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役薄賦的成語故事
拼音shěng yì bó fù
基本解釋省:減少;賦:稅。減輕徭役和賦稅,施行仁政。
出處三國·魏·曹植《漢景帝贊》:“省役薄賦,百姓殷昌。”
暫未找到成語省役薄賦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省役薄賦)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澆風(fēng)薄俗 | 唐 陳黯《辯謀》:“得之則逸身豐家,不得則嫉時怨命,噫,此真澆風(fēng)薄俗者之心也。” |
如履薄冰 | 《詩經(jīng) 小雅 小旻》:“戰(zhàn)戰(zhàn)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
材輕德薄 | 宋 朱熹《論臧否所部守臣狀》:“熹委是材輕德薄,不足取信,豈復(fù)更敢臧否人物。” |
薄暮冥冥 | 宋 范仲淹《岳陽樓記》:“薄暮冥冥,虎嘯猿啼。” |
淺見薄識 | 明·羅貫中《平妖傳》第二回:“此詩淺見薄識,乃荒唐之說,不知此乃坐井觀天,淺見薄識之輩。” |
紅顏薄命 | 元 無名氏《鴛鴦被》第三折:“知他是今世是前生,總則我紅顏薄命。” |
薄命佳人 | 元·洪希文《書美人圖》:“可憐前代汗青史,薄命佳人類如此。” |
發(fā)人深省 | 唐 杜甫《游龍門奉先寺》詩:“欲覺聞晨鐘,令人發(fā)深省。” |
西山日薄 | 宋·洪咨夔《風(fēng)流子》詞:“世事幾番新局面,看底欲高三著。況轉(zhuǎn)首,西山日薄。” |
日薄西山 | 東漢 班固《漢書 揚雄傳》:“臨汨羅而自損兮,恐日薄于西山。” |
義薄云天 | 《宋書 謝靈運傳論》:“屈平、宋玉,導(dǎo)清源于前,賈誼、相如,振芳塵于后,英辭潤金石,高義薄云天。” |
尖酸刻薄 | 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66回:“舜英姐姐安心要尖酸刻薄,我也不來分辨,隨他說去。” |
根孤伎薄 | 南朝·宋·鮑照《侍郎報滿辭閣疏》:“日晏途繞,塊然自喪,加以無良,根孤伎薄,既同馮衍負(fù)困之累,復(fù)抱相如痟渴之疾。” |
人事不省 | 《醒世恒言·喬太守亂點鴛鴦譜》:“誰想劉璞因冒風(fēng)之后,出汗虛了,變?yōu)楹Y,人事不省,十分危篤。” |
廣種薄收 | 明·康海《秋興次前韻》:“憑著這廣種薄收百畝廬,有甚躊躇?” |
畢其功于一役 | 孫中山《<民報>發(fā)刊詞》:“吾國治民生主義者,睹其禍害于未萌,誠可舉政治革命、社會革命畢其功于一役。” |
薄養(yǎng)厚葬 | |
積財千萬,不如薄技在身 |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xùn)·勉學(xué)》:“諺曰:‘積財千萬,不如薄技在身。’技之易習(xí)而可貴者,無過讀書也。” |
輕薄無禮 | 明·葉憲祖《鸞鎞記》:“那溫庭筠這等輕薄無禮,小人也為著一事,丞相爺差去見他,倒被他呵叱了一場。” |
命薄緣慳 | 明·王玉峰《焚香記·餞別》:“不必多吁多嘆,恨命薄緣慳,功名恩愛難兩全。” |
緣薄分淺 | 明·胡文煥《群音類選·無名氏<點絳唇·相思>》:“想的人心似刀割,肉似錘剜,也是我緣薄分淺,不能勾永久團圓。” |
佳人薄命 | 宋 辛棄疾《賀新郎 送杜叔高》:“自昔佳人薄命,對古來,一片傷心月。” |
德薄能鮮 | 宋 歐陽修《瀧岡阡表》:“俾知夫小子修之德薄能鮮,遭時竊位,而幸全大節(jié)不辱其先者,其來有自。” |
反躬自省 | 宋 朱熹《朱文公文集 答王晉 鋪(其四)》:“自吟以往,更愿反躬自省,以擇乎二者之間察其孰緩孰急,以為先后。” |
日薄虞淵 | 《淮南子·天文訓(xùn)》:“捍日呴至于虞淵,是謂黃昏。”莊逵吉校:“《太平御覽》作‘薄于虞淵’。” |
躬自厚而薄責(zé)于人 | 春秋·魯·孔丘《論語·衛(wèi)靈公》:“子曰:‘躬自厚而薄責(zé)于人,則遠(yuǎn)怨矣。’” |
激薄停澆 | 《梁書 明山賓傳》:“此言足使還淳反樸,激薄停澆矣。” |
薄利多銷 | 毛澤東《論十大關(guān)系》:“采取薄利多銷、穩(wěn)定物價或適當(dāng)降價的政策,在向缺糧區(qū)農(nóng)民供應(yīng)糧食方面,一般略有補貼。” |