜·蓉謫》:“則見那,嬌惰的熏香閑坐,悍妒的拈酸潑醋。” |
熬清受淡 | 清 陶貞懷《天雨花》第29回:“老母尚且熬清受淡,若為人子者,反在房中與妻享用,真所謂狗彘不如了。” |
焦熬投石 | 荀況《荀子 議兵》:“桓文之節制,不可以敵湯武之仁義,有遇之者,若以焦熬投石焉。” |
酸文假醋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109回:“這有什么?大凡一個人,總別酸文假醋的才好。” |
拿糖作醋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101回:“這會子替奶奶辦了一點子事,況且關會著好幾層兒呢,就這么拿糖作醋的起來,也不怕人家寒心?” |
呷醋節帥 | 唐任迪簡為天德軍判官,一日軍宴,軍吏誤以醋酌迪簡,以軍使李景略嚴暴,恐罪及軍吏,乃強飲之,吐血而歸。軍中聞者皆為感泣。及景略卒,軍中請以為主,官至易定節度使,時人呼為呷醋節歸。見唐·李肇《唐國史補》卷中。 |
姜桂之性 | 《宋史·晏敦復傳》:“況吾姜桂之性,到老愈辣。” |
姜桂之性,到老愈辣 | 《宋史·晏敦復傳》:“況吾姜桂之性,到老愈辣,請勿言。” |
爭鋒吃醋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六十九回:“鳳丫頭倒好意待他,他倒這樣爭鋒吃醋,可知是個賤骨頭。” |
窮酸餓醋 |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五本第三折:“與了一個富家,也不枉了;卻與了這個窮酸餓醋。” |
熱熬翻餅 | 《唐宋遺史》:“取幽薊如熱熬翻餅爾。” |
加油加醋 | 趙樹理《<三里灣>寫作前后》:“有創作才能的人,也把現實中的特殊人物、特殊事件加以表揚或抨擊,加油加醋說給人聽。” |
癡鼠拖姜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22回:“按俗語說便叫作‘賣盆的自尋的’;掉句文便叫作‘癡鼠拖姜,春蠶自縛’!” |
熬心費力 | 馬烽《太陽剛剛出山》:“我熬心費力辦農業社,結果給組織上留下這么個印象。” |
風言醋語 | 漢·焦贛《易林》:“華言風語,亂相誑誤。” |
熬油費火 | 《紅樓夢》第二五回:“此時賈赦、賈政又恐哭壞了賈母,日夜熬油費火,鬧得上下不安。” |
加油添醋 | 克非《春潮急》二六:“有種人并不懷著什么惡意,卻專喜歡探究人家的隱秘,然后再加油添醋,偷偷地、熱衷地廣播出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