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女散花的成語故事
拼音tiān nǚ sàn huā
基本解釋《維摩詰經(jīng)·觀眾生品》中記載;以天女散花度菩薩和弟子的道行。后比喻大雪紛飛或拋灑東西的景象。
出處《維摩經(jīng) 觀眾生品》:“時(shí)維摩詰室有一天女,見諸大人聞所說說法,便現(xiàn)其身,即以天華散諸菩薩、大弟子上,華至諸菩薩即皆墮落,至大弟子便著不墮。一切弟子神力去華,不能令去。”
暫未找到成語天女散花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天女散花)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天府之國 | 西漢 劉向《戰(zhàn)國策 秦策一》:“田肥美,民殷富,戰(zhàn)車萬乘,奮擊百萬,沃野千里,蓄積饒多,地勢(shì)形便,此所謂天府,天下之雄國也。” |
暴殄天物 | 《尚書 武成》:“今商王受無道,暴殄天物,害虐烝民。” |
妻離子散 | 先秦 孟軻《孟子 梁惠王上》:“彼奪其民時(shí),使不得耕耨以養(yǎng)其父母。父母凍餓,兄弟妻子離散。” |
雨零星散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一百九回:“[張清、王英]殺散左哨軍兵,如摧枯拉朽的直沖進(jìn)來,殺得賊兵四分五裂,七斷八續(xù),雨零星散,亂竄奔逃。” |
曇花一現(xiàn) | 《妙法蓮華經(jīng) 方便品》:“佛告舍利佛,如是妙法,諸佛如來,時(shí)乃說之,如優(yōu)曇缽花,時(shí)一現(xiàn)耳。” |
禍亂滔天 | 《晉書·惠帝紀(jì)》:“禍亂滔天,奸逆仍起,至乃幽廢重宮,宗廟紀(jì)絕。” |
一手遮天 | 唐 曹鄴《讀李斯傳》詩:“難將一人手,掩得天下目。” |
海內(nèi)存知已,天涯若比鄰 | 唐·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
女媧補(bǔ)天 | 西漢 劉安《淮南子 覽冥訓(xùn)》:“于是女媧煉五色石以補(bǔ)蒼天。” |
兒女情多 | 唐 盧照鄰《五悲文 悲窮通》:“項(xiàng)羽帳中之飲,荊卿易水之歌,何壯夫之懦節(jié),伊兒女之情多。” |
天旋地轉(zhuǎn) | 唐 元稹《望云雅馬歌》:“天旋地轉(zhuǎn)日再中,天子卻坐明光宮。” |
青天霹靂 | 宋 釋惟白《續(xù)傳燈錄 南康軍云居宗振首座》:“我有一機(jī)直下示伊,青天霹靂,電卷星馳。” |
天王老子 | 柳青《創(chuàng)業(yè)史》第一部第15章:“天王老子也擋不住改霞到生寶的草棚屋做媳婦去!” |
天經(jīng)地義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昭公二十五年》:“夫禮,天之經(jīng)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 |
動(dòng)天地,感鬼神 | 金·元好問《陶然集詩序》:“詩之極致,可以動(dòng)天地,感鬼神。” |
上天無路,入地?zé)o門 | 宋 釋普濟(jì)《五燈會(huì)元 法眼宗 西余體柔禪師》:“進(jìn)前即觸途成滯,退后即噎氣填胸,直得上天無路,入地?zé)o門。” |
奇花異草 | 明 馮夢(mèng)龍《東周列國志》第50回:“命周賈于絳州城內(nèi),起一座花園,遍求奇花異草,種植其中。” |
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 |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49回:“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我為隋臣,不能匡救君惡,致被逆賊所弒,不能報(bào)仇,而事別主,何面目立于世乎?” |
滿天星斗 | 唐 杜牧《華清宮三十韻》:“雷霆馳號(hào)令,星斗煥文章。” |
殘花敗柳 | 元 白樸《墻頭馬上》第三折:“休把似殘花敗柳冤仇結(jié),我與你生男長女填還徹,指望生則同衾,死則共穴。” |
五花大綁 | 李季《王貴與李香香》第二部二:“順著捆來橫著綁,五花大綁吊在二梁上。” |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 宋·范仲淹《岳陽樓記》:“然則何時(shí)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 |
火樹銀花 | 唐 蘇味道《正月十五夜》詩:“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
普天同慶 |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皇子誕育,普天同慶,臣無勛焉,百猥頒厚賚。” |
走馬觀花 | 唐 孟郊《登科后》詩:“昔日齷齪不足夸,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fēng)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
骨肉離散 | 《詩經(jīng) 唐風(fēng) 杕杜序》:“《杕杜》,刺時(shí)也。君不能親其宗族,骨肉離散,獨(dú)居而無兄弟,將為沃所并爾。” |
柳暗花明又一村 | 宋 陸游《游山西村》詩:“山重水復(fù)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天涯海角 | 唐 呂巖《絕句》:“天涯海角人求我,行到天涯不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