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鐙留鞭的成語故事
拼音jié dèng liú biān
基本解釋唐馮贄《云仙雜記·截鐙留鞭》:“姚崇牧荊州,受代日,闔境民泣,撫馬首截鐙留鞭,以表瞻戀?!焙笥脼閷﹄x職官吏表示挽留惜別的套語。亦省作“截鐙”。
出處唐·馮贄《云仙雜記·截鐙留鞭》:“姚崇牧荊州,受代日,闔境民泣,撫馬首截鐙留鞭,以表瞻戀。”
暫未找到成語截鐙留鞭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截鐙留鞭)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斬釘截鐵 |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 洪州云居道膺禪師》:“師謂眾曰:‘學佛法底人,如斬釘截鐵始得?!?/td> |
手下留情 | 《庚子風云》:“在這幾個當口,趙三多明明可以乘虛而入,將王成德擊倒,他卻一再手下留情,都把王成德讓過了?!?/td> |
快馬加鞭 | 明 徐姬《殺狗記 看書苦諫》:“何不快馬加鞭,逕趕至蒼山,救取伯伯。” |
直截了當 | 清 李汝珍《鏡花緣》:“紫芝妹妹嘴雖利害,好在心口如一,直截了當,倒是一個極爽快的?!?/td> |
斷章截句 | 《宋史 選舉志二》:“斷章截句,破壞義理?!?/td> |
鞭辟入里 | 盛宣懷《上張香帥書》:“侄忝承付托,責無旁貸,必當鞭辟入里,成一完全商辦大廠,為天下創?!?/td> |
彌留之際 | 《尚書 顧命》:“病日臻,既彌留。” |
留戀不舍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二十八回:“玄德曰:‘吾初見子龍,便有留戀不舍之情。今幸得相遇!’” |
鞭擗進里 | 郭沫若《文藝論集 論節奏》:“第三是生理學的假說……這種假說,是把心臟的鼓動和肺臟的呼吸,認為節奏之起源。這覺得很能鞭擗進里了?!?/td> |
鞭不及腹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宣公十五年》:“雖鞭之長,不及馬腹?!?/td> |
截然不同 | 魯迅《墳 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直到近來,經過許多學者的研究,才知道孩子的世界,與成人截然不同?!?/td> |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 |
借書留真 | 《漢書·河間獻王傳》:“從民得善書,必為好寫與之,留其真。” |
留后路 | 劉知俠《鐵道游擊隊》第18章:“要給自己留后路呀!” |
續鳧截鶴 | 語出《莊子 駢拇》:“長者不為有余,短者不為不足。是故鳧脛雖短,續之則憂;鶴脛雖長,斷之則悲。” |
自留地 | 毛澤東《關于農業合作化問題》:“(5)社員的自留地應有多少;(6)社員的成份問題;等等。” |
鞭絲帽影 | 宋陸游《齊天樂 左綿道中》詞:“塞月征塵,鞭絲帽影,常把流年虛占。” |
鞭長莫及 | 清 昭槤《嘯亭續錄 魏柏鄉相公》:“滇、黔、蜀、粵地方邊遠,今將滿兵遽撤,恐一旦有變,有鞭長莫及之虞?!?/td> |
著人先鞭 | 《晉書·劉琨傳》:“與范陽祖逖為友。聞逖被用,與親故書曰:‘吾枕戈待旦,志梟逆虜;??肿嫔任嶂??!?/td> |
女大不中留 | 金 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卷六:“休疙皺,常言道:‘女大不中留?!?/td> |
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82回:“姑娘身上不大好,還得自己開解著些。身子是根本,俗語說的:‘留得青山在,依舊有柴燒?!?/td> |
留取丹心照汗青 | 宋·文天祥《過零丁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td> |
刀下留人 | 元 李文蔚《燕青捕魚》:“刀下留人!哥哥息怒?!?/td> |
女大難留 | 元·關漢卿《普天樂·崔張十六事》曲:“夫人你得休便休,也不索出乖弄丑,自古來女大難留?!?/td> |
鞭打快牛 | 洪放《秘書長》:“不能鞭打快牛,這不科學?!?/td> |
執鞭墜鐙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六十七回 :“若得與兄長執鞭墜鐙,愿為一卒,報答救命之恩,實為萬幸?!?/td> |
執鞭隨蹬 | 《論語·述而》:“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td> |
一鞭一條痕 | 清 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十一回:“八股文章若做的好,隨你做甚么東西,要詩就詩,要賦就賦,都是一鞭一條痕,一摑一掌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