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荼茹毒的成語故事
拼音hán tú rú dú
基本解釋荼:苦菜;茹:吃。比喻歷盡辛苦。
出處明·張居正《答松谷陳相公書》:“不肖自罹大敵,求歸未得,含荼茹毒,蒙垢忍辱,須發(fā)磻然,已具有足老狀矣。”
暫未找到成語含荼茹毒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含荼茹毒)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含辛茹苦 | 宋 蘇軾《中和勝相院記》:“無所不至,茹苦含辛,更百千萬億生而后成。” |
拔茅連茹 | 《周易 泰》:“拔茅茹,以其匯。”王弼注:“茅之為物,拔其根而相牽引者也。茹,相牽引之貌也。” |
以毒攻毒 | 宋 羅泌《路史 有巢氏》:“而劫痼改積,巴菽殂葛猶不得而后之以毒攻毒,有至仁焉。” |
如火如荼 | 《國(guó)語 吳語》:“萬人以為方陣,皆白裳、白旂、素甲、白羽之矰,望之如荼……左軍亦如之,皆赤裳,赤旟,丹甲,朱羽之矰,望之如火。” |
拔毛連茹 | |
茹毛飲血 | 西漢 戴圣《禮記 禮運(yùn)》:“未有火化,食草木之食,鳥獸之肉,飲其血,茹其毛。” |
含沙射影 | 晉 干寶《搜神記》第12卷:“其名曰‘蜮’,一曰‘短狐’,能含沙射人。所中者則身體筋急,頭痛,發(fā)熱;劇者至死。” |
刮骨去毒 | 《三國(guó)志·蜀志·關(guān)羽傳》:“矢鏃有毒,毒入于骨,當(dāng)破肩作創(chuàng),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 |
風(fēng)木含悲 | 漢·韓嬰《韓詩外傳》卷九:“樹欲靜而風(fēng)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也。” |
恨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 | 元·無名氏《謝金吾》第三折:“恨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叵奈楊景無禮。” |
鼓腹含和 | 嚴(yán)復(fù)《主客平議》:“煕皞之民,耕三馀一,鼓腹含和,無過庶過富之通患。” |
晏安鴆毒 |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閔公元年》:“宴安鴆毒,不可懷也。” |
飲冰茹檗 | 唐·白居易《三年為刺史》詩:“三年為刺史,飲冰復(fù)食檗。” |
宴安鴆毒 | 《左傳 閔公元年》:“宴安鴆毒,不可懷也。”杜預(yù)注:“以宴安比之鴆毒。” |
含糊其辭 | 明 馮夢(mèng)龍《東周列國(guó)志》第57回:“二人先受岸賈之囑,含糊其詞,不肯替趙氏分辨。” |
飯糗茹草 | 先秦 孟軻《孟子 盡心上》:“舜之飯糗茹草也,若將終身焉?” |
射影含沙 | 清·許奉恩《里乘》第七卷:“輸金獲兔,猶屬幸事,禍人轉(zhuǎn)以福人,射影含沙,徒勞心計(jì)。” |
柔茹寡斷 | 戰(zhàn)國(guó)·韓·韓非《韓非子·亡征》:“緩心而無成,柔茹而寡斷,好惡無決而無所定立者,可亡也。” |
匿瑕含垢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宣公十五年》:“瑾瑜匿瑕,國(guó)君含垢。” |
蜂蠆有毒 | 左丘明《左傳 僖公二十二年》:“君其無謂邾小,蜂蠆有毒,而況國(guó)乎?” |
含冤莫白 | |
忍辱含垢 | 漢 班昭《女誡》:“謙讓恭敬,先人后己;有善莫名,有惡莫辭;忍辱含垢,常若畏懼,是謂卑弱下人也。” |
含苞待放 | 清 李汝珍《鏡花緣》:“又命摧花使者,往來保護(hù),以期含苞吐萼之時(shí),加之呈妍。” |
含糊不清 | 鄧小平《目前的形勢(shì)和任務(wù)》:“各級(jí)黨組織直到每個(gè)支部的態(tài)度都要十分堅(jiān)定,不能有任何游移不定、含糊不清的表現(xiàn)。” |
茹苦含辛 | 宋 蘇軾《中和勝相院記》:“茹苦含辛,更百千萬億生而后成。” |
含血噴人 | 清 李玉《清忠譜 叱勘》:“你不怕刀臨頭頸,還思含血噴人。” |
毒蛇猛獸 | 孫中山《民權(quán)主義》第一講:“在人同獸爭(zhēng)的時(shí)代,因?yàn)椴恢篮螘r(shí)有毒蛇猛獸來犯,所以人類時(shí)時(shí)刻刻不知生死。” |
燕安鴆毒 | 宋·朱熹《少師保信軍節(jié)度使魏國(guó)公張公行狀》下:“今不幸建康則宿弊不可革,人心不可回,王業(yè)不可成,且秦檜二十年在臨安為燕安鴆毒之計(jì),豈可不舍去之而新是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