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整截截的成語故事
拼音zhěng zhěng jié jié
基本解釋端方嚴肅貌。
出處宋·曾敏行《獨醒雜志》卷八:“入其門,升其堂,整整截截,動有條理。”
暫未找到成語整整截截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整整截截)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整整齊齊 |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五本第四折:“打扮得整整齊齊,則等做女婿。” |
重整旗鼓 | 宋 克勤《圓悟佛果禪師語錄》第17卷:“法燈重整槍旗,再裝甲胄。” |
斬釘截鐵 |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 洪州云居道膺禪師》:“師謂眾曰:‘學佛法底人,如斬釘截鐵始得。’” |
直截了當 | 清 李汝珍《鏡花緣》:“紫芝妹妹嘴雖利害,好在心口如一,直截了當,倒是一個極爽快的。” |
斷章截句 | 《宋史 選舉志二》:“斷章截句,破壞義理。” |
截然不同 | 魯迅《墳 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直到近來,經過許多學者的研究,才知道孩子的世界,與成人截然不同。” |
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 | 三國 魏 曹植《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處嫌疑間;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正冠。” |
續鳧截鶴 | 語出《莊子 駢拇》:“長者不為有余,短者不為不足。是故鳧脛雖短,續之則憂;鶴脛雖長,斷之則悲。” |
好整以暇 | 左丘明《左傳 成公十六年》:“日臣之使于楚也,子重問晉國之勇。臣對曰:‘好以眾整。’曰:‘又何如?’臣對曰:‘好以暇。’” |
攢零合整 | 元 無名氏《陳州糶米》:“莊院里攢零合整,收拾的這幾兩銀子糶米。” |
截鐙留鞭 | 唐·馮贄《云仙雜記·截鐙留鞭》:“姚崇牧荊州,受代日,闔境民泣,撫馬首截鐙留鞭,以表瞻戀。” |
斬鋼截鐵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十七回:“鄧九公看他作的這等斬鋼截鐵,心里想到昨日安老爺的話,真是大有見識,暗暗的佩服。” |
半截入土 | 宋 蘇軾《東坡志林》第12卷:“桃符仰視艾人而罵曰:‘汝何等草芥,輒居我上!’艾人俯而應曰:‘汝已半截入土,猶爭高下乎!’” |
化零為整 | 毛澤東《抗日游擊戰爭的戰略問題》第四章:“集中使用兵力,即所謂‘化零為整’的辦法,多半是在敵人進攻之時為了消滅敵人而采取的。” |
整軍經武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宣公十二年》:“見可而進,知難而退,軍之善政也;兼弱攻昧,武之善經也。子姑整軍而經武乎!” |
化整為零 | 郭沫若《洪波曲》第四章:“上海成為孤島之后,他們化整為零,裝著難民的孩子逃了出來。” |
整裝待發 | 陶菊隱《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史話》第23章:“但是浙江公民代表請愿團還未啟程北上,上海方面北軍第四師整裝待發的消息已傳到浙江來。” |
整衣危坐 | |
截鶴續鳧 | 莊周《莊子 駢拇》:“長者不為有余,短者不為不足。是故鳧脛雖短,續之則憂;鶴脛雖長,斷之則悲。” |
一齊二整 |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103回:“作速走,不必一齊二整。” |
截趾適履 | 劉師培《<古書疑義舉例>補》:“若強為之解,徒見其截趾適履耳。” |
截趾適屨 | 《后漢書·荀爽傳》:“截趾適屨,敦云其愚。” |
豁口截舌 | 元 關漢卿《單刀會》第四折:“我根前使不著你之乎者也、詩云子曰,早該豁口截舌!” |
整齊劃一 | 毛澤東《抗日游擊戰爭的戰略問題》:“紀律方面,提高到整齊劃一令行禁止的程度,消滅自由和散漫的現象。” |
截趾適履 | |
齊齊整整 |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三折:“等待那齊齊整整,裊裊婷婷,姐姐鶯鶯。” |
截發留賓 | 晉陶侃少家貧。一日大雪,同郡孝廉范逵往訪,陶母湛氏剪發賣以治饌款客,并剉碎草薦以供其馬。事見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賢媛》。 |
平平整整 |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47章:“從入城開始到十字街的一段路面,都修補得平平整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