鑿壁借光的成語故事
拼音záo bì jiè guāng
基本解釋鑿:挖。在墻上鑿一小孔,借鄰居的燈光讀書。形容家貧刻苦讀書。
出處晉·葛洪《西京雜記》第二卷:“匡衡字稚圭,勤學(xué)而無燭,鄰舍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
暫未找到成語鑿壁借光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鑿壁借光)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光宗耀祖 | 清 曹雪芹《紅樓夢(mèng)》第33回:“兒子管他,也為的是光宗耀祖。” |
窮光蛋 | 錢鐘書《圍城》:“這次兵災(zāi)當(dāng)然使許多有錢、有房子的人流落做窮光蛋,同時(shí)也讓許多不知多少窮光蛋有機(jī)會(huì)追溯自己為過去的富翁。” |
日月合壁 | 《漢書·律歷志上》:“日月如合壁,五星如連珠。” |
目光短淺 | 周克芹《許茂和他的女兒們》第一章:“這位精明的莊稼人思前想后,竟得出了一個(gè)目光短淺的結(jié)論。” |
金光閃閃 | 《新編五代史平話·唐史》:“面上金光閃閃,手中雪刃輝輝。” |
零光片羽 | 黃遠(yuǎn)庸《記者眼光中之孫中山》:“其所對(duì)北京內(nèi)外記者所言,皆不過此三種政策之零光片羽,蓋孫先生之樂觀主義如此。” |
光前耀后 | 元·亢文苑《一枝花·為玉葉兒作》:“大丈夫崢嶸恁時(shí)候,扶湯佐周,光前耀后,直教萬古清名長不朽。” |
回光反照 | 元 楊暹《劉行首》第三折:“陽臺(tái)霧鎖,楚岫云遮,棄死歸生,回光返照。” |
刀光劍影 | 南朝 梁 吳筠《戰(zhàn)城南囚首》:“劍光揮夜電,馬汗晝成泥。”又《邊城將》:“刀含四尺影,劍抱七星文。” |
一寸光陰一寸金 | 唐 王貞白《白鹿洞》:“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 |
飛檐走壁 |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26回:“這個(gè)人本來是一個(gè)飛檐走壁的賊。” |
光前啟后 | 明·王九思《繡停針·壽康對(duì)山太史》套曲:“名已就,子亦有。鳳毛麟角,光前啟后。” |
光前裕后 | 明 李贄《答耿司寇書》:“世人之所以光前裕后者,無時(shí)刻而不系念。” |
室徒四壁 | 《魏書·陽固傳》:“居官清潔,家無余財(cái),終歿之日,室徒四壁,無以供喪,親故為其棺斂焉。” |
作壁上觀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項(xiàng)羽本紀(jì)》:“及楚擊秦,諸將皆從壁上觀。” |
吉光片羽 | 清 李綠園《歧路燈》第92回:“祖宗詩文,在旁人觀之,不過行云流水,我們后輩視之,吉光片羽,皆金玉珠貝。” |
春光明媚 | 元 宋方壺《斗鵪鶉 踏青》套曲:“時(shí)遇著春光明媚,人賀豐年,民樂雍熙。” |
湖光山色 | 宋 吳自牧《夢(mèng)梁錄》:“杭城湖光山色之美,鐘為人物,所以清奇杰特,為天下冠。” |
圓鑿方枘 | 戰(zhàn)國 楚 屈原《楚辭 九辯》:“圓鑿而方枘兮,吾知其齟齬而難入。” |
光怪陸離 | 西漢 劉安《淮南子 本經(jīng)訓(xùn)》:“五彩爭(zhēng)勝,流漫陸離。” |
鑿壁偷光 | 晉 葛洪《西京雜記》第二卷:“匡衡字稚圭,勤學(xué)而無燭,鄰舍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 |
借刀殺人 | 明 汪廷訥《三祝記 造陷》:“恩相明日奏仲淹為環(huán)慶路經(jīng)略招討使,以平元昊,這所謂借刀殺人。” |
半壁江山 | 清 蔣士銓《冬青樹 提綱》:“半壁江山,比五季朝廷尤小。” |
波光粼粼 | 阿來《塵埃落定》第七章:“月亮升起來,照著波光粼粼的小河。” |
鼠目寸光 | 清 蔣士銓《臨川夢(mèng)》:“尋章摘句,別類分門,湊成各樣新書,刻板出賣。嚇得那一班鼠目寸光的時(shí)文朋友,拜到轅門,盲稱嚇贊。” |
目光如炬 | 《南史 檀道濟(jì)傳》:“道濟(jì)見收,憤怒氣盛,目光如炬,俄爾間引飲一斛。” |
水光接天 | 宋·蘇軾《前赤壁賦》:“少焉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 |
滿面紅光 |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32回:“舅兄今日滿面紅光,必有非常喜事,大約貨物定是十分得彩,我們又要暢飲喜酒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